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道系统结石的超声诊断

2014-01-25赵利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声像胆总管胆道

赵利梅

(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电诊科,吉林 大安131300)

胆道系统结石的超声诊断

赵利梅

(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电诊科,吉林 大安131300)

胆道系统;结石;超声诊断

1 胆囊结石

1.1 胆囊形态清晰,胆囊内有一个或数个强回声光团,强回声光团可随患者体位改变而沿重力方向移动,在强回声光团后方有与之相应的清晰声影,呈一条无回声暗带。

1.2 胆囊泥沙状结石

胆囊近侧壁轮廓显示较为清晰,远侧胆囊壁因多数结石堆聚以致明显增厚和粗糙,回声增强,后方伴有声影。变换体位时,胆囊后壁强光带随重力方向移动并且形态有改变,可散开呈细小点状回声或堆积成团。

1.3 胆囊结石充满型

胆囊的液性暗区消失,仅在胆囊区见一半圆形或弧形强回声光带,后方伴有相应宽度的声影。

1.4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胆囊颈部有明显的强回声光团,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囊形态可增大,囊壁变薄。也可表现为胆囊颈部囊腔被结石充满而不显示,呈强回声团块,后方伴声影。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没有什么进展,蒋海峰心里乱糟糟的。约她俩散步,紫云借故不参加,水仙芝也不去。课余时间,蒋海峰窜到水仙芝的座位上,看见一本相册,随手翻了几页,发现了一张发黄的毕业照,他家也有,他的父亲就在合影里。

1.5 无声影的疏松型结石

囊腔内可见中等回声团块,无声影,随体位改变移动。

1.6 胆囊萎缩

胆囊腔显像不清或仅显示胆囊前壁,相当于胆囊区有强回声光团,其后方伴声影。

1.7 胆囊壁内结石

胆囊壁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细小强回声团或强回声斑,其后方伴“彗星尾”征,随体位改变不移动。

2 肝内胆管结石

多发于中、青年,平时多有上腹部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

2.1 单纯肝内胆管结石

单纯肝内胆管结石的影像特点为:①肝内出现强回声团或强回声柱,后方伴声影。②结石强回声团或强回声柱沿肝内胆管走向分布,与肝内门静脉平行分布。③结石阻塞部位以上的胆管扩张,与伴行的门静脉分支形成“平行管征”。

2.2 肝内胆管结石常见并发症声像

①化脓性胆管炎:肝内胆汁淤积合并感染时,肝内可出现多个无回声脓肿声像。②胆汁性肝硬化:因长期结石梗阻所致,声像图表现肝体积缩小,实质回声增强,回声增粗,分布欠均匀,肝内管系显示不清,脾脏可增大。③肝胆管狭窄:因胆管慢性炎症,胆管壁增厚,胆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胆管局限性狭窄,声像图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节段性囊状或梭状扩张。④肝门旋转移位:由于某叶段胆管梗阻使该肝叶萎缩,临近肝叶则代偿性扩大,导致肝脏沿着下腔静脉向患侧旋转移位,肝门向右旋转移位较多见。其声像图表现:右肝小,左肝增大,胆囊向右外上方移位。

3 肝外胆管结石

本症多见于壮年和老年,多有长期反复发作的胆系感染等病史。典型发作症状是胆道间歇性梗阻和伴发胆道感染症状,如间歇发作的上腹痛、恶寒、发热、黄疸、恶心、呕吐。急性发作时则出现腹痛、高热、寒战及黄疸即夏科三联征。

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特点为:①肝外胆管有不同程度扩张,如结石完全嵌顿时,肝内胆管亦扩张。②胆管内可见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或强回声斑,后方伴声影,此为诊断结石的重要依据。③回声团与管壁界限清楚,有时因体位改变,结石位置可移动。④管壁增厚。⑤胆总管下段结石因位置较深,加之受十二指肠气体的干扰,显示较困难,可采取饮水600 mL后右侧卧位、仰卧位探头重压局部或改变体位,提高胆总管下段结石检出率。

4 临床分析

4.1 超声诊断结果和放射线诊断优缺点分析

100例胆道系统结石患者中,有61例经手术证实。超声59例符合,2例误诊,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7%。超声与放射线比较,超声显像不受肝功能不良、胆囊功能障碍、胆囊管阻塞等影响,并且对结石的位置、胆管是否扩张、胆道阻塞部位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皆优于放射线造影。

4.2 误诊原因分析

本文超声误诊中,有2例分别误诊为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症。

误诊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手术则为慢性胆囊炎。造成假阳性的原因是:胆囊颈部较弯曲,胆囊折叠突起,加上浑浊的胆汁中,胆汁较稠厚或胆囊内积脓,现成的脓栓声阻抗较大,形成强回声光点,加上其后方有肠腔气体形成的衰减,造成结石伴有声影的错觉。

误诊为胆囊炎症的患者,手术所见为胆囊颈部及胆总管下断泥沙样结石。造成假阴性的原因是胆囊颈部狭窄,解剖复杂,加上结石较小,超声声束相对较宽,聚焦深度、检查手法等不当,未能显示胆结石回声及声影。胆总管部位较深,管径较细,管壁增厚、粘连、结石较小,无明显的胆汁作比较,加之十二指肠气体的干扰,未能显示结石的声像。

4.3 减少超声误诊的方法

我们认为,减少超声误诊的方法应该多部位、多切面、多角度的反复检查,不但要注意是否有声影,还要注意声影的强弱程度及差别。声像图如有可疑,应嘱患者饮水后,过20 min后再进行探查。检查过程中还应嘱患者不断改变体位,必要时可适当加压探头,如果疑似结石及声影,还可适当减小仪器的“增益”条件,可使声像图更清晰,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B超是临床首选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B超对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较低[1]。所以,临床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其B超、CT等在内的辅助检查手段,准确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使患者早日得以康复。

[1] 郑兴学,魏洪斌,周平,等.超声漏诊胆囊结石21例手术体会[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8):510.

R575.6+2

A

1671-8194(2014)18-0379-02

猜你喜欢

声像胆总管胆道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校外教育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