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学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重要性

2014-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眼科依从性护理人员

罗 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一病区,湖南 长沙 410000)

心理护理学在眼科护理中的临床重要性

罗 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一病区,湖南 长沙 41000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眼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其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 100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后均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患者依从性好,无焦虑、抑郁等并发症发生,亦无1例护患纠纷,且在出院前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满意度达97%,满意度明显高于往年。结论 心理护理可大大提高眼科患者的依从性,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应被护理人员重视并应用。

心理护理;眼科护理;重要性

眼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患者因失去光明而失去获得更多的外界信息的渠道。眼科患者大多视力差,心理活动很丰富。患者因年龄、病情、性格、文化层次等方面的不同,心理状态也有所不同[1]。老年患者常因为视力下降或失明,担心生活不能自理,给亲人带来负担和麻烦,常表现为忧愁和焦虑的心理。年轻的患者则担心视力受损,外观难看,影响日常生活和婚姻等。患者多表现为烦躁、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因此,眼科患者的护理同其他科相比有一定的专科技术难度和特殊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轻重缓急,在给予及时处理和救治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细致的心理护理是眼科护理的关键,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更不是一般的说教[2]。笔者现结合2013年收治的眼科患者,从临床实践中谈谈对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1 一般资料

我院眼科一病区201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眼科患者,所有患者全部通过择期局麻手术进行治疗,其中网脱复位术47例,白内障摘除术23例,玻璃体切除术15例,巩膜外加压术9例,硅油取出术6例。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为12~73岁,平均年龄为(42.3± 17.4)岁。文化程度小学文化及以下占8%(8例),初中文化占43%(43例),高中文化占38%(38例),大学文化及以上占11%(11例)。

2 护理方法

2.1 患者的心理反应

眼科患者首先表现焦虑、恐惧、心情紧张。患者对手术的期望非常高,有着很大的希望。其次是眼病带给患者的痛苦,视物不清,生活的不便。另外术前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陌生的环境和即将开始的手术都将让患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紧张情绪。护士热情的接待患者,让患者有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做到患者与护士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要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所以术前的沟通尤为重要。使患者明白手术治疗的目的和效果,自觉的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大多数眼科手术都是局部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意识非常清楚,患者就会觉得手术过程会比较痛苦,我们告知患者在术中如何配合医师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下去,从而让他消除紧张、焦虑的状态,达到满意的效果[3]。

2.2 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的成功前提,护理人员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对待患者要同等对待,不能个别化,表达你对他的关心与尊重。而且不同的患者要用不同的语言,才会达到你不同的效果。患者术后回病房要及时做好术后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手术中的担心与紧张情绪,与医师进行沟通,使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的恢复[4]。

2.3 关心体贴患者

每天要与患者进行交流,用温和易懂的语气向患者详细的介绍疾病知识,消除患者对我们的抵触情绪,让患者保持最佳情绪。沟通中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术后避免重体力劳动,过度低头,弯腰,以防止出血,伤口裂开及出现意外情况等。根据不同的手术采用不同的手术体位,更利于术后的恢复,让患者感到你在关心他,帮助他。在宽松的人际关系中增强对你的信任感,为以后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能主动配合与协助。同时及时帮他摆脱疾病的困扰,增加患者对你的信任度。经临床验证,心理护理对眼科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

3 结 果

本组100例眼科手术患者,经心理护理后均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患者依从性好,无焦虑、抑郁等并发症发生,亦无1例护患纠纷。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康复出院。且在出院前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满意度达97%,满意度明显高于往年。

4 体 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日益为广大护理人员所关注和重视,不少医院开设了专门的心理门诊。同样在各临床科室拓宽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护理技能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临床中举足轻重。眼科手术大多是较精细手术,心理护理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眼科患者的依从性,在心理上给患者安慰、支持和疏导,调动其积极情绪,主动调节不良情绪,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解除心理负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良好的情绪状态与治疗效果同步发展,对恢复是有利的。其医护患三者得到非常大的融合与协助,也使患者对我们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6]。

因此,护士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医学和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要掌握并应用心理护理知识,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准确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眼病患者。

[1] 宁靖.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1):165,167.

[2] 肖芳.眼科病人心理护理应用探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4):182-183.

[3] 沈延泓,李宗美,张丽,等.心理护理在眼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z2):234.

[4] 吕姝.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J].航空航天医药,2007,18(4):251.

[5] 程兰钦.眼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217-218.

[6] 赵卜文.浅谈眼科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55-156.

R473.77

B

1671-8194(2014)18-0303-02

猜你喜欢

眼科依从性护理人员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