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2014-01-24江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注射剂注射液中药

江燕

浅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江燕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 由于配伍不当、剂量不当、操作不当、药品本身质量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原因而发生不良反应, 应高度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对中药注射剂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以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合理用药

中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使用的安全性、较少的不良反应, 早已被广大患者普遍接受。中药注射剂是近年来在中医药制剂基础上所发展的新剂型, 由于其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的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其他中药剂型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日趋广泛使用的同时, 由其导致的不良反应(英文缩写“ADR”,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也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8年卫生部(现卫计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使用管理的通知》;2010年6月, 颁布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结合临床实际, 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药物配伍情况、患者间差异及医护因素上进行不良反应的分析, 以期临床合理的使用中药注射剂。

1 中药注射剂质量

中药注射剂改变了传统的给药形式, 同时国家也颁布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但由于大多数中药注射剂是提取混合物, 并没有分离出能够完全定性或定量的产品,造成了疗效的不稳定, 而影响其安全性, 所以对不同批次的药品在使用时更要多加注意。另外, 中药材来源及用药部位不同, 其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异。如血栓通与血塞通, 两者的主要成份都是三七总皂苷, 前者为三七主根提取, 后者为三七芦头提取, 但在临床应用中极易混淆使用[1]。中药在提制过程中, 需要加入一些增溶剂、抑菌剂、稳定剂等, 而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后, 生成有害物质[2]。如热毒宁注射液成份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中药提取而组成, 制剂过程中加入了助溶剂、增溶剂等, 这些物质却引发了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3]。由于药物本身的溶解度较差, 其稳定性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有效成分溶解度降低而出现析出, 从而增加了微粒的数量, 如丹参酮ⅡA磺酸钠易水解, 该药品溶解度差, 长期储存会有微粒产生, 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

2 药物配伍不合理

中药注射剂主要以复方制剂居多, 内含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及未除尽的蛋白质等, 在输液或其他西药配伍使用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受理化性质影响, 会产生药物的pH改变、澄明度的变化、紊状物沉淀物的产生、颜色的改变等, 要引起重视。如鱼腥草注射液所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 与头孢拉定、头孢噻肟等联用有关[5]。因此, 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单独使用, 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 避免易反应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发生,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在注射过程中的各种症状。

3 辨证的证型不符

辨证施治是中医论治中的基本原则, 只有对疾病做出正确的中医辨证后, 才能正确合理的使用药品, 使药效充分发挥, 毒副作用降至最低。中药的使用取决于药性, 中药注射剂也如此, 而在实际诊疗中, 中药注射剂常为西医所用, 然而西医不会考虑中药的药性, 缺少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指导,中药注射剂必然会盲目使用。如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 但医师往往不论风寒、风热均用之, 对于风寒患者的疗效就会适得其反, 不仅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同时增加了患者就医的成本。

4 患者的个体差异

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多见于过敏体质者, 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理状态等不同, 临床上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如婴幼儿患者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善, 属于中药不良反应的多发人群, 这可能与患儿特殊的生理特点有关[6]。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减退或失调, 易患多种疾病, 加之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衰变,使得药物的体内过程、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都有所改变, 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 面对儿童、老年人、过敏体质者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 需谨慎使用。同时,医务人员做好对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进行抢救规程方面的操练。

此外, 临床用药浓度过大、给药速度过快、用量过大、储存温度、擅自改变输注方式的影响均是增加用药不良反应的几率。护士在配制中药粉针时, 因溶解不充分, 而导致微粒的增加, 也会引发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之,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呈现出多发性和普遍性, 临床表现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在保证注射剂质量之时, 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药物的功能主治、理化性质、用法用量和配伍禁忌、储存条件等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前, 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 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从而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

[1] 李悦, 宋立莹, 刘世坤.5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调查.中国药师, 2012, 15(1):92-94.

[2] 李澎涛, 都文渊.中药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机制分析与预警理论研究思路探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6): 994-997 .

[3] 黄镜娟.热毒宁注射液的28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淮海医药, 2011, 29(2):164-165.

[4] 张克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中国药师, 2011, 14(9):1357-1358.

[5] 于水清.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8):138-139.

[6] 张慧霞, 陈建玉, 宋陈.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中国药物警戒, 2006, 3(4):232-235.

2014-08-22]

125001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门诊药局

猜你喜欢

注射剂注射液中药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中药零食”怎么吃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