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素外现:“头发”的复音化研究
2014-01-25车淑娅李秀芳
车淑娅,李秀芳
(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南京 210097)
“头发”是人体器官类复合名词,也是汉语核心词。现代汉语中的复合名词“头发”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单音名词“发”,单音名词“发”的一个义素“头”外现之后形成了复合名词“头发”,所以我们称之为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吕叔湘[1]33、王力[2]414、蒋绍愚[3]229、俞理明[4]、墙俊峰[5]等都间接或直接讨论过义素外现现象,但是在义素外现类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全貌及其语义、语法、语用特点以及该类词演变的具体过程与细节方面还有大量的材料有待进一步深入详细的研究。本文拟结合潜性显性语言理论[6]以共时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名词“头发”的复音化过程及其语义、语用特点进行探析,以小见大,揭示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的面貌及特征,以丰富汉语核心复音词的研究。
一、“头发”的复音化过程
(一)“头发”的来源。“发”在《汉语大词典》中的一个义项是“头发”。《诗经·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卷发如虿。”[7]733“头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的前额以上、两耳以上和后颈部以上生长的毛。”[8]1312可见古代汉语单音名词“发”的一个义项和现代汉语复合名词“头发”的词义完全一致。另外,对“发”和“头发”进行义素分析可得以下结构式:
发:+[人体的一部分]+[长在头部]+[保护头脑]+[汉以前使用]-[现代汉语使用]
头发:+[人体的一部分]+[长在头部]+[保护头脑]-[汉以前使用]+[现代汉语使用]
以上义素分析结构式显示,“发”和“头发”的区别义素只在于使用范围,可见复合名词“头发”来源于单音名词“发”,是“发”的领属义素“头”[5]41外现而来的复合名词。
(二)汉以前“头发”之义由单音名词“发”表示。“发”的“头发”义早在《周易·说卦》中就已出现:“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其中,“寡发”即指“头发稀少”。单音名词“发”单独表示“头发”之义的状况一直沿用至汉代。如:
(1)彼君子女,绸直如发。(《诗·小雅·都人士》)
(2)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左传·昭公三十年》)
(3)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4)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墨子·修身》)
(5)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蛰然似非人。(《庄子·田子方》)
(6)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曦余身兮九阳。(《楚辞·远游》)
(7)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吕氏春秋·谨听》)
(8)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史记·宋微子世家》)
(9)朕惟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衰微,亦亡暴虐之心。(《汉书·宣帝纪》)
(10)于是太伯知之,乃辞之吴,文身断发,以让王季。(《论衡·初禀》)
(三)汉代复合名词“头发”开始萌芽。“发”的义素“头”外现的年代应该不晚于汉代,因为在汉代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复合名词“头发”。如:
(11)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12)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汉书·班超传》)
(13)夫人之所爱憎,在容貌之好丑;头发白黑,在年岁之稚老。(《论衡·讥日》)
(14)夫古者圣贤之设作梳与枇,以备头发乱而有虱也。(《太平经》卷七十二)
虽然单音名词“发”的义素“头”的外现始于汉代,但此期复合名词“头发”的使用远不如单音名词“发”普遍。表1是几种汉代典籍中“发”和“头发”使用频次的比较。*本文的统计数据依据的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文渊阁四库全书以及国学宝典等语料库的语料。
表1 汉代部分典籍中的“发”和“头发”
