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概念的产生及其影响
2014-01-24王楷宬宋会臻
李 蕾,王楷宬,宋会臻
(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2.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山东临朐 262600)
动物福利概念的产生及其影响
李 蕾1,王楷宬1,宋会臻2
(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2.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山东临朐 262600)
动物福利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给畜牧业生产方式、伦理道德、立法和国际贸易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动物福利理念对畜牧业生产方式、伦理道德、立法及国际贸易等多角度的影响阐述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并分析其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内在原因,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动物福利;产生;发展;影响
动物福利是指为了使动物能够健康快乐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与相应的外部条件[1-2]。它的基本原则是让动物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和表达天性的自由[3]。
1 动物福利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动物福利的提法始于18世纪初,欧洲一些学者提出动物和人一样有感情、有痛苦,只是它们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表达见解而已,人类应学会与其沟通。早在1809年,就有人在英国国会提出一项禁止虐待动物的提案,但被下院否决[4]。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关于动物利益的思考渐趋成熟。1822年,被称为“人道的迪克”的理查德•马丁提出“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马丁法令》)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这是世界上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动物的利益,也是动物福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两年后,在伦敦一家咖啡屋里,牧师亚瑟•布鲁姆召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动物福利组织“反虐待动物协会”(PSPCA)。协会专职监察员领取很少的薪水,却工作得非常认真,他们不停地向公众宣传动物福利知识,向学校提供教材,对虐待动物的事件提起公诉。1840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给协会冠以“皇家”头衔。
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的畜牧生产开始向集约化生产演变,这是经济复苏、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大幅度增长的结果。农场主为维系生产,保证获得更大的生产利益,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生产模式,尝试生产效益较高的集约化生产,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人休斯于1976年提出了“动物福利”的概念,将饲养于农场的动物的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之后,英国“畜禽福利协会”提出,畜禽应享有5项权利:不应受饥渴;不应生活在不舒适环境下;不能遭受疼痛、损伤和疾病;不能受惊吓和精神打击;不能被剥夺自然生活习性。1990年,台湾地区的学者将动物福利简述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
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逐步理解,动物福利的概念和内涵在发达国家开始被广泛接受,这一概念和内涵也影响到了动物产业界人士、民间人士和政府官员。1986年英国剑桥大学兽医学院设立了动物福利学教授席位;1990年爱丁堡大学开设应用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福利的硕士课程;1991年学术期刊《动物福利》创刊;1995年英国为执业兽医师首次开设动物福利学、伦理学和法学等研究生课程。
2 动物福利对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施动物福利制度已经成为国际规则和通行做法。一是有关“动物福利”条款已列入新一轮农业谈判方案。2004年2月,WTO农业委员会提出的《农业谈判关于未来承诺模式的草案》已将“动物福利支付”列入“绿箱政策”之中[5]。许多国家敦促应加大实施动物福利规则之力度,且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有的学者认为,世界范围内畜禽重大疫病不断蔓延,与忽视动物福利有关[6],这又为推进这种规则提供了实据。二是一些国家目前已将动物福利作为进口农产品的审核标准之一。2004年1月,欧盟理事会明确提出,其成员国在进口农产品时,应将动物福利作为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7]。三是动物福利立法已成趋势。目前,世界已有几十个国家通过动物福利立法进行动物“自由食品”(Freedom Food)生产,并以此作为市场销售的标识[8]。今后随着全球经济和竞争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动物福利和动物保护理念将会给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带来更大的影响。
实施动物福利也是畜产品安全生产的需要。据研究,疯牛病是由于污染的饲料所致,禽流感与现代集约化生产方式有关[6]。在饲料中使用违禁的抗生素、“瘦肉精”或其他药物,或超量使用微量元素,均会造成有害物质在畜产品中的残留,既影响动物健康,也影响人类健康。只有实施“无营养不良”的动物福利原则,按照其自身营养需要投喂饲料,避免各种有害物质在畜禽体内的残留,才能保证畜禽的健康,才能使畜禽获得良好生产力,最终实现畜产品安全生产。
3 动物福利理念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成立了自己的动物保护和防虐机构,建立或正在建立自己的动物福利法规,这是超越人类自身范围的泛爱精神表现,是人类超越生存顾虑后对非人类世界的一种文明反思。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只有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责任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人对人的伦理决不会独自产生,它产生于人对一切生命的普遍行为,从而,人必须要做的敬畏生命本身就包括所有这些能想象的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提倡善待动物的康德认为,动物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善待动物只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利益,我们在培养有助于相互交往的习惯中间接地对动物尽了关怀的义务,在这里,动物只是享受了人类社会自我完善过程中的反射利益而已,人类并未给予动物任何权利利益。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强调人类对动物有直接的义务,让动物享受这种义务带来的直接权利利益。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将动物用于科学实验时,必须经过专业的动物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实施。随着动物福利概念的普及,我国的众多媒体也越来越关注动物个体的需要和保护,一些虐待动物的事件被曝光后,引起了民众的激烈讨论和严肃批判。这表明,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正在向动物福利的要求逐步贴近。
