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思路和用药
2014-01-25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2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 065001
浅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思路和用药
翟明芳1樊延宏2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2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 065001
介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经验。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因风寒湿邪痹着日久,邪气壅塞,气血凝滞,脉络不通。临证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舒筋解痉为原则,辨证选用桂枝加葛根汤与补阳还五汤化裁。并附验案一则。
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痹症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多由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反射性疼痛、麻木、无力、活动功能不便等。西医治疗主要是颈椎牵引、手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症治疗,多注重于对症状的缓解,风险和副作用大,疗效难尽如人意。中医药作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方法,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秦良副主任医师从医三十余年,通过对祖国传统中医研究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断治疗各种顽症及慢性病,尤其是在骨病方面对颈椎病、腰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的中医辨证施治有深刻体会。现对其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1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痹症的范畴,以先天不足或正气亏耗,风寒湿邪痹着日久为主要病因[1]。《素问·痹论篇》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2]。”邪气壅塞,气血凝滞,脉络不通为病机关键,《素问·痹论》记载“痹在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3]。”《素问·逆调论》“营气虚则不仁,正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4]。”
秦良老师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气血不足为其本,经络闭阻为其标,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舒筋解痉为原则,严格遵循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在深究《伤寒论》与《医林改错》简方效药运用之妙的基础上,辨证选用桂枝加葛根汤与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该方以葛根、桂枝为君药。桂枝加葛根汤见于《伤寒论》的“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伤寒来苏集》中“项背强几几者,阻经遂而津液无以上输。葛根味甘气凉,能起阴气生津液,滋筋脉而舒其牵引。”桂枝配伍葛根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升散发表,解肌祛风,二是舒筋通络,解经脉气血凝滞,三是升津液上达,以缓解经脉之拘挛。黄芪,当归,川芎,地龙为臣药,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所以元气不足则邪气中之,然气虚又致血瘀,故本方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当归有养血,活血之功,因而有化瘀不伤血之妙。二药相伍,以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为原则,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之功。川芎协同当归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5]。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经,有活血止血定痛之效为佐药,其功效与配伍有关,如配伍活血药则活血之功强,如配伍止血药则止血之力猛。清《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不瘀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既可使气血亏虚得以补,经脉拘挛得以缓,又可使血瘀络阻得以通,还有缓解疼痛之功。当然,不同患者气血亏虚,脉络瘀阻,经筋拘挛程度有轻重之临床差异,病程亦有长短之分,需临证时灵活变通。秦老师常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进行方药的加减运用。若肝肾亏虚者,加牛膝,杜仲以补益肝肾;若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土鳖虫以破瘀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散寒。
2 典型病例
陈某,女,53岁,门诊治疗,从事某单位会计工作,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项部酸痛不适,伴头晕,近2个月左手出现食指、小指麻木,且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无恶心呕吐、眼花耳鸣,一般情况良好,精神可,胃纳正常,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体格检查:颈部活动基本正常,C4-7棘突两侧压痛,压顶试验,上肢后伸试验,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左侧皆出现放射性麻木、疼痛,呈阳性,前屈旋颈试验无异常感觉,呈阴性。X摄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4-6间隙略窄。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断:痹症(正气不足,气血失和)治法:益气养血,扶正养阴治以桂枝加葛根汤与补阳还五汤加减,具体处方为:葛根15g,桂枝6g,黄芪30g,当归20g,川芎10g,地龙7g,三七5g(冲服),夜交藤15g,莲子5枚。七剂,日一剂,每日两次,水煎服。一周后复诊,颈项部酸痛明显缓解,小指麻木及头晕感消失,睡眠改善。效不更方,将原方中地龙减量为5g,三七粉减为3g(冲服),去莲子。后经随访,患者颈项部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平日无颈部酸痛,未再就医。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2-373.
[2]马烈光,张新渝.黄帝·内经素问[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377.
[3]马烈光,张新渝.黄帝·内经素问[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371.
[4]马烈光,张新渝.黄帝·内经素问[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300.
[5]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40.
翟明芳,陕西中医学院2013届在读研究生。Email:15333284066@163.com。
R274
A
1007-8517(2014)11-0164-01
201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