从表1可以看出,在汉代的部分典籍中,在表示“头发”之义时,单音名词“发”的使用频率高达98%,远远高于复合名词“头发”的2%的频率。可见,复合名词“头发”在此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
(四)六朝至宋是复合名词“头发”的缓慢发展时期。复合名词“头发”自汉代出现以后,在此后的六朝至宋时期发展缓慢。如:
(15) 《龙鱼河图》曰:“岁暮夕,四更中,取二七豆子,二七麻子,家人头发少许,合麻、豆著井中,咒敕井,使其家竟年不遭伤寒,辟五方疫鬼。”(《齐民要术》卷二)
(16) 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世说新语·贤媛》)
(17) 我生头发未燥,便闻河南是我家地,此岂可得河南。(《宋书》卷九十五)
(18) 至期日,床前地,头发正与地平,令人扫去,则愈分明,始悟是所梦见者。(《搜神后记》卷四)
(19) 三年五月,西明门内大树风吹折,经一宿,树拔变为人形,头发一尺,须眉三寸,皆黄白色,有敛手之状,亦有两脚著履之形。(《十六国春秋别本》卷一)
(20) 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白居易《吾雏》)
(21) 种黍来蛇,烧羖羊角及头发,则蛇不敢来。(《朝野佥载》卷五)
(22) 把舜子头发悬在中庭树地,从项决到脚瞅,鲜血遍流洒血不止。(《敦煌变文选·舜子变文》)
(23) 嵩葬既讫,于墓所三年亲自负土培坟,哭声不绝,头发落尽,哭声不止。(《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八)
(24) 今沙门剃头发,披赤布,见人无跪起之礼仪,无盘旋之容止。(《弘明集》卷一)
(25) 人死形如生,足皮不青恶,目光不毁,头发尽脱,皆尸解也。(《酉阳杂俎·玉格》)
(26) 八口,一伴四口,又截头发少许,赎香以供养之,其厄侧除矣。(《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
此期“发”和“头发”在典籍中的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
“头发”自汉代出现以来,发展一直非常缓慢,从表2可以看出,从六朝至宋,“头发”的使用频率只有5%,而“发”的使用频率依然高达95%,远远高于“头发”。但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头发”在每种典籍中出现的频次不高,但使用“头发”典籍数增多,这说明“头发”的使用范围在逐渐扩大。而且比较各个时期头发的使用频率可以发现,“头发”的使用频率虽然增长速度缓慢,但也在逐渐提高。汉以前“头发”的使用频次为零,汉代“头发”的使用比率为2%,六朝时使用比率为5%,“发”的义素“头”外现而成复合名词“头发”的趋势愈加明显。表3是不同时期“发”和“头发”使用频率的比较。
表2 六朝至宋部分典籍中的“发”和“头发”
表3 汉以前、汉、六朝至宋时期“发”和“头发”使用频率的比较
(五) 元明时期,复合名词“头发”的再发展。这一时期,复合名词“头发”的使用日益广泛。如:
(27) 大仙徒弟名鹿皮,拔下一根头发,变做狗蚤。(《朴通事谚解》下)
(28) 我的丈夫,头发不曾被风吹,肚腹不曾忍饿。(《元朝秘史》卷一)
(29) 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三国演义》第二回)
(30) 街坊上头发稀两根的,也要拿去搪限,瘌痢、秃子躲得不敢出门。(《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十一回)
(31) 果然依了子文之言,将女儿的青丝头发,剪了一缕送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
(32) 莫继随也披头发,挽做两丫髻,跟着道人云游去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33) 将头割下,解开头发,与妇人头结做一处。(《喻世明言》第三十八卷)
(34) 时迁当日先去翠云楼打一个踅,只见孔明披着头发,身穿羊皮破衣。(《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
(35) 你们再要提起,我把头发剪了去做姑子出了家!(《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
元明时期,“发”与“头发”的使用情况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元、明时期,“发”和“头发”的使用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元明时期复合名词“头发”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由上一时段的5%增加到此期的42%。可见,“发”的义素“头”的外现速度明显加快。而且此期单音名词“发”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格式中:第一,出现在四字格式中,如“鹤发童颜、白发苍苍、结发夫妻、怒发冲冠、带发修行”等。第二,与其他相关词结合,形成偏正式或联合式名词,如“鬓发、毛发、发髻、毫发、秀发”等。第三,作为人的代号出现,如“赤发鬼刘唐、赤发灵官马道青”等。
