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思想家养生思想评述

2014-01-25高凤清周苏娅常存库

中医药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道教血气老子

高凤清,周苏娅,常存库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养生一词,最先见于道家经典《庄子》,涵保养、持护生命之意。在先哲们的理论宝库中,有关养生益寿的内容随处可见,并成为影响养生保健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

1 老子道法自然,通玄达妙的养生观

先秦时期,老子是深谙养生之道的大师,他的养生思想充盈着古代的哲学思维。老子在道统世间万物的整体观的基础上,认为整个世界不可分割,并体现人与自然的美妙和谐。《老子》第六十二章指出:“道者,万物之奥”,“道”是天地万物的奥妙,也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万物莫不有道,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几乎无所不用。知“道”,方知修养之道也。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都是顺应自然,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的方法,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中医养生正是遵循这样的自然之“道”。正如《黄帝内经》所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之。”既然世间万事万物都产生于“道”,遵循“道”的规律而运动变化,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亦是如此。所以,正常的养生过程就要遵循其自然性的过程。人只有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选择正确的养生方法。

老子的天道观和人道观概括为:天道自然,人道无为。这也是老子养生的两个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无为而为和恬淡虚无。“无为”并非什么也不做;“虚无”也并非什么也没有。这个“无”是内涵大“有”的“无”;这个“虚”是可感知不能视知的“虚”。无为是道之自然的必然反映,在老子看来,无为,事物则能按照自身规律顺利发展,因为要使事物处于自然状态,就不能对它横加干涉,让事物正常发展。这也是养生问题时所应坚持的原则。所以只有在无为的自然状况下,人才能健康的生活。从无为进一步深入,就到了另一个境界:恬淡虚无。恬淡虚无,就是恢复人道之自然的状态。无为而为和恬淡虚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如何保持健康的心境呢,由于人之有为皆因欲念而起,所以这就要虚其心,静其神。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恬淡虚无,与大自然相融,抱朴守真,追求生命的价值是老子养生观的重要原则。而如何做到人道自然呢,在老子看来,少私寡欲是其秘诀。他一再强调要外表单纯,内心淳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不要和别人争夺,以免造成精神紧张,危害身体。正如《老子》二十章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他告诫人们要像婴孩一样简单快乐,就能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保持童心童趣,热爱生活,简单朴素,是养生的秘诀。这就是老子保精得道养生的实践体会。老子最终得出了顺其自然、少私寡欲是利于身心正常的结论。

2 孔子仁德爱人,惜身惜福的养生原则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历尽坎坷,可他却能寿得“古稀”,这与他具备的独特的养生思想是分不开的。孔子的思想渊源丰博,其核心是“仁”,“仁”就是博爱,是一种珍惜生命,爱人爱己之爱,他的“仁德爱人”,浸透着养生的理念。他著名的命题叫“仁者寿”(《论语·雍也》),仁与寿是在辩证统一中考量养生问题,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具有理论形态的养生学命题。他主张对内追求身心内外和谐,对外讲求平等待人。孔子注重道德、精神和心理修养。如何做到对外讲求平等待人呢?就是要重人事,重伦理,孔子主张“孝为德之本”,把“仁爱”与“孝”联系在一起使得“仁爱”有了更加广泛扎实的社会基础。“仁爱”与养生有何关系?《论语·学而篇》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并提出:“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种道德修养与长寿关系密切,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共享天伦之乐而健康长寿的思想与医学上的养生方法异曲同工。他仁慈、谦己的品德修养,为后世养生家所强调的养生必先养德和儒医养生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唐代孙思邈医德高尚,“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姘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因而寿得百年有一”。又如《中庸》所说“大德必得其寿。不可贪图蝇头小利,也不逃避应当承担的损失”,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仁德爱人”,内心自然就会平静淡泊,无忧无虑,这对身心健康无疑是颇有稗益的,这也是他长寿养生的秘诀之一。

在《礼记·礼运》中记载了孔子“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朴素养生思想。如何能无欲无求,不贪求利、淡泊名利,心平气和,无忧无虑,达到身心内外的和谐呢?《论语·季氏篇》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认为少年时期,血气未宁定,应当戒在好色上;壮年时期,血气正刚强,精力充沛,应当戒好斗上;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衰退,应当戒在好贪求得上。戒色、戒斗、戒利的思想正是今天养生保健准则。从戒色、戒斗、戒利到戒烟、戒酒,戒去的是蚀身污心之毒,换来的是六腑无恙和心脑清明,这是孔子养生思想中的大智慧。他提出的戒色、戒斗、戒利的思想,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是以志闲而少欲,皆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的养生观点是一致的。

3 道教身心兼顾,返朴自然的养生智慧

老子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后来被道家所吸收。道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提倡做超凡脱俗的“神仙”,其养生思想是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奉老子为祖师,以《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独特的养生思想和方法与道教产生与发展同步。道教主张形神合一,清静无为,既形体与精神相结合。形是人体,神是人的精神活动,神不能脱离形而存在。道教的重要经典的《太平经》就曾指出:“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常合则吉,去则凶。”就是认为形神“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晋代道教养生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说:“形须神而立焉”,“形者神之宅也”,“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进一步阐述了形神相依的观点。

所以,在修炼过程中,道教追求重视精神的修养,也不可忽视形体的锻炼,两者要有机结合。由此形体锻炼成为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庄子·刻意》中就有“导引之士,养形之人”、“熊经鸟申”等的记载。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也有“熊经鸟伸,亮游猿攫,鹅视虎顾”等阐述。形体修炼以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制的“五禽戏”流传最广。“五禽戏”模仿老虎的英武,鹿的舒畅,熊的刚毅,猿的灵巧,鸟的展翅。经常练习“五禽戏”,就能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由此,从古至今,形体锻炼在我国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道教养生方法还强调人的心灵与自然之道的内在相通,道教认为人、社会、自然其本质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相应。根据这一养生理沦,道教的养生方法大多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人不能违背天地之道。如《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就规定说:“不得焚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笼罩鸟兽”、“不得热水泼地致伤虫蚁”等等。这种重视自然生态才能对人进行养生的戒律的“大养生”意识,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来说无疑也是值得借鉴的。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著作中,将道教的炼养与医家智慧相结合,提出了诸多适用的养生方法,其中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以及放松入静的具体方法也已被现代心理学所吸收,为我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道教强调以生为乐,最高信仰是享其天年,长生不死。首部道教典籍《无始无量度人上妙经》和早期经典《太平经》都崇尚仙道贵生。《太平经》指出:“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道教对当世生命的重视,同其他宗教的生命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佛教认为生死轮回,身体和灵魂分离,而躯体只不过是灵魂的栖息地,不值得珍重。道教则竭力主张精神与肉体是有机的统一体,强调要“乐生、重生、贵生”。

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与实践,是华夏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珍珠,先贤们那种敬天悯人的胸怀及探究自然规律,追求人内外和谐的执着与聪慧,深刻影响着后世的养生保健思想。我们从老子的“恬淡虚无”,孔子的“仁德爱人”,道家“形神合一”之说中,感受到了先哲思想体系中的养生意识;从《黄帝内经》等古典医学理论中体会到了对古典养生哲理的实践和运用。

猜你喜欢

道教血气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
西夏道教补议
道家道教研究
智者老子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