4 动物福利理念对立法的冲击
英国爱丁堡大学应用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高级讲师纳塔丽•沃伦博士介绍,英国最早的动物福利法案,也是把动物仅仅看作是财产,而没考虑动物本身应该享有的“权利”。1776年,一个叫劳伦斯的人从法律角度提出,没有人因为残忍地虐待动物而受过处罚,他唯一的罪行是侵犯了另一个人的财产。1800年,英国通过第一个确保动物免受虐待的立法《牛饵法案》。英国现行的动物保护法是1911年通过的,目前英国正在修改这部法律。除了1911年通过的动物保护法之外,英国还陆续出台了很多专项法律,比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园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保护法、狗的繁殖法案、家畜运输法案等。这些法律在保证动物不受虐待方面规定得非常细致,鼓励养动物的人以最好的措施对待动物,对于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别人可以用这些标准加以起诉。英国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有10多个,如1869年的鸟类保护法、1911年的动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及乡村法、宠物法、斗鸡法、动物麻醉保护法、动物遗弃法案、动物寄宿法案、兽医法,这些法律不仅面面俱到,而且还在不断修订。法律不仅对残忍地虐待动物的人判处刑罚,也不允许主人未尽到责任而造成动物额外的痛苦——构成“允许残忍”,也要被判监禁。对饲养以供食用的动物,法律还规定要由专职人员实行“无痛感的”宰杀。现在,世界上已有100 多个国家制定了《禁止虐待动物法》,动物福利已逐渐被法律所承认[9]。“动物福利”立法最难把握的就是如何避免与人权发生冲突。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俗上都有很大差异,如果全盘照搬西方的动物福利标准,肯定行不通。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国当前为动物福利保护立法,首先应以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社会中人的价值和利益为基础,综合平衡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矛盾,这样才能找出一个既有利于动物福利与保护,又利于社会、经济、伦理、文化健康发展的动物福利法治之路。
5 动物福利理念给国际贸易带来的挑战
动物福利将成为西方国家新的贸易技术壁垒。主要表现在:一是发达国家按(OIE)标准设置第一道障碍。日前OIE标准已有关于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如果发展中国家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就无法进发达国家的市场,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也无法向WTO提出仲裁。二是即便发展中国家的动物产品已达到OIE标准,但仍低于进口国的动物福利标准,还是不能在进国市场销售。例如欧盟规定从2004年开始,要求市场上出售的鸡蛋必须注明是“放养母鸡所生”,还是“笼养母鸡所生”,对笼养鸡蛋限期退出市场[10]。三是发达国家可以动物福利问题作为借口,实际限制进口已达到OIE标准的动物产品。
那么,西方国家为什么会选择“动物福利”作为新的贸易壁垒呢?首先是商业利益。西方国家的畜产品生产成本与价格相对较高。在国际贸易一体化原则下,如何使本国生产成本与价格处于劣势的畜牧业持续发展,选择“动物福利”作为新的贸易壁垒,即成为保护本国商业利益的基本原则。第二是国家之间“动物福利”的差距。西方国家明明知道发展中国家很难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他们要求的动物福利标准,又在其他方面很难找出借口,只有以己之长克人所短,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第三是这种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和合法性。他们不仅可以借助本国或共同体有关动物福利法律的支持。而且容易获得社会舆论的共鸣。因为“动物福利”涉及社会道德,一般来说社会道德优先于商业利益。第四是它与真正的“技术壁垒”不同,因为真正的技术壁垒有违WTO规则;而动物福利可在不违反OIE标准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实际的壁垒效应。
当前普及的集约化畜牧生产方式的负面影响已逐步呈现出来,盲目追求最大利润的做法已经影响到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动物福利是一个新的课题。注重动物福利不仅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危及动物实际上就是危及人类生存。我们既要思考动物福利的伦理及现实影响,又要思考如何推动立法。
[1] Fraser A F. The welfare-behaviour relationship[J],Appl. Anim. Behav. Sci,1989,22:93-94.
[2] 梁崇礼,陈文丽,李云川.关于动物福利立法的思考[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21(6):15-16.
[3] Hurnik J F,Lehman H.A contribution to the assessment of animal well-being[A],Proc. 2ndEur. Sypm. Poultry welfare[C]. Celle Germary,1985,66-76.
[4] Tennessen T.Improving the life of view[J]. Appl. Arim. Behav. Sci,1988,20:159-163.
[5] 翁鸣.动物福利国际贸易中的新问题[J].中国贸易导刊,2003(15):25-30.
[6] 刘向萍.聚焦家禽福利[J].中国家禽,2004,26(6):35.
[7] 于维军.动物福利壁垒不可不防[J].肉品卫生,2004(3):9-11.
[8] Whittaker X.Animal Welfare legislation[J]. Anim. Behav,1998,61:89-102.
[9] 刘文君.世界各国的动物福利立法[J].动物保健,2006(2):7-8.
[10] Mills D S. The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housing on animal welfare:A critical review[J]. Europe Agricultural Animal Science,2003,83:721-743.
The Concept of Animal Welfare and Its Infuence
Li Lei1,Wang Kaicheng1,Song Huizhen2
(1.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gdao 266032;2.Linqu Animal Husbandry Bureau,Linqu,Shandong 262600)
With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l welfare concept,it has brought great infuence to animal production,ethics,legi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aper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were expounded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and its internal reasons infuencing social life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were analyzed as well.
animal welfare;emergence;development;infuence
D922.68
:C
:1005-944X(2014)09-0042-03
王楷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