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侧丘脑梗死综合征18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4-01-25赵艳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中脑丘脑中线

赵艳丽

(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双侧丘脑梗死综合征18例临床特点分析

赵艳丽

(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 探讨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诊断及预后。方法 分析18例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病因、CT/MRI以及预后转归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文病例多数急性起病,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Korsakoff遗忘综合征,眼球运动障碍,预后差。其常见原因Percheron动脉病变引起。结论 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综合征是椎-基底动脉顶端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DSA检查对于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脑梗死;Percheron动脉

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综合征,又称双侧腹内侧丘脑综合征(BVTS)。是一种罕见的以意识障碍、睡眠节律改变、遗忘、淡漠及眼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基底动脉顶端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病因为丘脑动脉(Percheron动脉)狭窄和闭塞[1]。本文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2013年收治并确诊的18例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以及相关的治疗和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013年我院收治确诊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综合征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2~72岁,平均56.4岁。存在高血压病史7例,2型糖尿病史3例,吸烟9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病史2例,卵圆孔未闭2例。所有病例均作了头颅CT和MRI+DWI检查。自发病至住院时间为3 h~3 d。

1.2 分析方法

分析18例患者的疾病特征和表现,以及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情况,对疾病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2 结 果

2.1 临床特点:18例患者均为卒中样起病,多数安静状态下起病,5例为活动中起病。起病时大部分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中头晕伴记忆力下降1例,木僵状态1例,嗜睡9例,浅昏迷3例,中度昏迷1例,意识模糊2例,重度昏迷1例。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其中1例经治疗曾有一度意识状态好转,出现昏迷与清醒反复交替发作,维持7~8 d,病情进一步加重,昏迷程度比较严重,经过抢救病情加重导致死亡。16例存活患者治疗后苏醒,其中5例苏醒患者出现Korsakoff综合征,表现为顺行性遗忘和/或逆行性遗忘,并有虚构;失语症3例;丘脑性痴呆4例;眼震1例;眼球运动障碍5例;轻偏瘫4例;记忆力减退3例。

2.2 影像学检查:18例患者均于24 h内进行头颅CT/MRI+DWI检查,均未见丘脑梗死,于48 h内行头颅MRI+DWI,头颅MRI T1及T2加权像,均可见双侧丘脑旁正中蝶形长T1、长T2信号,磁共振弥散像(DWI)均可见双侧丘脑旁正中高信号。其中6例合并中脑长T1、长T2信号,DWI为高信号。6例行MRA检查,其中2例提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狭窄;2例行DSA检查,1例提示Percheron动脉远端闭塞。

2.3 患者治疗依据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原则,实施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消除斑块、提高脑血管循环和保护大脑功能等相关治疗。

2.4 预后情况:本组16例存活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Korsakoff顺逆行遗忘,4例患者出现丘脑性痴呆,5例患者出现眼球下视运动障碍,3例患者出现失语症。1例眼震,3例记忆力明显减退;2例死亡。

3 讨 论

3.1 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综合征(BVT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近年来报道其发病原因可能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震颤、血脂高、吸烟过度、血液动力学障碍等,但最多的病因是血管栓塞。

3.2 解剖生理丘脑主要由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发出的多支小血管供血,包括丘脑膝状体、丘脑穿通、丘脑结节以及后脉络等动脉。其中位于丘脑的穿支动脉存在解剖变异,中线旁双侧丘脑梗死与其解剖特点和变异有关。它主要负责丘脑中央髓核以及丘脑背内侧核群,并且其具有的变异性还能对中脑上部旁正中区域进行供应。因为丘脑旁正中区域同前额叶皮质、大脑运动区域前区以及边缘区域的多个功能具有相应联系,会影响到不同的脑部功能,一旦发生损伤,患者的情绪变化、记忆情况、语音表达、睡眠程度以及自我意识等都会出现严重改变。一般情况下,丘脑穿支动脉从大脑后动脉Pl段或基底动脉顶端各发出1支。有时2支丘脑穿支动脉先汇集成1条血管,并从基底动脉顶端发出,此血管被称为Percheron动脉,如果Percheron动脉变得狭窄或出现阻塞,就会使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发生梗死。

3.3 临床特点:患者出现双侧丘脑旁正中区梗死的主要特点是:①患者突然发病,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多见,呈昏迷或嗜睡。一般维持数小时或数天,随着病情好转,意识逐渐减轻,患者出现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遗忘性虚构综合征,记忆力具有严重障碍,患者会出现顺逆性遗忘,在回答问题时具有虚构性,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呆滞,缺乏主动性。患者意识程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对丘脑板内核造成影响,由于板内核是中脑网状系统的延伸,而病因就是网状系统刺激中断。患者出现Korsakoff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丘脑内侧背正中核同中脑顶盖之间的传导出现阻碍,其他原因也包括丘脑背内核同脑室旁导水管灰质发生损伤或丘脑束损伤。②脑神经损害:是本病的另一主要特点,为眼球运动障碍,表现垂直凝视麻痹,尤其是上或下视麻痹伴会聚障碍,原因可能是疾病影响到了红核前区以及内侧纵束的间质核,或丘脑同中脑结合部位出现双侧病变。③如果影响到了丘脑的投射纤维会出现丘脑性失语症以及皮质下痴呆症状。④采用CT对头颅进行检查能够找到双侧丘脑内侧的病灶。DSA检查对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经治疗后,患者的部分记忆功能、认知功能、眼球活动和语言能力可能会出现障碍,但不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活动,但是双侧丘脑旁正中区梗死的预后较差。但也有报道在急性期予以溶栓治疗,患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可以得到显著改善[2]。

[1] 李辉华.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探讨[J].临床荟萃,2010,25(8):1417.

[2] 倪俊.伴有一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Percheron动脉梗死二例临床与影像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1):27-31.

R743.3

B

1671-8194(2014)18-0139-01

猜你喜欢

中脑丘脑中线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枸橼酸铁铵和铁蛋白对原代培养腹侧中脑神经元VMAT-2和DAT表达影响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成年人中脑硬度的定量评估研究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脑黑质TH、GDNF、Ptx3表达的影响
课本内外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麻醉过程中脑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