以上三种情况中的“发”虽然都是“头发”之义,但因为格式固定,所以并非单音名词“发”真正意义上的单用用法。排除这一部分特殊用例之后,“发”与“头发”的使用比率情况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元、明时期,除去特殊用例之后的单音名词“发”在使用频率上已经低于复合名词“头发”,由“发”的义素“头”外现而成的复合名词“头发”在使用中已经占据优势。
表5 元、明时期,不含特殊用例的“发”和“头发”的使用情况
(六)清代“头发”的复音化过程基本完成。至清代,复合名词“头发”进一步发展,使用频次与此前相比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清代小说中使用更为普遍,表6是除去与单音名词“发”形成固定搭配的词语之后,清代部分典籍中“发”和“头发”的使用情况:
表6 清代“发”与“头发”的使用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清代复合名词“头发”的使用频率已经超过单音名词“发”,在使用中已经占据了优势,基本实现了对单音名词“发”的替换。至此,单音名词“发”基本实现了义素外现过程,由“发”的义素“头”外现而来的复合名词“头发”被广泛稳定地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如:
(36) 隔了三五个月,创口是平了,头发是长了,阿勒德逼他改易女装。(《清朝秘史》第四十七回)
(37) 她从人头缝里望见了韩孟翔那光亮的黑头发,可是太远了,不能打招呼。(茅盾《子夜》第十一章)
(38) 即使遇不上大兵,他自己那身破军衣,脸上的泥,与那一脑袋的长头发,能使人相信他是个拉骆驼的吗?(老舍《骆驼祥子》第三章)
“发”的义素“头”外现而成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的历时过程如表7所示:
表7 不同时期“发”和“头发”的使用比率的比较
从表7可以看出,“发”通过义素“头”的外现而形成复合名词“头发”的历时过程共经历了五个阶段:汉以前的零使用、汉代的极少数使用、六朝到宋代的缓慢发展、元明时期的快速发展以及清代的基本替换,单音名词“发”基本实现了其义素外现过程,复合名词“头发”在现代汉语中得到广泛稳定的使用。
二、“头发”复音化的途径和机制
(一)“义素外现”是“头发”复音化的途径。在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发展过程中,按照综合的概念来造词是一种普遍的造词途径,但“头发”则是通过单音词“发”自身的一个义素的外现完成其复音化过程的。对于“人的前额以上、两耳以上和后颈部以上生长的毛”这一概念,古汉语中已经用单音词“发”这个词来表达,所以不必再按照综合的概念来造一个新的复音词。但受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推动,单音词“发”却有复音化的需求,而汉字的表义性特征正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复合词的意义总是反射出语素所含的某些意义,复合词组成中的意合性和汉字的表义性相辅相成,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字、词重视视觉的要求。”[9]单音词“发”的表义性特征体现为它内含有多个义素,这些隐性的义素外现为语素,从而使单音词“发”复音化是最简单最经济的途径。当然隐性义素外现是有选择性的,即选择其中的关键义素。“发”的关键义素是在语义与位置上都与之密切相关的“头”,因此“发”的关键义素“头”就外现成一个构词语素,并与“发”复合成了复音词“头发”。“关键义素外现为语素,是对语义作着重标记,不少汉语复合词由此生成。”[4]“头发”具有意合的特征,这种意合的特征使汉语复合词具有一种理据性,其词义总是由义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结合而成,新的复音词由此而产生。通过义素外现的方式产生的复合名词“头发”为偏正式结构,因为“许许多多客观事物、现象、行为等往往具有共同的特点(也包括原料、类属、色彩等),表述时自然要用同一个语言符号来分别限定或修饰那些指称具有共同特点的各种事物的语言符号,于是便产生出由同一语素限定或修饰不同语素而构成的一些偏正式复合词”[10]。
(二)汉语词汇潜性构词语素的显性化是“头发”复音化的机制。复音化是汉语词汇由古到今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一重要现象是语言自我调节功能——能产性——作用的结果。语言能产性的表现之一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不断地生成新的语言单位,以满足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对人类社会多层次、多变化的要求,而潜性语言要素的存在则使在现有材料基础上生成新的语言单位成为可能。“发”之义素“头”的外现过程就体现了语言要素由潜性的发展为显性的过程。首先,汉语词汇的复音化趋势为单音名词“发”演变为复合名词“头发”提供了发展环境;其次“发”的潜存的语言要素——义素“头”又提供了外现的语言材料,因而单音名词“发”得以通过自身的义素“头”外现之后与“发”复合而成复合名词“头发”。在单音名词“发”的义素“头”外现的过程中,“头”由一个潜性的语言要素——义素,外现成为一个显性的语言要素—语素。正是由于“头”的性质从潜在的转变成为显性的,才能促成“发”的义素“头”的外现过程的完成,最终完成了复合名词“头发”的复音化。通过研究“发”之义素“头”的外现过程,我们可以大胆推测,类似于“头发”的偏正式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应该都有相似的复音化过程。本文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研究“头发”的复音化,以期以小见大,揭示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的复音化途径和机制,丰富汉语词汇的研究。
