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滋养叶疾病的诊断
2014-01-25吴立芬
吴立芬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电诊科,113300)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滋养叶疾病的诊断
吴立芬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电诊科,113300)
目的 探讨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滋养叶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6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滋养叶疾病的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经病理检查证实15例为滋养叶疾病,其中葡萄胎10例、侵蚀性葡萄胎3例、绒毛膜细胞癌2例,1例误诊为过期流产。 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滋养叶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滋养叶疾病;诊断
滋养叶疾病是一组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疾病,目前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细胞癌三种,其中葡萄胎属良性病变,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细胞癌属恶性病变[1]。可危害育龄妇女的健康甚至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8月于我院就诊并经病理诊断诊为滋养叶疾病16例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探讨其在滋养叶疾病方面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2011年8月,我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滋养叶疾病16例,年龄20~42岁,平均36.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子宫增大变软,血β-HCG异常增高。半年内有流产及足月产者14例。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GE730彩色超声仪,阴道凸阵探头频率4~9 MHz。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二维扫查宫腔、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双侧附件区及阴道壁情况。彩色多普勒观察子宫内膜、肌层及宫旁血流情况。
2 结果
经病理证实,16例患者中葡萄胎10例、侵蚀性葡萄胎3例、绒毛膜细胞癌2例,1例误诊为过期流产。
2.1 良性葡萄胎二维图像表现 子宫增大,宫腔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呈蜂窝状,或多个小图形无回声区,宫腔内异常回声与子宫肌壁回声界限分明。彩色多普勒显示子宫肌层内的血流信号较丰富,宫腔内蜂窝状无回声区无血流信号或仅可显示少许短条状血流信号。10例患者中合并单侧黄素囊肿2例、双侧黄素囊肿6例。
2.2 恶性滋养叶疾病二维图像表现 早期子宫轻度或明显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可出现不均匀增粗或不规则略高回声团,边缘清晰,欠规整。晚期子宫明显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略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浸润灶之间无明显界限,严重时可使子宫失去正常轮廓。彩色多普勒显示子宫肌层内有丰富血流信号,频谱为低阻血流。5例患者中合并单侧黄素囊肿1例、双侧黄素囊肿3例。
2.3 误诊病例二维图像表现 宫腔内回声杂乱,并且可见不规则液性回声,后经病理检查诊为过期流产。
3 讨论
葡萄胎是胎盘滋养叶细胞异常增生和绒毛间质水肿所致的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即为侵蚀性葡萄胎。10%~20%的葡萄胎有可能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2]。绒毛膜细胞癌是滋养叶细胞高度增生的恶性肿瘤,因其病情凶险,侵蚀性极强,同时是可能治愈的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经阴道多普勒超声通过二维声像观察子宫肌壁及宫旁浸润有无黄素囊肿,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具有操作简便,可多次重复检查,且无创伤,可作为诊断滋养叶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之一,是其他影像学不能代替的,但终属于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疾病仍需要对血β-HCG监测,最终由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诊。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
[2] 翟瑞华.彩超诊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1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2):160.
1672-7185(2014)02-0036-01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2.016
2013-10-14)
R7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