APP下载

《京报副刊》“青年必读书十部”应征书目(十一)

2014-01-29

名作欣赏 2014年34期
关键词:中国史京报副刊

《京报副刊》“青年必读书十部”应征书目(十一)

三八、刘作人先生选

关于数学的书,如近世几何,微积分,大代数;地质学;土壤学;气象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达尔文的进化论。

三九、袁宪范先生选

红楼梦,胡适文存,诗经,孟子,韩非子。

四○、俞平伯先生选

附注:青年既非一个人,亦非合用一个脾胃的;故可读的,应读的书虽多,却绝未发现任何书是大家必读的。我只得交白卷。若意在探听我的脾胃,我又不敢冒充名流学者,轻易填这张表,以己之爱读为人之必读,我觉得有点“难为情”。俞平伯,一月二十一日

四一、顾颉刚先生选

伏园兄:

来书敬悉。承赠京报副刊两册,谢谢。我们寓舍中没有订京报,所以一向没有看见副刊。今天一展视,始知在这几月之中已经讨论过多少问题了,甚快。

嘱填寄青年必读书十种,使我起了好久的踌躇。我想,我们读书正如我们见人。我们看见的人,有因为天伦的关系而自然看见的,有因为学业和职务的关系而只得看见的,又有因为趣味的关系而自己情愿去看见的。倘要我自己开出一单,写上我必见的十人,简直无从写起。况且各人有各人的学问环境和才性,正和各人有各人的社会团体是一样的。自己应该加入何种团体,应当自己去寻,也不是他人所能代劳。所以我实在不敢写下。

我当初的猜测,以为贵刊征求了必读的书名,也像前数年报纸上登的民意测验一般,用统计法揭示出来的。那么,我又胆大一点,可以随意填写几种我所愿读的书。后来知道是按人揭出,好像齐宣王的听吹竽,是一个一个听的,这就使得南郭处士不能不逃走了。

但因为与兄极熟的缘故,这件事竟成了一笔逃不了的债。无可奈何,想着自己正弄中国史,就从中国史中填出十种罢。范围收缩一点,应当容易满意,但写出以后,又觉得陈腐而且不赅备。我只得又缩小范围,并杜改题目,放宽种数,写成这个“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十四种”。既为“闲览”,又为“可备”,这是表明我对于青年并无命令其“必读”之意。上面加上“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字样,似乎可以使人不致误会,以为我是鼓吹青年尽去埋头于国故中的。

我所以要这样郑重声明,因为我实在怕犯勾煽青年的嫌疑。两年来,胡适之先生和梁任公先生先后开过两个国学书目,于是大家说,他们提倡国故了,趋时的青年就弃其课业而读古书,有志之士也就骂国故之足以亡国!我对于这种盲从和盲骂,非常的痛心;只因我向来不爱发议论,所以这种感慨一直藏在心里。现在兄又逼着我开书目了,使我再也熬不住,要在这里说几句话。

我觉得无论什么学问,总是整理一堆散乱的材料,使得它们成为秩序的排列,并且说明它们的动作和变化的法则。天文学的材料是天上的星球,化学的材料是万物的原质,史学的材料是人间的事实。现在所谓国故学,原即中国史学的别名,中国史学乃是世界史学中的一部分。我们对于中国过去的事实,分别它的性质,考究它的因果,使得它整整齐齐,在世界史中得着它的应有的地位,这绝没有不对的地方。梁胡二位对于中国过去的事实知道得多一点,并且有整理的兴味和方法,他们去做整理的事业,把整理的结果与方法告诉大家,这也绝没有不对之处。所不对的,只是这一辈趋时的人把他们推做了崇拜的偶像,拾着了些牙慧就算是满足耳。

推原研究国学所以能在现在成为风气之故,甚易说明。中国人的消融西洋文化始于近年,第一发动的是文学,第二便是史学。文学只凭天才的创造,只要创造的人能够了解西洋文化,便可作革新的事业。史学方面,除了了解之外,更须有材料,而中国史的材料原是非常的多,采取甚便,故亦容易兴起。至于他种科学,则因在中国素不发达,一时无从得到许多材料,又没有经费可以供人专心研究,故兴起的时期只得后一点了。国学既有此丰富的材料,又能承受西洋的研究方法,又有人提倡,又有成绩贡献,故觉得非常热闹。其实,还是正在起头;而且在他种科学不发达时,国学也绝不能整理完全。因为现在研究的国学,只有在思想,文字,史事方面,而物质科学方面便因研究物质科学的人少,还没有动手。例如读到灵枢素问,便因没有医学家和生理学家作出审定的报告,所以它在医学上和生理学上的位置,我们全无从知道。

