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颈痛穴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落枕46例

2014-01-24陈颖王豫闽吕娟朱志文王月婷张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刺络头颈肩部

陈颖 王豫闽 吕娟 朱志文 王月婷 张然

落枕又称“失枕”,多由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 躺卧姿势不当,或因肩部暴露, 颈部感受风寒,也有少数患者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致使颈部僵直伴颈背疼痛,扭转受限的一种疼痛综合征。作者在临床中通过针刺颈痛穴结合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落枕,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46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18~63岁,病程1 d~2周, 患病在右侧19例,左侧23例,中间4例。主要表现为颈部僵直疼痛,活动受限,在患侧颈部的肌肉一块或几块肌肉上均有明显压痛, 以胸锁乳突肌最为多见, 其次见于颈斜方肌、头夹肌。经X线检查未见异常。

1.2治疗方法

1.2.1取颈痛穴[1](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4掌骨与第5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处)。患者坐位,嘱患者微握拳,常规消毒后,用28号3寸毫针快速刺入,向前平刺使针尖沿皮下进针约1.5寸左右时,提插针刺或施滞针手法,使局部有酸、麻、胀的针感,向上传导至肘关节为最佳,边行针,边嘱患者缓慢转动颈部。一般病患左侧针刺右侧颈痛穴,病患在右侧针刺左手颈痛穴。病患在两侧则刺双手穴位。留针5 min。1次/d,7 d为一个疗程。一般在3 s内,颈部僵直疼痛即有所缓解,活动受限侧旋转颈部,旋转幅度明显增大。

1.2.2针刺后,在肌肉明显痛点处,常规消毒,用一次性放血针点刺放血,拔罐10 min。1次/d,7 d为一个疗程。

1.3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相关标准评定。临床治愈: 头颈肩部活动自如, 无疼痛酸胀感, 功能恢复正常。有效: 头颈肩部活动及疼痛酸胀感明显好转, 头颈肩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或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临床治愈44例, 有效2例, 总有效率100%。其中针刺颈痛穴3 s即有症状改善的有42例患者,占91.3%,1次治愈的有18例患者,占42.9%,2次治愈的24例占52.2%。

3 讨论

落枕,《伤科汇纂》载“有因挫闪及失枕而项强痛着”,20岁以后成人发病较多,冬春两季多发。多因睡眠时枕头过高或过低或过硬,或睡眠姿势不良,头颈过度偏转,均可使局部肌肉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发生静力性损伤。颈背部受风寒侵袭也是常见因素,如严冬受寒,盛夏贪凉,风寒外邪使颈背部某些肌肉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僵凝疼痛,功能障碍[3]。平衡针法是王文远教授潜心研究发明的“一病一穴”快速治疗的现代针灸学。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针刺来激发,调整和完善患者的平衡调控系统,对其出现的病理状态进行自我干预,在大脑高级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自我修复过程。针刺颈痛穴可使肌肉痉挛迅速缓解,经络通畅,较快调节平衡失稳,达到舒筋活络、消炎止痛目的[4]。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放血可以激发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急系统,使机体痛阈提高,免疫功能加强,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释放大量的镇痛介质参与镇痛效应,由内源性的镇痛物质代替外源性的镇痛物质[1]。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有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对改善各种气滞血瘀、经络瘀滞、疼痛等病证作用明显,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局部血液循环状态随之改善。

同时应用两种方法,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上实现活血化瘀、祛邪止痛的作用,见效快,操作简便,疗效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1] 王文远.王文远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腹腿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3] 岑泽波.中医伤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91.

[4] 华云辉,雷跃.平衡针法治疗急性落枕157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5,2l(9):43-45.

猜你喜欢

刺络头颈肩部
Información económica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关于《头颈肿瘤防治专栏》的征稿通知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