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2014-01-28李霞

中国煤炭工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专用性煤炭行业矿业

文/李霞

专用性人力资源是指员工的技能依赖于所在企业的产品特性、市场状况、工艺流程以及企业文化等,当其离开相关企业后就很难再发挥其价值。一般而言,人力资源的专用性越强,其市场的可流动性越差,对其投资的风险也就越大。随着我国煤炭生产消费市场化程度的深入,煤炭企业内部的市场化管理程度也正进一步加快。目前,很多煤炭企业在不断进行战略扩张,寻求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企业较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源受到市场流动性的限制,制约了煤炭行业的战略发展,因此煤炭企业必须重视专用性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

一、关注专用性人力资源的基本属性

对于煤炭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煤炭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这主要包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业务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煤炭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必须匹配煤炭行业的生产需要与人力资源需求。

提高煤炭企业员工文化素质,体现其专用性人力资源属性是关系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对煤炭企业、煤炭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煤炭行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员工群体素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更大化,更能够提升员工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竞争力,有利于员工的职业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双向沟通,可以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群体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煤炭企业员工的个人努力与职业规划

专用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煤炭企业员工个人的意义重大,而企业员工在开发过程的作用不言而喻。这首先体现在煤炭企业员工职业安全诉求上,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源专用性能够使得煤炭企业员工拥有更高的职业素质,能够有效地降低安全生产的人为隐患;煤炭企业员工个人的专用性人力资源存量越高,为其带来的薪酬和晋升空间也就越大。因此应当充分鼓励煤炭企业员工在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自为自发,充分挖掘其职业潜力。

传统“干中学”模型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专用性人力资源的主要形成来源,能够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感知并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形成适应职业、岗位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心理素质,是一个在职员工发挥专用性人力资源潜力的最主要根源。认真开展日常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是员工个人开发其自身专用性人力资源潜力的主要途径。

与此同时,指定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自我职业规划,主动开展职业投资同样十分关键。86%的采煤一线员工认为自己不会脱离煤炭行业另觅他路,而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平均员工服务年限超过30年。以此看来,煤炭企业员工在煤炭行业的职业发展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因此,为自己量身制定职业规划,并主动积极开展职业投资是煤炭企业员工的必然之举。煤炭企业员工应自发自为地针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发展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实践技能。

三、企业的培训与引导

煤炭企业应遵循网状开发原则,经常性地对企业员工开展在职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业务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要科学选择培训内容,采用多种有效的培养形式,构建适合本企业的培训模式。

学徒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非常有效的形式,特别是技术工种的技能开发,它将学校培训和工作中培训两者的优点结合为一体,其效果更加突出。对于新入职的普通矿工由业务能力较强的熟练员工一带一进行培训,可以使其快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提高业务实践能力。

要形成对高级煤炭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拔优秀青年员工接受委培、脱产等专业高级技能与知识的训练,培养青年煤炭员工使之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加速其知识的更新与进步,培养青年高级专用性人力资源自身的研发能力、拓展能力等。此外,还要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薪酬与晋升手段,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更好地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四、社会力量的积极介入与智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战略发展步伐的迈进,高尖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扩大。培养矿业类高级技术人才,开发煤炭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源,需要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更需要高校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因此,要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角度进一步深化煤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对矿业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管理关系。

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国家层面将煤炭院校所设置的矿业类专业纳入国家管理的专业点,对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实力强的煤炭类院校予以重点支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矿业工程、安全、管理等领域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应适度增加矿业类专业招生数量,鼓励各煤炭高校招收矿业类主体专业学生,并为毕业生将来就职于煤炭行业提供政策支持,加大面向矿业的对口单招力度,为煤炭企业培养“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挖掘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多层次培养人才,适度扩大矿业类主体专业招生规模的同时,在工程硕士、MBA、MPA等学位教育上应向煤炭行业倾斜,帮助煤炭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煤炭企业员工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尤其是要将董事单位作为学生专业培养、实习和就业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战略扩张和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加快,许多大型煤炭企业已经逐步从单纯煤炭开采、销售,发展为以煤炭为主业,涉及电力、物流、化工、机械、建材、房地产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煤炭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更注重通用性人才的开发。但就目前而言,煤炭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依然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煤炭企业员工的个人成长。鉴于此,要结合当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情况,综合多方利益,遵循煤炭员工专用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充分调动企业的开发热情,积极吸纳社会有效力量,鼓励煤炭企业员工自为自发,多维共进,协力开发,在促进员工成长成材的同时,为企业发展构筑坚实的人力支撑。

猜你喜欢

专用性煤炭行业矿业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横向并购对公司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影响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煤炭行业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