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西地区良种核桃选育Ⅲ
——引种栽培坚果品质对比试验

2014-01-22高本旺宋正江张海玲赵新华向艳莉张双英王毅敏

经济林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林原产地坚果

高本旺,宋正江,张海玲,赵新华,向艳莉,张双英,王毅敏

(1.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北 宜昌 443111;2.宜昌国有大老岭林场,湖北 宜昌 443000;3.宜昌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北 宜昌 443000)

植物引种是良种选择育种的重要途径,区域性是良种的重要特性之一,引进良种(系)的丰产性、早实性、坚果品质、抗逆性指标表现差异较大。鄂西地区具有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和山地立体气候的多样性特点,种质资源以晚实核桃类型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L.为主,铁核桃J.sigillataDode也有分布,种质资源丰富[1]。为选择出适宜鄂西山区栽培的早实核桃品种(系),笔者从云南、山东、辽宁、河北、山西等核桃栽培区域引进核桃品种(系)进行坚果品质对比试验。

1 试验点概况

根据鄂西山区气候特点、社会经济条件、核桃主栽培区域,品种对比试验地点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傅家堰乡大龙平村(简称:大龙坪)和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金银岗试验林场(简称:金银岗)。大龙平试验点地理坐标为北纬30°21′24,东经 110°27′99,海拔 1 200m,坡度 5°~10°,北坡中下坡位,棕岩大土,土壤厚度>80cm。山地盆地地貌,盆地面积约1 500 hm2,垂直落差450m左右,盆地底部溶洞遍布,晴天上午9:30以前云雾浓罩,日照时间较盆地中上部少2.5h。金银岗试验点地理坐标为北纬 30°39′12,东经 111°27′49,海拔145m,丘陵岗地地貌,坡度5°~10°,东坡中下坡位,黄棕壤,土壤厚度>80cm。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000年2月引进云新7926、云新7914、云新8064、云新8034、云新85227、云新4、自交2号、自交1、云D30等9个南方品种(系),品种嫁接砧木为铁核桃;2003年引进辽宁1号、鲁光、香玲、元丰、清香、中林5号等6个北方品种(系),品种嫁接砧木为普通核桃。2次共引进15个品种(系)。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在大龙坪和金银岗建立品种比较试验园,各品种9株小区,3次重复,按等高线区组排列,小区周围设置保护行。通过实地调查和田间试验,采用标准枝调查法、植物物候观察方法,并参考参文[1]中的方法,调查物候、生长习性、抗寒性,比较、分析不同品种(系)的引种反应,以乡土品种鄂西薄壳核桃品质为对照,筛选抗性强的品种(系)参加海拔区域试验,分析比较品种的适应性[2-4]。

2.2.2 指标测定

随机抽取20个坚果采用精度1mg JA2003上皿电子天平测坚果质量、去壳仁质量;采用精度0.01mm/0.0005″数显卡尺测量每个干果的纵径、横径、棱径、壳厚,取平均值;每个品种(系)指标连续调查3年,每次调查重复3~5次。坚果脂肪、蛋白质含量委托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依据GB/5009.6-2003和GB/5009.5-2003,使用FOSS 2300自动定氮仪检测。

三径值=(纵径+横径+棱径)/3;

取仁指数=整仁数×0.5+1/2仁数×0.25+ 1/4仁数×0.12+1/8仁数×0.08+碎仁数×0.05。

3 结果与分析

调查试验点及原产地15个品种(系)和乡土品种鄂西薄壳核桃的坚果质量、三径值、壳厚、出仁率、取仁指数等主要指标的3年(2005~2007年)平均值,2007年坚果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见表1。

3.1 早实核桃品种(系)坚果脂肪含量的比较

不同品种(系)坚果脂肪含量见表1。在海拔140m试验点,除云新4号、自交2号、自交1号、云新D30号、辽宁1号缺少原产地数据外,香玲、中林5号坚果脂肪含量高于原产地0.2%~1.0%,其它品种坚果脂肪含量低于原产地5%~15%。与乡土树种鄂西薄壳核桃比较,引进品种(系)达到乡土核桃坚果脂肪含量91%以上,其中中林5号较乡土品种坚果脂肪含量增加了3.2%,香玲坚果脂肪含量增加了0.46%,云新7926号在海拔1 200m坚果脂肪含量增加了2%,云新8064坚果脂肪含量增加了0.8%,云新4号在海拔140m坚果脂肪含量增加了0.2%。品种(系)高海拔与低海拔试验点栽培比较结果显示:高海拔是低海拔栽培坚果脂肪含量的90%~104%;云新7926、自交2号在海拔1 200m的坚果脂肪含量高于海拔140m试验点的4%;其它品种云新7914、云新8064、云新8034、云新85227、鲁光、元丰在海拔1 200m的坚果脂肪含量比海拔140m试验点的低1%~9%。

3.2 早实核桃品种(系)坚果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不同品种(系)坚果蛋白质含量见表1。元丰蛋白质含量高于原产地,其余品种低于原产地,最少低至原产地的27%。乡土品种鄂西薄壳核桃蛋白质含量为11%~23%,引进15个参试品种(系)为14%~24%。引进品种(系)高海拔与低海拔栽培比较结果显示,云新8034号高海拔试验点比低海拔试验点高18%,其它品种(系)高海拔试验点比低海拔试验点低8%~26%。

表1 引进栽培早实核桃品种(系)及乡土品种坚果品质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nut qualities of the introduced early-fruiting walnut varieties(clones)and a native variety

