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外用治疗痱子57例
2014-01-24冯仲贤
冯仲贤
(福建省军区福州第四干休所卫生所,福州 350025)
痱子又名粟粒疹,常见于婴幼儿及小儿,也可见于成年人,多发于夏季,轻者数日即愈,严重病例可继发感染。笔者2000年7月~2013年9月采用黄连素外用治疗痱子5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对象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57例,男28例,女29例;年龄8月~75岁。乙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6月~78岁。两组疗程均为5d。
治疗方法
甲组用黄连素10片(0.1g/片),溶于少量温开水中,对小儿及成年者洗浴后直接用棉签将黄连素液涂于患处,忌用热水和肥皂洗烫。婴幼儿可将上述黄连素液倒入2 000ml温开水中混匀,给患儿洗浴,每日早晚各1次。乙组用花露水加适量温水洗浴后扑痱子粉,每日使用4次。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甲组一般在治疗后第2天皮疹开始减轻、消退,3d治愈率(痱子消失)80.7%(46例),1个疗程治愈率87.7%(50例),总有效率100%。乙组皮疹一般在治疗4~5d后开始减轻、消退,3d治愈率32.6%(15例),1个疗程治愈率69.6%(32例),总有效率95.7%。两组结果显示:甲组起效时间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乙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
痱子普通认为是因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或汗液蒸发不畅,小汗腺导管和开口闭塞,导致汗液潴留形成[1]。Holzle等实验研究发现,痱子的发生和出汗过多无关,而是皮肤上的微球菌大量繁殖所致。Mowad等在实验中发现,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胞外多糖物质阻塞了汗液的排出,导致汗液不能正常分泌。汗孔的闭塞与皮肤表面菌丛特别是球菌丛感染有关。
痱子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明显有效的全身或局部外用药品,传统的治疗是洗浴后扑痱子粉等,起到祛痱、止痒作用,虽可减轻症状或治愈,但疗程较长。黄连素又名小檗碱,是从黄连或黄柏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已能够人工合成,其性苦寒,有清热解毒之效。研究表明[2],黄连素抗菌谱广,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制作用,其中对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零乱弧菌、志贺菌属、伤寒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笔者用黄连素外用治疗痱子之所以取得满意效果,其原因可能是黄连素抑制了汗孔上的细菌繁殖,使汗孔保持通畅,汗液顺利向外排泄,从而使皮疹迅速消退。
[1]林元珠.现代儿童皮肤病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391-392.
[2]陈吉生.新编临床药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