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来谈谈“80后”文学

2014-01-29北京贺绍俊

名作欣赏 2014年34期
关键词:专号革命性后现代

北京贺绍俊

再来谈谈“80后”文学

北京贺绍俊

《名作欣赏》第9期做了“80后”文学的专号,我读了之后感触颇深。“80后”文学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然而《名作欣赏》策划这期专号让我佩服刊物编辑们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敏锐观察力。

首先是从刊物的选稿方面而言,这期专号选取了十二位“80后”作家,并分别请一位“80后”的批评家相对应地写一篇评论,大体上让我们体会到“80后”是如何用自己的审美眼光来阅读同代人的写作的。当“80后”写作成为一个时尚的话题时,“80后”写作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与大众化和娱乐化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80后”最为红火的当年,连一直帮扶“80后”作家新人的白烨也在感叹:“80后”作家进入了市场却还没有进入文坛。事实上,正是一些“80后”在市场上的成功遮蔽了人们的眼睛,使得人们无视“80后”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80后”来说,一些“80后”作家在市场上的成功也对他们构成了巨大的诱惑,不少有着文学才华的“80后”追随其后,他们或许误以为这种市场的成功就是文学的唯一模式。但是,仍有不少“80后”作家并没有被这种模式所诱惑,他们要走精英化的道路。现在人们在讨论“80后”文学写作时,总是关注那些时尚化写作的作家,完全无视“80后”在文学上的传承和追求,忽视他们的文学品质。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作家是与我们头脑中形成的对“80后”的固定印象大不一样的。

其次,这期专号反映了编辑对“80后”文学的革命性期待。《名作欣赏》在这期专号里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他们编辑这期专号的思路。文章的标题是“请君评说:‘80后’新青年”。“新青年”这个词让我眼睛一亮,我马上想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本杂志,这本杂志就叫“新青年”。《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也许可以这样说,一场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思想革命就是从《新青年》开启的。我相信,当《名作欣赏》的编者在以“新青年”这个词语来命名“80后”时,一定想到了将近一个世纪以前创刊的《新青年》,也一定是要借用《新青年》所蕴含的革命性的象征意义。他们期待“80后”能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两位“80后”批评家金理、黄平为这期专号写的《反思围绕“80后”文学的种种成见》一文中,其实也包含着这样的看法)。这一点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一直对“80后”抱有这样的期待。而且这些年来也从“80后”作家的写作中看出了革命性突破的端倪。在此,我想引用我六年前在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这个发言比较完整地表达了我的这一观点:

我是从阅读“80后”的作品中逐渐感受到这一点的。在阅读中我发现很难说我读懂了“80后”,我对他们作品的理解也许仅仅停留在文字表层的意义上,与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时相去甚远。我觉得这不单纯是我个人的事情,因为我所读到的一些批评文章(这些批评文章基本上是非“80后”的人写的)对“80后”的理解与我大致上持相同的思维出发点。但当我对“80后”阅读得比较多了以后,就有了一个强烈的印象,“80后”完全是在另一个知识系统中进行思维和言说的。他们自称“新新人类”,我看是非常有道理的。也就是说,“80后”这一代人虽然采用和我们一样的语言文字进行写作,但他们的语法关系以及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对称关系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而我们仍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们的写作,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对他们的内心毫不理解,这也就造成了学界普遍对“80后”采取一种贬斥态度的结果。如果以知识系统来衡量的话,我们的知识系统属于古典时代;“80后”的写作则标志着古典时代的终结。

我是从现代化运动的角度来界定古典时代的。我以为,从新文化运动起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应该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酝酿和奠基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可以称之为古典时代。新文化运动是为现代化运动做精神准备和先导的,这种精神准备的作用和先导作用基本上以革命和启蒙的方式进行,而其思想核心便是现代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漫长的酝酿和反复的试探,社会积累起了必要的现代化的能量,开始寻求释放的渠道了。我们可以把80年代看成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期。而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现代化运动才可以说真正纳入正轨,很快的,中国就像一辆不断提速的列车,攒足了劲疯狂地追赶上去。因此从现代化运动的进程看,90年代应该标志着古典时代的终结。古典时代适应革命与启蒙方式的文化精神无法给这辆提速的列车提供燃料了。

