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观察

2014-01-24郜玉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螺旋CT临床价值

郜玉忠

(山东省定陶县人民医院CT室,274100)

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观察

郜玉忠

(山东省定陶县人民医院CT室,274100)

【摘要】目的对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小肾细胞癌患者23例,对其在术前展开螺旋CT扫描,并将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患者经CT扫描确诊21例,诊断符合率为91.30%;CT平扫发现部分患者小肾癌内存在明显略低密度区,并有点状钙化征;经CT增强扫描发现大多数患者的动脉期存在显著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并有少数患者可观察到假包膜。手术病理证实23例患者中有20例为透明细胞癌,其余3例为颗粒细胞癌。结论经螺旋CT扫描对小肾细胞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存在典型CT征象,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指导,值得关注。

【关键词】小肾细胞癌;螺旋CT;增强扫描;影像特征;临床价值

小肾细胞癌为泌尿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研究发现,其发病可能与近端肾小管内皮细胞有关,其中以透明细胞癌的发生率最为显著。目前将肿瘤直径不足3 cm者视为小肾细胞癌,临床诊断多以影像学技术为主[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小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小肾细胞癌患者在术前展开了CT扫描,并将扫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小肾细胞癌患者,抽取其中的23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14例,女9例,年龄28~78岁,平均(57.2± 13.2)岁,本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经B超体检证实肾肿块的存在,有4例患者存在腰痛症状,有2例患者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肾细胞癌,符合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研究对象在术前展开螺旋CT扫描,并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总结CT影像特征。

1.2.2 检查方法

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多层螺旋CT诊断仪,在扫描前嘱咐患者禁食8 h以上,并要求患者口服浓度为3%的泛影葡胺,保证其胃肠道充满。在扫描过程中首先展开腹部CT平扫,而后行多期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选用优维显,经肘静脉团注,速率为2.8 mL/s,扫描层厚为5 mm,皮质期控制为30 s,实质期则控制在70 s,肾盂其控制在4 min,在扫描过程中应保证患者呼吸平静[2]。

2 结 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本组23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肾细胞癌,其中包括透明细胞癌20例(86.96%),其余3例(13.04%)为颗粒细胞癌。

2.2 CT诊断结果

本组23例患者经CT扫描确诊为小肾细胞癌者21例,诊断符合率为91.30%。患者CT影像特征为:23例患者中,右侧肾病变者12例,左侧肾病变者11例,肿瘤直径在1.0~3.0 cm之间,平均(1.4±0.3)cm。其中有2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轮廓突出,有3例患者侧位于肾实质内。经平扫发现,有1例患者肾实质同小肾癌密度一致,有21例患者肾癌密度较肾实质低,1例平扫发现肾癌密度高于肾实质。本组23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小肾癌内存在明显略低密度区,3例存在点状钙化征;经CT增强扫描发现有20例患者的动脉期存在显著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经对比发现,部分患者强化程度与肾皮质一致,而有个别患者的强化程度低于肾皮质,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缘,并有3例患者可观察到假包膜。

3 讨 论

临床研究证实,小肾细胞癌多在肾脏发生,一般不会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 病灶相对较小,肾脏轮廓未发生明显改变,此时采取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改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3]。近几年螺旋CT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扫描速度快且可进行薄层板重建,因此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减少了漏诊现象的发生[4]。本次研究中对小肾细胞癌患者经CT扫描,结果发现,平扫可判断出小肾细胞癌病灶密度较肾实质低,小肾癌内存在略低密度区,部分存在点状钙化,经增强扫描可对强化程度进行观察,经对比发现,大多数患者强化程度与肾皮质一致,仅有个别患者的强化程度略低于肾皮质,并有部分患者能够观察到假包膜的存在,此征象为小肾细胞癌的典型特征,对于临床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采取螺旋CT技术对小肾细胞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所得影像存在一定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又加之CT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且可进行薄层板重建等优势,使得小肾细胞癌的诊断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并合理推广,为临床早期治疗和改善疗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贾喆,刘丽君,毛卫霞,等.肾细胞癌与肾平滑肌瘤的CT鉴别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2(14):143-144.

[2] 缪建林,吴继东,许建国,等.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3(4):52-53,74.

[3] 许辉.多排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22(9):456-457.

[4] 胡利荣,庞伟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2,12(6):421-423.

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141-01

猜你喜欢

螺旋CT临床价值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螺旋CT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腹腔镜手术诊疗消化道穿孔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