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4-01-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钙通道醛固酮阻滞剂

钟 珍

(广西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海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北海 536000)

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

钟 珍

(广西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海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北海 536000)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一种不断进展的疾病,高血压的治疗贯穿在临床早期、疾病发展以及疾病终末期。高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治疗;进展

高血压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治疗及控制率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本文将就高血压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1 利尿剂

利尿剂,尤其是氢氯噻嗪作为主要的降压药之一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与β-阻滞剂一起被建议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初始药物。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均表明,利尿剂可以显著降低血压,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

1.2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拮抗剂用于治疗包括利尿剂、ACEI和ARB多种药物联合降压疗效不佳的高血压患者是适宜的。螺内酯作为醛固酮拮抗剂,可以减少钠水潴留,降低血压,特别是和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可以增强降压效果,减少血钾紊乱,阻断醛固酮逃逸现象。依普利酮是第一个获准上市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断剂,其作用与螺内酯相同,但比螺内酯有较少抗雄激素和抗孕激素功效的药物,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1.3 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的早期直接致病因素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β受体阻滞剂能在早期阻断这一过程,及时有效地防止疾病进展,从而减少并发症。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宜使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或者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

1.4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s)

到目前为止,对L型、T型、和N型钙通道有一定的研究,L型钙通道大多分布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心肌细胞核其他脏器也有少量分布,因此它是主要影响血管收缩的的钙通道。T型钙通道存在于肾脏的出球小动脉和心脏的起搏细胞,无心肌收缩负性肌力作用,具有减慢心率作用,可抑制肾出球小动脉的收缩。N型钙通道主要分布于神经细胞中,可抑制交感神经的激活,能预防交感神经反射性激活诱发的高危心脏病发作。第三代CCBs本身具有长效作用,例如氨氯地平的重要特征是没有因血压突然下降而引起心脏和外周交感神经激活,而这种激活通常认为是第一、第二代钙拮抗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1.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控制血压同时阻断RAS,逆转血管壁、心脏的不良重构,预防充血性心衰,减少新发糖尿病,减慢糖尿病患者肾衰竭的发展速度,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脂肪代谢无不良作用。阿利吉仑是一种新的非肽类口服而具活性的肾素抑制剂,为第二代肾素抑制剂。与ACEI相比,阿利吉仑能更有效地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阿利吉仑与ARB联合应用,对ARS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并可消除ARB致AngⅡ堆积的效应。ACEI还能减少醛固酮分泌和特异性的肾血管扩张,对抗氧自由基对心脏和血管的损伤作用,减少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等。

1.6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内皮素(ET)是一类具有强力血管收缩作用的肽类物质,具有强大的血管收缩功能,增强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分泌,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波生坦在降低血压时不影响心率或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且可增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降低肺血管阻力。

1.7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是一类新型降压药,具有对RAS抑制完全,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等优点。ARB被作为高血压治疗的起始药物和维持药物,降压作用平稳、持久,有助于控制清晨高血压。在所有的心血管药物中,ARB是唯一耐受性良好的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良事件轻微且呈一过性,其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非常有助于患者依从治疗,坚持服药,获得长期的益处。此外, ARB对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代谢均无不良影响。

1.8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目前已作为非一线降压药物使用。该类药物较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肥大、哮喘病和周围血管病患者的降压治疗,以及与其他药物合并治疗重度和顽固性高血压。

1.9 中枢性降压药

中枢性降压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致使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并能抑制肾素的释放。常用的中枢性降压药有甲基多巴、莫索尼定、乌拉地尔,乌拉地尔临床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重度和极重度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以及围术期高血压。与传统降压药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比较使用相对安全。

1.10 抗哇巴因制剂[2]

哇巴因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调节水钠代谢、血管舒缩等重要生理功能,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1.11 多巴胺(DI)受体激动剂

菲诺多泮作为新型D1受体激动剂,小剂量可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肾脏血流;大剂量可显著降低血压。具有半衰期较短,对光不敏感,不会引起氰化物中毒,停药后不引起血压反跳现象,耐受性好,可保护肾脏功能等特点,用于高血压急症及恶性高血压治疗。

1.12 联合用药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而言,单独一种降压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药物联合治疗干预多种机制,减少或抵消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增强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常见的联合用药有利尿剂与ACEI,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ACEI与钙拮抗剂等。

2 非药物治疗

2.1 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3]

Krum等报道了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技术,并证明这种新技术的安全性良好,且患者多无并发症。Mahfoud等研究发现,应用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不仅可降低血压,且可改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血浆C肽水平。

2.2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治疗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慢性激活可导致平均动脉压持续下降,引起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和心率减慢。植入长期压力感受器激活系统可持续降低血压,改善左房、左室重构。但此操作为一个相对有创的手术,需专科医师完成,且可能发生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部分患者耐受性较差,因此该技术在临床应用受限[4]。

2.3 基因治疗

高血压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插入患者染色质基因,置换体内致病基因,具有效果稳定、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但目前多选择单基因作为靶点治疗,因此选择多靶点基因进行综合治疗及该治疗对机体的长期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5]。

2.4 高血压疫苗[6]

高血压疫苗是治疗性疫苗, 即针对慢性反应, 在体内产生持续性的自身抗体从而发挥其作用,不同于传统的预防性疫苗。抗高血压疫苗的研发重点目前集中在(RAS)的作用环节上。在过去50多年中,人们先后研制了作用位点在肾素、AngⅠ、AngⅡ、和AT1受体的抗高血压疫苗。开发抗高血压疫苗的目的是简化降压过程、改善患者依从性和提高治疗达标率,接种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在血液循环中持续存在几周到几个月,使高血压患者1年内只需接受几次注射就有可能获得稳定的降压效果。然而过度刺激免疫系统的后果仍然令人担忧。肾素疫苗会引起自身免疫性肾病而没有进入临床研究领域。当务之急是精心设计较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来证实这些疫苗的降压有效性和长期安全性。

3 小 结

近年来高血压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在药物治疗方面,肾素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多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为联合用药降压、保护靶器官提供了更多选择。在非药物治疗方面,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已经证实对药物无法降低的高血压起到降压作用,且这种作用总体上是安全的,因此正在被推广。总之,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风险,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来自于血压降低本身,同时兼顾靶器官保护。

[1] 韩寅权.使用利尿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钾及血尿酸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3,48(1):48-49.

[2] 任延平,张明娟,黄若文,等.哇巴因及其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2): 1330-1332.

[3] 王建安,项美香.去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与高血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5):453-456.

[4] 李莹,徐克雷.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8):1-4.

[5] 张永莉.高血压药物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106-1108.

[6] 欧霞.一种新型的抗血管紧张素Ⅱ的治疗性高血压疫苗的构建、表达及治疗效果的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

R544.1

A

1671-8194(2014)25-0084-02

猜你喜欢

钙通道醛固酮阻滞剂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醛固酮可通过NLRP3炎症小体诱导小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T型钙通道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M受体阻滞剂控制近视发展60例
豚鼠心肌组织Cav1.2钙通道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详释醛固酮逃逸
部分纯化的牛心细胞质提取物对心肌细胞膜“run-down”L-型钙通道活性的恢复作用
醛固酮瘤患者糖代谢紊乱的患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