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尿中白细胞的检测结果比较

2014-01-27李福胜王锡锦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尿沉渣分析仪显微镜

李福胜 王锡锦 周 梅

(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尿中白细胞的检测结果比较

李福胜 王锡锦 周 梅

(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目的通过与显微镜检测结果比较,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中白细胞检测的价值。方法取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在我科进行尿液检测的512份尿液样本,分别采用尿沉渣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微镜检测中阳性68例,阴性444例,检出率为13.28%(68/512);尿沉渣分析仪中阳性79例,阴性433例,检出率为15.43%(79/512);二者相符率为86.08%(68/79)。结论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在尿液白细胞检出率中无差异(P>0.05),尿沉渣分析仪无法完全取代镜检法,为提高检测率,可将二者相结合,特别对于可疑尿液,更需经多种检测方法以提高确诊率。

尿液;白细胞;显微镜;尿沉渣分析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在我科进行尿液检测的512分新鲜晨尿,将每份混合均匀,并分成2小份装于试管中,每管约10 mL。一管用于镜检,一管用于尿沉渣分析仪检测。

1.2 方法

1.2.1 镜检法:具体按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规定进行。将所装的尿液离心沉淀5 min,上层清液倒去,留下约0.2 mL尿沉渣液,轻摇离心管,使尿沉渣有形成分充分混匀,用吸管吸取少量沉淀物悬浊液制作涂片镜检,用10×40高倍镜观察计数10个视野中的白细胞,1 h内完成检测。

1.2.2 尿沉渣分析仪:仪器:东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DJ8301型,每天开机检测前用质控液(长春迪瑞尿液分析质控液)做质控试验,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检测。

1.3 阳性参考值[3]

①镜检:白细胞(WBC)0~5个/HP为正常值,超过此范围为阳性。②尿沉渣分析仪:白细胞(WBC)0~10个/μL为正常值,超过此范围为阳性。

1.4 检验数据处理:所有检验步骤由工作经验在2年以上的检验人员进行,以镜检法阳性为真阳性,两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为相符率。统计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显微镜检测中阳性68例,阴性444例,检出率为13.28%(68/512);尿沉渣分析仪中阳性79例,阴性433例,检出率为15.43%(79/512);二者相符率为86.08%(68/79)。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尿沉渣分析仪中假阳性分布:尿沉渣分析仪中有11份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3.92%(11/79),其中2份结晶,8份上皮细胞,1份霉菌。

3 讨 论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在医学领域的使用,尿液检测越来越简便,准确率越来越高,这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而随着人们法律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要求检验结果更精准,因此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检验室的重要任务。

尿液分析是临床最常用的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作为诊断、预防和健康普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往常采用人工镜检法进行检验,此种检验方法对检验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会因技术的差异而导致结果的不同,无法为临床提供准确、统一的依据。同时镜检法需要检验者花大量的时间读数,费时费力,无法分配更多的精力对可疑细胞进行分析。该种检测方法重复性差,不同检验人员差异大,难以标准化。此外还存在目测误差,导致最后统计的数字不准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DJ8301型尿沉渣分析仪是全自动化的,利用图象摄影系统摄制尿沉渣成分的静止图象,对尿沉渣成分进行自动分类、计算及储存。此种自动化模式的检测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需尿量少,无需离心,检测快,能快速筛选尿液标本,避免尿样积压变质。报告方式也进入半定量模式,减少了目测误差。同时可用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提供定量分析报告及散点图,对于每一标本检测步骤模式一致,不受主观因素影响,易于质量控制和标准化[4]。对于尿液中白细胞的检测,不仅可改变传统镜检工作的繁琐,而且可弥补尿干化学分析检测只对尿中性粒细胞反应的不足。从本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尿沉渣分析仪与镜检对白细胞阳性检出率相当,二者相符率为86.08%。之所以二者无法达到100%相符的原因在于尿沉渣分析仪无法显示显微镜是每个高倍视野中固定的白细胞个数,而显微镜检测到的白细胞在尿沉渣分析仪上并不是固定的对应值,尿沉渣分析仪对形态及细胞的大小识别力不强,导致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尿沉渣分析仪只能对尿中完整细胞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对破损的细胞不能检测,因此容易漏诊。此外,由于大量上皮细胞,特别是小圆上皮细胞的存在以及酵母菌均会使白细胞计数明显偏高,因此容易出现假阳性[5]。而且尿沉渣分析仪检验过程中容易受尿液性质、保存时间、仪器洁净度、操作严谨度等的影响,因此也容易产生误差。笔者分析在白细胞检测中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原因为上皮细胞,原因在于当尿中上皮细胞增多时,在尿液渗透压和pH值的双重影响下,上皮细胞形态及大小发生变化,导致部分上皮细胞与白细胞类似,因此仪器容易误认为是白细胞。结晶也是导致误差的另一原因,特别是无定型结晶鉴别困难,容易对白细胞计数产生干扰[6]。本研究中尿沉渣分析仪就出现了有11份假阳性,其中2份结晶,8份上皮细胞,1份霉菌。

综上所述,尿沉渣分析仪和镜检各有其优缺点,比如对于肿瘤细胞、胱氨酸及酪氨酸的结晶、脂肪滴等仍需人工镜检。因此笔者认为尿沉渣分析仪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镜检,在检验中可将二者相结合,优势互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1] 韩峰.尿液检测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8(3): 41-42

[2] 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123.

[3] 顾可梁.尿液有形成分的识别与检查方法的选择[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28(1):572-575.

[4] 马红萍,王昌敏.3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白细胞在泌尿科男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0):2732-2733.

[5] 王继玲,郑加玉.尿液自动分析仪与镜检2100份尿液白细胞结果比较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13(5):47.

[6] 丛玉隆,马竣龙.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研究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2012,2(5):352.

R446.12

B

1671-8194(2014)13-0230-02尿液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为了新陈代谢的需要,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的液体排泄物。当机体发生异常时,尿液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临床常将尿液检测作为重要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依据之一[1]。如泌尿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肝胆疾病尿液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尿液中的白细胞数、红细胞常是相关疾病的直接反映。近年来,随着检验仪器的发展,各种自动化尿液检验仪器不断出现,其中尿沉渣分析仪为主要代表。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检验工作,让检验者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为明确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的准确性,笔者与显微镜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猜你喜欢

尿沉渣分析仪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用尿沉渣分析仪对混浊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的效果分析
显微镜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
显微镜下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