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诊断腹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2014-01-23彭基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流537400
彭基炎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流 537400)
·综述·
CT在诊断腹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彭基炎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流 537400)
探讨论述 CT诊断运用于腹部淋巴瘤的现状及前景.通过论述分析CT诊断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和 CT在腹部淋巴瘤的诊断、鉴别、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估中起到的作用等,分析其应用前景,解决辐射问题,拓宽 CT在诊断腹部淋巴瘤方面的发展空间.
CT诊断;腹部淋巴瘤;应用进展
0 引言
淋巴瘤病是原发于淋巴结,淋巴造血系统损伤引起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早期表面光滑均匀,晚期出现溃疡,伴有发热、瘙痒、消瘦等症状,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受损[1].淋巴瘤病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病之一,最近几年发病率一直呈上升态势,2013年我国大约有 10万人发病,占据恶性肿瘤病的 5%,位列第12,其发病死亡率极高,达到93.22%,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腹部淋巴瘤主要有淋巴结淋巴瘤和结外淋巴瘤两大类,后腹腔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肠系膜淋巴结次之,影像学表现主要有肚里肿块型、多发结节型和弥漫型三种类型[3].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用于诊断淋巴瘤,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 CT技术.CT是医学影像的重要工具,CT技术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是诊断多种疾病的黄金准则,该技术能够灵敏准确的定位病变部位,提供详细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诊断疾病[4].近几年,CT在淋巴瘤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淋巴瘤的正确诊断和分期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5].本文主要综述CT在腹部淋巴瘤诊断、分期、治疗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1 CT技术的诊断原理
CT是由计算机和 X射线断层扫描部分组成,是一种功能齐全、灵敏度极高的病情探测仪器,由于 X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对人体进行测量,机体吸收部分光子,未被吸收的被检验器接受,形成电子流,将所获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得到检查部位断面或立体的CT重建图像,从图像中发现病变部位,供医生了解病情做出相应治疗方案[6-7].CT技术分平扫、造影增强扫描和造影扫描三种方法,造影扫描可发现微小肿瘤,在临床上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2 CT在腹部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腹部淋巴瘤主要有淋巴结淋巴瘤、肠胃道淋巴瘤和非肠胃道淋巴瘤,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低热和腹部疼痛,病变范围较大,且易变异,单发肿瘤较为常见,CT诊断鉴别特征明显[8].CT技术在腹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取得空前发展,对患者病灶大小判断,病变范围和分布进行分析,根据发病程度和病变范围进行临床分期,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合理预估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9].冯纪涛等[10]对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多排螺旋 CT扫描,进行诊断检查和分析,发现患者病灶均匀,软组织密度厚影,详细的了解到患者的病变程度,增强病灶中度延迟强化,降低了在放疗和化疗过程中的风险.陈勇等[11]采用CT诊断胃肠道非霍杰金淋巴瘤,评估胃肠道淋巴瘤的疗效和复发鉴定,并对肿瘤组织的代谢过程进行定量测定分析,通过观测肿瘤组织的代谢情况,对其性质进行评价,对患者预后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腹部淋巴瘤的 CT检查对评估化疗后残留肿瘤活性有重要意义,患者的临床表现和 CT技术有时候很难分辨化疗程度对患者是否有利,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很重要,MRI/CT诊断技术可解决此方面的空缺.高旭宁等[12]对非霍杰金淋巴瘤进行 CT、MRI动态增强诊断,重建图像清晰显示患者病灶大小和病变程度,为治疗节省了大量时间.
3 CT在腹部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中的应用
分期是指对腹部淋巴瘤治疗前的病情评估,再分期是指对治疗后治疗效果的进一步评价,对于腹部淋巴瘤患者,准确的分期是拟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的基础,对确定是否适合放疗及确定放疗部位尤为重要[13].2000年 Urban等[14]通过观察20例腹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CT诊断检查,发现有 19例患者具有阳性病灶,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期,对14例分期进行上调,5例下调,进行放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2009年 Graafland等[15]对100例确诊为腹部淋巴瘤的患者进行CT、PET和 PET/CT检查,结果发现三种检测方式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ET/CT检查使得43%的腹部淋巴瘤分期进行上调和 5%的下调,均明显有异于CT(8%,0%)和PET(4%,0%)检查,PET/CT检查的敏感性高于 CT检查,65%的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生变化,因此,PET/CT检查对腹部淋巴瘤分期更为准确,CT诊断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 CT和 PET.Michelis等[16]对 200例确诊为腹部淋巴瘤患者进行 CT检查再分期,进行mate分析,结果发现CT检查敏感性高,显像清晰,病灶大小、范围、位置明确,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CT检查再分期是对腹部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的一项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4 CT在腹部淋巴瘤治疗疗效评价的作用
腹部淋巴瘤在放疗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细胞被选择性杀死,放疗结束后恶性淋巴瘤常具有残留肿块,是因放疗过程发硬造成的纤维化和坏死等所致,而肿瘤中的结缔组织和基质未受影响.李军等[17]对60例腹部淋巴瘤患者的放疗效果进行评价,发现近60%患者治疗后存在残留肿块,经过后期跟踪回访发现20%的会复发.放疗对患者具有严重毒性和副作用,若反复发作治疗势必会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制定合理、科学、有效的治疗计划尤为重要,放疗后 CT检查进行疗效评价对准确鉴别肿瘤治疗后残余和复发及制定进一步治疗计划极有意义.李凌皓等[18]用 CT检测40例腹部淋巴瘤患者放疗后腹部残留肿块,从残余病灶中提取 2-氟-2-脱氧-D-葡萄糖(FDG),结果发现,CT扫描图像呈阴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FDG阳性复发率和存活率呈负相关,他们认为 CT检查阴性者不需要进一步化疗,避免不必要的化学损伤.Karaosmanoglu等[19]在对 19项腹部淋巴瘤研究项目的显像结果进行 mate分析,结果发现,对于放疗后体内存在残留肿块的患者来说,CT再检查评价是否有残余肿瘤细胞的有效手段,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患者在放疗结束后进行 CT扫描,检查有无残留病灶,对阳性病灶再检测,制定下一步放疗计划,由于淋巴瘤细胞亚型较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5 CT在诊断腹部淋巴瘤中的应用前景
