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7例低钾血症临床分析

2014-01-24吴怀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肌麻痹补钾低钾血症

吴怀柱

低钾血症是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造成呼吸肌麻痹、恶性心律失常等危重的临床情况。在心脏病患者中,利尿剂的使用,疾病本身原因,极易并发低钾血症。AHA对心脏病患者血钾水平的指导性意见中指出:心脏病血钾水平不应低于4.5 mmol/L。湖北省麻城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04~2009年五年时间共收治 127例严重低钾血症患者,总结认为大剂量静脉补钾是抢救低钾血症的必须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7例,男性58例,女性69例,男女之比为 1 ∶ 1.19。年龄(36±18)岁。低钾原因:腹泻呕吐疾患33例占26.0%、药源性低钾21例占16.4%、饮食原因15例占11.7%、甲状腺功能亢进14例占11.0%、肾上腺疾患10例占7.80%、肾小球疾患8例占6.20%、周期性麻痹7例占5.50%、肾小管性酸中毒7例占5.50%、其它因素5例占3.90。临床表现:肌无力或麻痹110例、腹胀67例、呼吸困难32例。心慌胸闷30例、心律失常63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2例。其它表现16例。入院行血钾检查所有病例平均血钾水平在3.0 mmol/L以下,在2.0 mmol/L以下的病例有43例占33.9%。

1.2治疗方法 对于钾离子水平<2.0 mmol/L以下者,常规10%氯化钾溶液50 ml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中以100 ml/h的速度快速补钾,每天总量控制在20 g以下。并常规心电监护,按上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 讨论

低钾血症是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严重导致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目前对补钾治疗的方法有许多争议和限制。长期以来,临床上治疗通常使用氯化钾以0.5~1.0 g/h为宜即以3.0 g/L氯化钾溶液行静脉滴注时,成人不宜超过60滴/min,儿童不超过10~12滴/min。患者有心律紊乱及呼吸肌麻痹时,可以行快速静脉滴注,严禁用氯化钾溶液直接静脉推注。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对患者的血清钾浓度或红细胞内的钾浓度进行及时监测,并根据实时血清钾浓度或红细胞内钾浓度计算补钾总量。根据流体力学的理论从周围静脉中补入的钾离子经过多级血管的稀释及红细胞的主动摄取,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补入的钾离子会立即以数十倍的速度被稀释[1]。为此有学者提出,对于危及生命的重症低血钾患者,必须打破常规,应快速补钾以15~40 mmol/h的速度214~447 mmol/L的浓度,取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滴注应用输液泵,以获得抢救成功[2,3]。通过127例低钾血症患者静脉补钾的观察发现常规补钾与大剂量静脉补钾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上看并无明显差别,对危重低钾血症患者静脉补钾提出诸多限制是不恰当的。限制性补钾既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认为补钾治疗没 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特定的患者需要个体化方案,对补钾的许多框架和限制是相对的,在抢救重度低钾血症患者时过于保守可能并不恰当。大剂量补钾选择中心静脉是安全的,而且无外周静脉补钾时引发疼痛等不适,无诱发静脉炎之虞,可作为首选。如选择外周静脉可以葡萄糖作为溶剂,并在补钾溶剂中加入镁剂可减轻疼痛及增加补钾的安全性。

在临床中作者还发现补钾初期最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而最先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室速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常见。由于细胞内外钾离子梯度发生变化,使可兴奋细胞进入超常期,易产生异位节律形成折返所致。低钾血症患者一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终止的方法是电复律,所以在纠正低钾血症时一定要进行心电监护并备有除颤设备。

[1] 杨在春,李庆棣.新编临床医学数据手册.北京:金盾出版 社,1993:325.

[2] 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写组.实用内科学.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499.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61.

猜你喜欢

肌麻痹补钾低钾血症
不同补钾方法对低钾血症家兔救治效果的观察
补钾过多、过快,谨防高钾血症
血钾不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病因的研究进展
静脉补钾300例的合理性分析
神经科疾病与眼外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以眼肌麻痹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临床特点研究
为何会发生低血钾
9例原发性肾小管酸中毒临床分析
青光眼治疗中以便秘为首发低钾血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