3.3 早实核桃品种(系)坚果出仁率的比较

不同品种(系)坚果出仁率见表1。引进品种(系)与原产地相比,中林5号出仁率高于原产地1.7%,清香和元丰达到原产地的94.3%和93.4%,其它品种低于原产地23%~11%。与乡土品种鄂西薄壳核桃相比,乡土核桃出仁率在30%~65%之间,引进早实核桃品种(系)出仁率在40.9%~59.9%,自交1号最高,清香在低海拔地区出仁率最低。引进品种(系)高海拔与低海拔栽培比较结果显示,元丰出仁率达到原产地的93.4%和99.6%;云新85227号、鲁光、清香在高海拔试验点比低海拔试验点高33.6%、4.8%、22.2%,其余品种以海拔140m出仁率高。品种(系)间云新7926号、云新8034号、云新85227号、香玲差异小于5%。引进品种(系)出仁率:自交1号、辽宁1号、中林5号在海拔140m栽培达到1级标准;云新7926号、云新7914号、云新8064号 、云新8034号、云新85227号、云新4号、鲁光、香玲、元丰 、清香、中林5号达到2级标准;自交2号、云新D30号达到3级标准。

3.4 早实核桃品种(系)坚果三径值的比较

不同品种(系)坚果三径值见表1。与原产地相比,引进品种(系)坚果三径值达到原产地的85.3%~119.7%,其中云新8064号、云新85227号、元丰、清香达到或超过原产地。引进品种(系)三径值达到鄂西薄壳核桃的88%以上,其中云新7914号、云新8064号、云新8034号、云新85227号、鲁光、香玲、元丰、清香、中林5号达到或超过0%~12%。云新7914号、鲁光、香玲、元丰高海拔试验点坚果三径值比低海拔试验点高出2%~17%,而云新7926号三径值在高海拔试验点小于低海拔试验点。与国家坚果三径值标准比较,辽宁1号达到优级标准;云新7926号、云新7914号、云新8064号、云新8034号、云新85227号、云新4号、云新D30号、鲁光、香玲、元丰、清香、中林5号达到国家标准;自交2号、自交1号在海拔1 200m栽培低于国家级标准。

3.5 早实核桃品种(系)坚果果壳厚度的比较

不同品种(系)坚果果壳厚度见表1。云新7926号坚果果壳厚度与原产地一致,其它品种在试验点栽培果壳均较原产地变厚。云新4号壳厚超过鄂西薄壳核桃90%,云新7914号、自交1号低于鄂西核桃10%~20%。引进品种(系)高海拔与低海拔栽培壳厚表现一致。云新7926号、云新7914号、云新8064号、云新8034号、云新85227号、自交2号、自交1号、云新D30号、辽宁1号、清香、中林5号达到国家坚果壳厚指标优级标准;鲁光、香玲、元丰达到1级或2级标准;云新4号达到3级标准。

3.6 早实核桃品种(系)坚果单果质量的比较

不同品种(系)坚果单果质量见表1。元丰核桃坚果单果质量高于原产地,其它品种均低于原产地。引进品种(系)单果质量超过乡土核桃品种。辽宁1号、鲁光、香玲、元丰、清香、云新85227号不同海拔间单果质量差异不明显。自交1号、自交2号、云D30在本地栽培单果质量低于国家丰产标准;云新7926、云新7914、云新8064、云新4号在高海拔试验点栽培单果质量低于国家丰产标准;其它品种(系)高于国家丰产标准。元丰高海拔种植单果质量达到国家商品优级标准,清香达到国家商品1级标准。

4 结论与讨论

不同海拔栽培条件下,云新7914、云新8034、云新85227、云新4号综合品质无明显差异;云新7926、云新8064、自交2号品种间品质有明显差异,表现为低海拔栽培综合品质高于高海拔地区。辽宁1号和中林5号在低海拔140m达到优级标准;香玲在低海拔140m栽培,清香、鲁光、辽宁1号在高海拔栽培达到1级标准。

核桃品质与自然生态条件紧密相关,同一生态区尽管品种不同,但其重要的品质性状、光合产物及体内物质的同化机理大同小异[6-7]。因此,同一地区不同品种均具有较一致的品质特性和特征。核桃的品质主要由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决定,其中脂肪含量更为重要。引进品种(系)与乡土品种相比,脂肪含量达到乡土核桃的91%以上,蛋白质含量较乡土核桃高出1%~3%,出仁率在40.9%~59.9%。

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引进早实核桃品种(系)在宜昌栽培与原产地相比坚果品质有所下降,因此本地区核桃基地建设中主栽品种的选择要重点分析最终产品类型,初步选择辽宁1号、香玲、鲁光、中林5号、云新7914、云新7926、清香核桃品种(系)开展海拔区域试验,来确定不同区域的主栽品种(系)。

[1] 郗荣庭,张毅萍.中国果树志·核桃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48.

[2] 华中农学院.果树研究法[J].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12-35,130-165.

[3] 湖北省核桃课题协作组.湖北省核桃品种资源和栽培区划[J].经济林研究,1996,14(1):7-10.

[4] 刘 莉,高本旺.17个核桃品种(系)抗病性接种试验[J].经济林研究,2012,30(1):129-132.

[5] GB7907-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S].

[6] 刘湘林,付艳华,吴海鹰,等.南方核桃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8):35-39.

[7] 谷战英,马金山,龙金先,等.不同整地方式对核桃叶片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9):46-48.

猜你喜欢

中林原产地坚果
摇一摇坚果罐
坚果也分高低脂,肝炎患者要分清
青海启动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
水芹赶节
爱吃坚果的小松鼠
初冬莲藕采收忙
按主要原产地和目的地划分的商品进出口
漫加松良种‘中林1号’
美国众议院对废止肉类原产地标识法进行表决
杨树不同品种伐根嫁接更新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