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与新政——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能源要点
2014-01-28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涉及许多能源行业的内容和信息,既对过去一年能源战线业绩和成果进行梳理概括,又对今年能源行业改革发展做出政策规划,这对于全体能源行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3能源业绩
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5%,货运量增长9.9%,主要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长相互匹配。
对外开放:
成功应对光伏“双反”等重大贸易摩擦,推动高铁、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开放的持续推进,扩大了发展的新空间。
农业与生态工程:
全面完成1.5万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解决农村630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1.6%。
节能减排:
积极化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5%、2.9%。
基础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提前通水,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如期完工;推进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油气和电力输配网络;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22.3%。加强民航、水运、信息、邮政网络建设,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安居工程:
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0万套,基本建成540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
2014能源新政
资源税改革: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
发展非公经济:
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扩大开放:
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要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
稳定投资:
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农电建设: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支持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各地要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淘汰落后产能:
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进,要更加积极有为,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退,要更加主动有序,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绝不再反弹。
安居工程:
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
大气防治: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
优化能源结构: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加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采与应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