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1-27
(云南省文山市卧龙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文山 663000)
确保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2012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进一步明确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对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对农业技术在法律上的定义作了规定,明确了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归属农业技术范畴,包括能够应用于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所有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这些文件和法律的颁布实施,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笔者在实施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对文山市兽医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索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为科学规划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1 技术推广工作现状
1.1 拥有一支稳定的队伍
目前,文山市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形成了市、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实施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单位有文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乡镇(街道)兽医站,属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在编人员74人,其中,兽医技术人员72人,技术人员岗位设置率达97%,市、乡两级兽医技术员负责动物疫病防制技术的推广指导工作。同时,全市17个乡镇(街道)在136个行政村聘请有136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承担着行政村动物防疫工作。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文山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在保证文山市动物卫生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防疫体系不断健全,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2010年以来,全市共完成11个乡镇兽医站改扩建工作,建设率占64.7%;其中:新建了古木、德厚、追栗街、薄竹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筑面积347.54 m2;修缮了开化、小街、喜古、坝心、秉烈、红甸、柳井7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筑面积1 678 m2。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均配置2台疫苗冷藏冰柜,每个村兽医员配置1台冰箱、1个疫苗冷藏箱;同时,为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配置电脑、相机、仪器设备等2 094台(套),进一步改善了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条件,提高了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奠定了基础。
1.3 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稳定投入
文山市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和领导不断加强,市财政每年安排40万元重大动物防疫经费,基本维持了常规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底线。从2013年起村兽医员每月津贴由原来的200元提高到500元,这些经费的投入为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注入了动力,推动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具备技术人员、设施和基础经费的条件下,文山市能较好地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过实施动物防疫“整村推进”与生猪“321”防疫技术,极大地减少了免疫劳动强度,提高了防疫工作效率,因操作简便、免疫效果好,养殖户易于接受。
2 技术推广工作的影响因素
虽然文山市兽医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正常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兽医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2.1 基层兽医推广人员不足
文山市2009年补充招收4名兽医工作人员之后,一直到2013年期间未增加人员。全市核定兽医人员编制为84人,2009年全市实有兽医技术人员79人,在4年中减少7人(其中退休3人、工作调动2人、辞职1人、病亡1人),2013年仅有兽医技术人员72人,缺编10人。目前全市在职兽医人员72人。其中,乡镇兽医站有57人(还有5人被抽调从事拆迁、城管等工作,长期脱离兽医技术工作),乡镇真正开展兽医技术推广人员仅有52人,全市1 045个自然村,平均每人业务包村任务量达20个村。
乡镇兽医站“三权”下放后,乡镇政府经常抽调兽医人员从事政府中心工作,有的乡镇在春秋动物防疫期间,只剩1人留守办公室,根本无法达到指导动物防疫工作的目的,大大削弱了原本就缺乏人员的基层动物防疫力量,进一步加大了基层防疫工作的难度,兽医人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时间明显减少了。
2.2 基层推广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功能下降
随着近几年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力度加强,文山市为17个乡镇配置了设备,但基本配置的都是电脑、传真机、照相机等办公设备及高压灭菌锅、显微镜等部分简单设备,基层兽医技术推广手段落后,技术培训仅停留在几块教学板和宣传单上,无普通的电视机、影碟机等培训设备,技术推广难度大;乡镇兽医人员在实施动物检疫、疫病诊断方面,多数还停留在凭眼观、凭经验的方式上,不能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影响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数据显示,文山市2008~2012年实施动物检疫过程中检出1 005头病猪(肉)。其中,对298头病猪不能确定病种,都归在“其他病”中,检出未知病因的病猪数量所占比例达30%。
2.3 经费保障水平不高
虽然每年全市有40万元的重大动物防疫经费,但这仅能解决基本的开支,要全面落实动物防疫、疫情监测预警等工作,必须有90万元的防疫经费保障。目前,各乡镇人民政府并没有把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内,17个乡镇兽医站仅靠市农科局下拨的少量工作经费开展工作,甚至部分乡镇政府还把兽医站微薄的工作经费挪作他用。
17个乡镇实施“整村推进、集中免疫”,相应增加了防疫工作经费开支,因防疫经费不足,对一些乡镇防疫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市局下属单位的培训费、工作人员的差理费、车修燃料费等都由单位列支,工作量大,经费开销大,也给下级兽医推广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致使部分推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2.4 技术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兽医队伍整体知识水平较低,一是兽医技术人员知识老化,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多样发展的需求。二是村级兽医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全市136名村兽医员中,小学文化的占95%,初中文化的占3%,高中及中专文化的仅占2%。村兽医员业务水平偏低,存在免疫操作不规范、诊疗服务不科学等现象。
2.5 养殖业者接受新技术能力差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差,对科技需要欲望不高。目前大多数有文化的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养殖的大都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和妇女,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由于文化水平低,经济基础差,科技意识不强,接受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差。体力和技术因素也是造成当前文山市兽医防疫技术的推广工作还停留在以村兽医员进村入户实施防疫服务为主的局面,距离农户应用新技术实现自主防疫的目标还很远。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兽医推广体系建设
要保障兽医人员应有的推广工作条件,落实相关的经费和福利待遇,防止因条块分割、管人和管事分离而导致基层兽医人员管理缺位、经费无保障、工作受影响的现象再度出现。一是要增加经费投入,市人民政府将动物疫病防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将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及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管理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经费支出,并按规定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实行统一管理。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人民政府应保障乡镇兽医工作站工作经费、人员差旅费用,保障和改善兽医技术人员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待遇。二是要加强条件建设,包括设施设备、办公场所和交通工具建设等。逐步为17个乡镇兽医站建立兽医实验室,在133个村民委建村兽医室,并配置相关检测、检验仪器和冷链设备,实现兽医服务功能的提升。
3.2 加快兽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推广人员业务素质
要进一步加快兽医队伍建设,促进知识更新。针对目前村级兽医员待遇低的情况,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他们普遍关心的待遇问题,激发村兽医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充实推广队伍,吸引各类农业院校兽医专业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兽医队伍中来,加强和配齐人员;持续不断、有计划的对在职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服务水平,使乡镇兽医站服务能力与其履行的职能相匹配,切实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3 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对现代兽医防疫技术的接受能力
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培养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专门人才。对农村中不识字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通过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实行以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为主的培训,传授一技之长,使他们掌握致富本领;对农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热心从事畜牧养殖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技能,成为支撑当地农业的养殖大户和示范户。只有按层次、按需要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增强农民对兽医技术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逐渐从单纯技术推广向技术普及发展,达到对小规模农村散养户由村兽医员上门提供动物防疫技术服务,而对于养殖大户或规模养殖场则实现自主防疫,真正满足农户的科技需求。
总之,兽医技术能否得到推广和推广速度的快慢是人、财、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要求我们具有业务素质高的技术推广人员、科技意识高的群众基础、充足的经费保障及履行职能所必须的基本条件,随着这些必要条件地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养殖新技术就会源源不断的融入农业生产中,发挥其最大科技贡献率,推动畜牧生产的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