“80后”出生于旧的时代逐步坍陷的时期,成长于新时代秩序逐步建立的时期,他们的精神主体属于新的时代,属于未来。他们具备了充当革命者的客观条件,因此他们进行的文学写作或许就是在酝酿着一场文学革命。为什么说“80后”的成长时期是一个新时代秩序逐步建立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大致上是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十余年间,这一段时间正处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的社会变革之中。这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次社会变革的思想意义则在于,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运动真正从思想层面进入到经济、社会层面;由纸面上的现代化进入到实践中的现代化;从局部的现代化进入到全面的现代化。但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后发国家,社会的思想文化形态明显地处在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种形态并置的状态。这就造就了中国式的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对于当代文学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早在80年代的先锋文学,以及90年代以后的文学世俗化潮流里,后现代往往成为创新的一个标志。但那时候基本上是处在学习、模仿的阶段,基本上是形式的后现代,他们的后现代多有一种做作、虚假、生硬的成分,有一种“为赋新辞强说愁”的情绪。而我以为,“80后”完全是在后现代的熏陶中长大的,是后现代的乳汁抚养大的,他们的血管里流的就是后现代的血液。所以,他们的后现代完全是他们的精神气质的自然流露,是他们思维方式的自然表达。

所以,要正确认识“80后”,就要正确认识后现代。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形态的文化特征,它的内涵复杂多义,甚至互相矛盾,呈现出不确定性、零乱性、非原则化、无我性、卑琐性、内在性、非中心等特征。我们往往在负面价值判定的基础上来接受后现代,后现代于是就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实际上这种判断是不准确的。后现代具有一种革命性,后现代性也是一种现代性,它是现代性的自我反思、自我重构和自我超越。“80后”正是以一种充满革命性的后现代精神完成了他们的青春成长期的仪式,并开始了他们的青春写作的。

传统的文学是建立在前现代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传统在今天仍充满强劲的活力,这是因为前现代文化仍是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主流,但是不能不承认,后现代文化具有更蓬勃的朝气。尽管中国社会是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并行不悖的文化环境,但以后现代文化为灵魂的“80后”无疑会赢得更多的年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80后”所蕴含的新文学革命是对传统的挑战。这是一种积极的挑战。

谈到“80后”对传统的挑战时,还有必要对传统做更多的辨析。我以为我们所拥有的传统的文化资源,可以归纳为两大传统,一个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统,一个是现代文化的传统。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建立在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现代文化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主潮的推动下逐渐成型。中国现代文化构成了一个以革命性和现代性为逻辑的新的知识系统,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上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产物,是以这个知识系统为语法关系的。近一个世纪,可以说是这两个传统进行“融突而和合”的过程。从文学的层面说,现代文化传统逐渐成为一种显性的传统,而古典文化传统退居到幕后,成为一种隐性的传统,或者说,古典文化传统逐渐融入到现代文化传统之中,以现代文化传统为载体得以彰显。在辨析了传统之后,那么,就可以明确一点,“80后”对传统的挑战,准确说是对现代文化传统的挑战。这一对传统的挑战发生在新世纪之初,这又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发现,这一点与上个世纪初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事情有相似之处。上个世纪初,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激发下,中国的新一代文化人寻求新的文化途径,向当时的文化传统发起了猛烈的挑战,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不同之处也许比相似之处更重要。第一个不同之处,是传统的气数不同。上个世纪,传统的气数已尽,传统在推动社会进程方面的功能已经失效。而中国现代文化传统在新世纪前后尽管也面临挑战,但传统的功能并没有失效,相反它仍是主流文化的主要支柱。第二个不同之处,是革命的状态不同。如果说上个世纪的文学革命是一场自觉的革命的话,今天的革命则基本上是一场不自觉的革命。不自觉的革命很有可能变成一场流产的革命。有些人会被传统所收编。更重要的是,今天是一个多元化时代,传统与新质并不是处在非此即彼的紧张关系之中,这就决定了,“80后”所蕴含的新文学革命只是一场温和的、静悄悄的革命,是一场很有可能以改良的方式来处理的革命,是一场持久战式的革命。也许,“80后”完成不了这场革命,而是要期待“9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来完成这场世纪的文学革命。但不管怎么说,这场新文学革命终究会结出自己的新果实的。

“80后”文学从迈出第一步起,至今已有十来年的光景,他们一路走来,留下了足够多的文本,认识“80后”文学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仔细阅读这些文本开始。

作 者:贺绍俊,著名评论家,出版作品有《文学批评学》《文学中的性爱描写》《鲁迅与读书》等。

猜你喜欢

专号革命性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为女装带来革命性改变的法国偶像
“这是革命性的”:新的网上书店联手众独立书店抗衡亚马逊
90后现代病症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批判性的双重向度及当代启示
试论太平天国公文之革命性
“我的报刊·我的童年”有奖征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孤独星座上的光芒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