现在中国能够有一点科学规范的研究,还是算国学,但已经激起了盲目的随从和盲目的反抗,这是如何的可悲呵! 我以为要救这一个弊病,只有提倡“分工”。学问的路是走不完的,大家应当顺了自己的性情,去拣择自己愿走的路。物质科学固然不发达,要发达它固然困难,但究竟一步不能进行吗?我们只要能够依了自己的志愿尽力做去,在无路处开路,积以岁年,当然有成就的希望。一个人只要有了自己研究的工作,就不会追从人家,拾着些牙慧算满足,心目中也不会但有几个偶像了!

伏园兄,你以为这话对吗?请你批评。

弟顾颉刚上十四,二,二十五

再,兄若以为分工应当提倡,便当在副刊中征收各种专科的书目。北京的学术界固然没有生气,但各部分人还比较完备,兄是极能干人,只要肯努力去寻,必可得到满意的成绩。

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十四种

(一)山海经

读这部书,可以知道战国时人对于宇宙和生物的想象。

(二)武梁石室画像

在《金石索》中。看这些画像,可以知汉代人的神话,伦理思想,及其起居生活之状。日本人有印本甚完备,可惜不易得。

(三)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著。读此,可以知道六朝人的思想和风度。

(四)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著。读此,可以知道北朝人的生活和他们崇信佛教的状况。

(五)大唐西域记

唐僧玄奘译。记西域各国的神话和佛教的势力。

(六)唐人说荟

聚唐人短篇小说甚多,可见唐代人的思想与其文艺。

(七)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著。述戏剧演进的历史。

(八)元秘史

叙成吉思及乌阔台的事迹。读之可见蒙古人的生活,他们虽自游牧部落变成大帝国,但他们依然生活于草昧的世界。

(九)马可博罗游记

意大利人马可博罗(Marco Polo)著。中国译本有魏易及张星煨两种,张译尚未出全。但从亚洲西部到中国来,臣事忽必烈二十余年,又派赴南洋,读之可见13世纪的东方文化。

(十)陶庵梦忆

明张岱著。明代的生活非常美丽,读此可知其梗概。

(十一)徐霞客游记

明徐宏祖著。在中国历史上,他是唯一的游历家,记载广西和云南的山水尤详细。

(十二)桃花扇

清孔尚任著。读了可见明末的士气和才子佳人的生活。

(十三)西秦旅行记

侯鸿鉴著。写陕西土匪和官军相持的情形。

(十四)南洋旅行记

著者同上。写荷兰官吏虐待华侨的情形。

以上诸书都可于课余时当作小说看。可以看的书当然还多,这在读者的触类旁通了。

侯氏二记大约中华书局有,没有可以请他们到上海去寄。世说新语与宋元戏曲史,商务印书馆有。其余只可到书铺里去找了。

伏园敬案:

记者虽然将顾先生此篇依旧排在“青年必读书”总题目之下,但顾先生已郑重声明:“既为‘闲览’,又为‘可备’,这是表明我对于青年并无命令其‘必读’之意。”顾先生提出分工的意见,我极表赞同,在青年必读书结束以后我们再从头来过罢。这种征求法,清华学校正在举行,就是征求各种专科的十部书目。清华学校教育长张彭春先生对于我的征求是异常客气,我同他说了好几次他一定不肯下笔;他却又非常虚心地向全国学者征求十部专科书去了。我想顾先生发起征求来的,与张先生发起征求来的,将来两面的结果一定可以互相参考,也一定都是对于学术界极有益处的事。

(原载1925年3月1日《京报副刊》)

猜你喜欢

中国史京报副刊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文本中的文本”:晚清时期新报中的京报
清朝传播政策的价值取向及评价
楚汉之争(六)
楚 汉 之 争(八)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