CT技术在临床检查的应用比较广泛,扫描图像清晰,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对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计划意义重大,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CT检查对于检查和诊断腹部淋巴瘤病灶大小、部位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但对患者身体的辐射比较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只能用于不明肿瘤的诊断和肿瘤晚期的定位和诊断,不易用于常规的检查[20].研究发现,对健康人群采取 CT检查中,阳性约为 3%,意味着97%的不是恶性肿瘤,他们将会承受着辐射试剂带来的危害,导致健康人群发生癌变,另外,辐射还有可能会带来其他病变的变异或者其他部位的变异[21].也有人认为,在CT检查时机体注入的放射剂计量较小,会在几小时内衰变,从体内排出,对人体不会产生严重后果[22],但对于此说法还没有得到证实.因此,为了解除种种疑虑,医疗诊断检查技术还需进一步提升,将 CT技术进一步改进,甚至与更加先进的设备联合使用.在腹部淋巴瘤诊断、鉴别、分期、再分期和疗效评价中,感染病灶中提取得到的 FDG显像灵敏度低[23],CT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扫描显像效果优于常规影像检查,对于改变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淋巴瘤诊疗水平上有重要价值,目前 PET/CT技术能够更清晰的显示病灶特征,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证实.
6 结语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CT技术也取得一定程度的改善,显影效果、敏感性和准确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腹部淋巴瘤病灶状况的诊断、鉴别、分期和疗效评价起到重要作用.CT诊断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腹部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显像明确病灶大小、部位和范围,是制定合理科学的放疗计划的基础;通过CT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代谢状况,判断病灶病变情况和变异情况,对于腹部淋巴瘤的分期更为准确;再根据CT显像的结果进行高效地、有针对性地疗效评价,观察肿瘤复发降低副反应,提高治疗效率[24].综上所述,寻找更好的显影放射剂,加速放射剂衰变,解决 CT技术辐射剂的辐射问题,减轻对患者机体的伤害,以更好地服务于腹部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
[1]田金生,刘立炜.小儿胸腹部恶性淋巴瘤的C T特征[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2):114-116.
[2]孙 琨,陈克敏.腹部淋巴瘤的CT与 MRI诊断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11(2):198-200.
[3]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78.
[4]章希圣.儿童恶性淋巴瘤[J].实用肿瘤杂志,1995,10(2):72-74.
[5]王守安,吴晶涛,陈文新,等.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MRI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7):1110-1112.
[6]Yang ZG,Min PQ,Sone S,et al.Tuberculosis versus lymphomas in the abdominal lymph nodes:evaluation with contrast-enhanced CT [J].Am J Roentgenol,1999,172(3):619-623.
[7]王 琦,叶兆祥,肖建宇,等.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C].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2006.
[8]王旭荣,项剑瑜,滕陈迪,等.原发性脾脏B细胞淋巴瘤CT特征[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9):1490-1493.
[9]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26-2234.
[10]冯纪涛,丁志强,黄德健.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SCT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5):441-443.
[11]陈 勇,沈文荣,郭 震,等.胃肠道非霍杰金淋巴瘤的CT诊断[J].江苏医药,2005,31(5):400.
[12]高旭宁,许茂盛,卢良骥,等.双侧肾上腺非霍杰金淋巴瘤CT、MRI动态增强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2):225-228.
[13]李 哲.彩超诊断原发性脾脏淋巴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213-214.
[14]Urban BA,Fishman E K.Renal lymphoma:CT patterns with emphasis on helical CT1[J].Radiographics,2000,20(1):197-212.
[15]Graafland NM,Leijte JAP,Valdés Olmos RA,et al.Scanning with 18 F-FDG-PET/CT for detection of pelvic nodal involvement in inguinal node-positive penile carcinoma[J].Eur Urol,2009,56(2):339-345.
[16]Michelis FV,Exarhos DN,Tzannou IA,et al.Unusual discrepancy between CT and PET/CT in the initial staging of Hodgkins lymphoma [J].Acta Oncol,2011,50(3):474-476.
[17]李 军,宋玉峰.CT在腹部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3,20(22):314-316.
[18]李凌皓,江小雨,王晓霞.腹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40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9(15):115-117.
[19]Karaosmanoglu D,Karcaaltincaba M,Oguz B,et al.CT findings of lymphoma with peritoneal,omental and mesenteric involvement:peritoneal lymphomatosis[J].Eur J Radiol,2009,71(2):313-317.
[20]罗小华,宋 彬,庄雄杰,等.对比进展期胃癌与原发性胃淋巴瘤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 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2):234-238.
[21]胡 粟,胡春洪,郭 亮,等.首发表现腹部症状的恶性淋巴瘤CT诊断及误诊分析[J].江苏医药,2013,39(1):103-104.
[22]马周鹏,周建军,王 春,等.胰腺淋巴瘤的多排螺旋 CT表现及病理基础[J].浙江医学,2012,34(22):1833-1835.
[23]卢春燕.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26(2):96-99.
[24]周建军,丁建国,周康荣,等.结外淋巴瘤:影像学共性特征与病理的关系[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6):618-622.
2095-6894(2014)05-155-03
R733.4
A
2014-06-11;接受日期:2014-06-25
彭基炎.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CT.Tel:0775-6232643 E-mail:49759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