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甲状腺疾病的B超临床诊断研究
2014-01-24刘满义
刘满义
近几年来,B超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其属于无创伤性、无辐射检查,使用其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时,不需服药,且操作时间较短,相关研究发现,此项检查在甲状腺的形态、结节性质、大小等方面的判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就甲状腺疾病的B超临床诊断作以下相关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09年5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6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全部患者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25~68岁,平均(46±6.4)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6±2.8)年。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使用探头频率为7.5 MHz的ACUSON Sequoia-512 型彩超机进行检查,让患者取仰卧位,借助垫枕使其头部稍往后仰,在甲状的软骨下方所在位置放置探头,由上往下先横切,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测量后,再沿着甲状腺左右内侧做纵切[1]。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软件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超诊断结果为:甲减15例,甲亢30例,腺病8例,解甲8例,甲状腺癌1例;经病理学化验确诊甲减13例,甲亢24例,腺病 7例,解甲6例,甲状腺癌1例;由此可知,B超在上述甲状腺疾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6.67%、80%、87.50%、75%、100%。
3 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及临床实践可知,把B超应用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检查中,可对甲状腺的形态、大小进行比较清楚的了解,此外,还能对甲状腺组织结构中的结节、出血、纤维增生、液化、钙化以及囊性变等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与诊断。现主要就B超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以下分析。
3.1结节性甲状腺肿 其又称为腺瘤样甲状腺肿,大多数都是因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而出现不均匀及不断增生的复原反应而发生,从而逐渐出现增生结节现象。在B超检查中,可见甲状腺为程度不同的、不规则的非对称性增大,可见实质光点出现稍微增粗现象,内部可见多个分布不均的结节,且某些结节的边缘较模糊,回声多表现为中等偏强回声,结节间出现散在性的点线状回声,其中主要因纤维组织出现增生而导致,结节内部可见液性暗区和强光斑,某些结节出现钙化、囊性变、退行性变内部出血等现象,结节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不正常[2]。
3.2甲减 B超可见甲状腺边界模糊,边缘较粗糙,体积出现较缩小现象,腺体内部呈现不均匀结构,回声低,且可见不规则的较小的无回声区。
3.3甲亢 即甲状腺发生肿大现象,为正常的2~3 倍,且分泌过多,多表现为甲状腺发生弥漫性增长,B超声像图可见整个甲状腺为肿大现象,两叶为均匀、对称增大,细少而密集的光点为内部回声,强度为低至中等,通常无结节,光点呈不均匀与均匀的分布现象[3]。血管会因甲状腺对颈动脉鞘产生压迫而发生移位现象。
3.4单纯性甲状腺肿 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而不会出现其他症状。B超可见甲状腺为均匀性、对称性的肿大现象,比甲亢的增大现象更加明显,会对颈部血管与气管造成严重的压迫作用,组织可见液化、血块钙化等。
3.5甲状腺腺瘤 声像图可见甲状腺为局限性增大现象,瘤体为实质性肿块,主要呈扁圆形、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因水肿而出现晕征,边界清晰,内部为强回声、低回声等,出血或囊变时为回声成混合性,腺瘤底部附近的组织处于正常状态,回声不衰减。
3.6甲状腺癌 B超可见癌肿侧的甲状腺形态异常、呈不规则病变,且出现不断增大现象,没有出现晕环和包膜,内部回声主要表现为实质与不均质。
本研究使用B超对6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甲减、甲亢、腺病、解甲、甲状腺癌的检出率都较高,且还能对甲状腺的占位性病变、局限性与实质性进行准确判断,由此可知,可把B 超广泛应用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中,从而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 金素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410-1411.
[2] 郑伟,孟繁婧,田华,等.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SPECT-B超甲状腺图像配准.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18-119.
[3] 张焕虎,苏超,周海蒙,等.10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分析.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