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诊治新进展

2014-01-25曲艳丽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瓣膜病主动脉瓣瓣膜

曲艳丽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125100)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诊治新进展

曲艳丽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125100)

文章综述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诊断和治疗进展。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诊断;治疗

随着风湿热的有效控制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锐减,而钙化性瓣膜病骤增,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 CAVD)包括主动脉瓣钙化(aortic valve calcification, AVC)和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lcific aortic stenosis, CAS)两种类型,已成为目前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病因。在西方,>65岁人群中,AVC及CAS的患病率分别为21%~29%和2%~9%;>85岁人群中,AVC及CAS的患病率可分别达48%和4%[1-2]。仅在美国,每年约有95 000人行瓣膜置换术,另有超过25 000人死于主动脉瓣疾病[3],我国尚未有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本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CAVD平均病程约8年,一旦出现症状,若不行换瓣,平均预后仅2年,5年生存率不到20%。CAVD的病因、诊断、治疗及转归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将对此作以综述。

1 定义及诊断

CAVD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但由于心脏超声简便,准确性高,通常用其即可确诊。根据2006年美国瓣膜病指南,心脏超声示瓣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回声增强且瓣膜增厚(≥1 mm),瓣叶活动不受限制,瓣口面积≥3 cm2,跨瓣血流速率<2.5 m/s,为AVC;跨瓣血流速率>2.5 m/s,瓣口面积<3 cm2,为CAS。也可通过普通X线片发现,但敏感性较差,而多排CT特别是电子束CT(EBCT)也能检测AVC,并能对钙化进行定量积分分析。

2 发病机制

CAVD的病理特征主要是瓣叶的局限性钙化和广泛纤维性增厚。传统观念认为,CAVD是“退行性”改变,是机体老化的一种体现,是退行性钙磷沉积不可修复的过程,其瓣膜的破坏是机械性磨损所致。最近研究发现,CAVD发病机制归纳为,早期AVC阶段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相似,其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发病机制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凋亡及脂质沉积(类似于动脉粥样硬化)。AVC逐渐进展成CAS,CAS会逐渐进展,使得瓣膜面积逐渐变小,主动脉瓣压差逐渐增加[4]。进展机制包括骨桥蛋白、骨钙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增加,这些因子介导了组织的钙化及瓣膜中软骨或骨组织的形成;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生长因子β、补体系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及瓣膜纤维性增生;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产生了表型转化;微血管的新生及血管生长因子在钙化的瓣膜中大量表达,为软骨内成骨创造了条件等等,提示本病和异常骨化有关。

3 临床表现

AVC本身通常并不引起症状,体检时可在主

动脉瓣区听到轻度的收缩期杂音,通常在行常规心脏超声检查或心脏CT时发现。CAS的症状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狭窄类似。轻中度CAS症状轻微。严重的CAS可导致晕厥、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典型的体征为收缩期粗糙的喷射性杂音,以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最明显,多伴细小震颤,可向颈部、胸骨缘和心尖区传导。CAS的预后与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有关,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极差。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出现心绞痛若不换瓣,中期生存率为5年,出现晕厥中期生存率是3年,出现呼吸困难中期生存率是2年。对于无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大部分5年内会出现症状,年猝死率为1%[5]。因此,新近研究也支持对无症状的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换瓣手术。

4 预防及治疗进展

本病的预防应积极治疗易患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及代谢综合征,定期随访心脏彩超,及时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

4.1 药物治疗。

4.1.1 他汀类药物 粥样硬化是CAVD的发病始发机制,对于CAV阶段,他汀类药物有延缓病变进展作用,一些动物实验已证实此猜想,但晚期CAS阶段病变与骨形成类似,即钙化为主要特点,Skolnick等[6]报道,抗骨质疏松药物可延缓CAS的进展。

4.1.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 一些研究探讨ACEI/ARB对CAVD的治疗作用,目前绝大多数的观点认为,ACEI不能延缓CAVD的病程进展,其获益可能更多的是来源于改善心室肥厚和心肌重构[7]。

4.1.3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 在瓣膜钙化性病变时,炎症介导的MMP过度表达,有关MMP抑制剂的短期治疗研究正在进行中。

4.1.4 内科综合治疗 出现心绞痛时可谨慎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注意血压及灌注。出现心衰可使用地高辛、利尿剂和ACEI/ARB,但避免引起低血压、晕厥,避免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负性肌力药;维持窦性心律很重要,出现心律失常时如房颤时,控制心率和抗凝治疗。

4.2 手术治疗 外科换瓣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4.3 介入治疗 包括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BAV)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近年来TAVI在国外大型研究结果显示成功率很高(93.3%~98.4%)[8]。我国近几年葛均波教授完成国内首例TAVI,开创了TAVI先河。

总之,CAVD已成为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因,是临床医师应当高度关注的疾病,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许多相似的病理过程,但二者并不相同,越来越多的病因及药物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TAVI的普及会给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1] Otto CM, Lind BK, Kitzman DW, et al. Association of aortic valve sclerosis with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the elderly[J]. N Engl J Med, 1999, 341: 142-147.

[2] Stewart BF, Siscovick D, Lind BK, et al. Cli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alciffic aortic valve diseas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 J Am Coll Cardiol, 1997, 29: 630-634.

[3] Thom T, Haase N, Rosamond W, et al. Heart diseas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06 update: a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 Circulation 2006, 113(6): e85-151.

[4] Otto CM. Calcific aortic stenosis- time to look more closely at the valve[J]. N Engl J Med, 2008, 359: 1395-1398.

[5] Pellikka PA, Sarano ME, Nishimura RA, et al. Outcome of 622 adults with asymptomatic,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aortic stenosis during prolonged follow-up[J]. Circulation, 2005, 111: 3290-3295.

[6] Skolnick AH, Osranek M, Formica P, et al. Osteoporosis treatment and progression of aortic stenosis[J]. Am J Cardiol, 2009, 104: 122-124.

[7] Rosenhek R, Rader F, Loho N, et al. Stat-ins but not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delay progression of aortic stenosis[J]. Circulation, 2004, 110: 1291-1295.

[8] 潘文志,葛均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最新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2):30-34.

1672-7185(2014)02-0020-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2.010

2013-11-04)

R54

A

猜你喜欢

瓣膜病主动脉瓣瓣膜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对比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与退行性三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及临床特点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12例二叶式主动脉瓣超声心动图的回顾性分析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