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临床治疗研究

2014-01-24王慧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吻合术大肠癌肠梗阻

王慧军

大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它属于外科急腹症中的一种,其病死率较高。有研究资料显示,大肠癌患者出现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概率为15%~35%,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外科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1]。为了对此类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中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45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45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2例女性,33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46~86岁,平均年龄为67.8岁。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间歇性便血、腹胀、腹痛、呕吐、大便次数增加、肛门停止排气等。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X线检查,其结果显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胀气。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给予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胃肠减压、禁食与禁水、抗感染以及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等常规治疗,对于严重低氯、低钠患者给予适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病灶部位以及具体病情对其手术方式进行选择,对于右半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对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实施Ⅱ期吻合术。手术完成后利用37℃的生理盐水来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冲洗,并在吻合口附近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禁食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给予适当的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给予适量抗生素避免其出现感染的情况。

2 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治疗,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3.4±39.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6.7±26.8)ml。其中有42例患者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其概率为93.33%;其余3例患者行Ⅱ期吻合术,其概率为6.67%。2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其死亡率为4.44%;术后有8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

3 讨论

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导致患者出现大肠癌的主要原因为:大肠黏膜上皮受到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时而出现的一种恶性病变,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黏膜上皮处以及黏膜下间叶组织[2]。此类患者在发病初期无典型的特征,其病情的隐匿性较高,患者在发病晚期容易出现急性肠梗阻的情况,对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目前,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类型主要有急性以及亚急性,通过对患者的肠梗阻情况进行观察,就可以明确患者的肿瘤部位性质以及病理变化范围。一般情况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气以及积液,不过此类患者通常会被误诊为低位小肠梗阻。

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在对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是此类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治疗,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3.4±39.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6.7±26.8)ml;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概率为93.33%,行Ⅱ期吻合术的概率为6.67%;患者的死亡率为4.44%;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由此可见,在对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时,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时,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在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1] 潘清文,郑广阳,叶永生,等.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75-2376.

[2] 陈晋湘,陈子华.左半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4(4):335-339.

[3] 连加玉.老年人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江苏医药,2008,34(9):950-950.

猜你喜欢

吻合术大肠癌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结肠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5例临床分析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观察及临床研究
术中腹内压增加对大肠癌微创手术患者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RECIST1.1标准和RECIST1.0标准对大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的比较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