三、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
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因其复音化途径的独特性而具备了不同于普通复合名词的特征。
(一)“头发”与“发”意义一致。单音名词“发”自身就包含基本义素“毛发”和领属义素“头”。复合名词“头发”与单音名词“发”相比,只是把“发”隐含的领属义素“头”外现而为一个构词语素,因此,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的第一个语义特征就是复合名词“头发”的语义与其来源单音名词“发”的语义完全一致,即从语义上看,“头发”等于“发”。
(二)“头发”的构词语素“发”隐含语素“头”。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由“头”和“发”两个语素构成,其中语素“发”是复合名词“头发”复音化之前的来源单音名词,语素“头”是“头发”的来源单音名词“发”的一个义素“头”外现而来的一个语素。这两个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表现为隐含与被隐含的关系。即来源单音名词“发”所充当的语素的语义包含了义素外现而来的语素“头”的语义。
(三)“头发”有语义羡余的特征。由于复合名词“头发”来源于单音名词“发”,是由单音名词“发”的一个义素“头”外现之后作为构词语素与“发”复合而成的复合名词,因而复合名词“头发”与“发”语义一致,且来源单音名词语素“发”的语义包含义素外现而来的语素“头”的语义,这种独特的复音化途径和语义表现形式又形成了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的另一个语义特征——语义羡余。[11]从语义表达上看,来源单音名词“发”既表示“毛发”这一基本意义;又兼表其领属意义,从语言的经济原则上看,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中由义素“头”外现而来的语素是多余的,因为“发”隐含的领属义素“头”外现之后没有改变表达的概念,只是这种被提取的义素“都是从原词中提取了关键的、表示内容特征的主要义素,把它转化为外现的语素,就像在一个词的关键部分增加了一个着重号表示强调,使得这个词的意义更显豁、色彩更显明,是一种积极的‘羡余’成分”[4]。
从语用角度看,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的来源单音名词“发”的语义范围广,有可能在表达语义时出现歧义现象,因而不能精确到位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含义,而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则使来源单音名词的复杂义素外现出来,因而缩小来源单音名词的词义范围,提高了词义清晰度,因而表义更精确。所以,义素外现类复合名词“头发”虽然语义上有羡余成分,但实际上这些羡余成分是积极的,仍会对表义起到重要作用。“这类羡余现象在语用中与经济原则相反相成——经济原则倾向使表达简略、省便,适用于一般情况或主观不在意、甚至有意淡化的场合;在需要强调或提示的时候,用反经济的方法,加强某些语言形式,包括语音上的加重、形式上的重复或增衍,引起对方对语流中某些部分的特别注意,达到强调的目的”[4]。的确,“发”的领属义素“头”外现成为复音词“头发”之后,头发的内在特征处于外显状态,使人印象更为深刻,也便于大部分人理解。
[1] 吕叔湘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俞理明.语义标记和汉语构词的不对称现象[J].汉语学习,2006,(6).
[5] 墙俊峰.义素外现——上古汉语单音词向复音形式演变的一种途径[D].南京:南京大学,2007.
[6] 王希杰.深化对语言的认识,促进语言科学的发展[J].语言文字运用,1994,(3).
[7]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2卷 [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9] 徐时仪.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在原因考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2).
[10] 沈怀兴.汉语偏正式构词探微[J].中国语文,1998,(3).
[11] 胡敕瑞.从隐含到呈现(上)[A].林焘主编.语言学论丛[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