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福华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2014-01-22庞福华
章 茜 庞福华 孙 静 丁 舟
1武汉传承中医药研究院,武汉 430015 2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级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65
庞福华老师出身中医世家,曾师从著名老中医黄寿人、韩仁道等,为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五十余年,擅长治疗胃肠、肝胆疾病及疑难杂症。余有幸侍诊于旁,受益颇深,兹将庞师临床验案,采撷其要,以飨同道。
1 溃疡性结肠炎治验
患者,罗某某,男,47岁。2012年7月22日初诊。溃疡性结肠炎病史15年,迁延不愈,其间经中西医治疗,无显效。诉肛门坠胀感,大便一日十余次,反复便血,面色萎黄无华,精神不振,上症近日加重。结肠镜检查结果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为74 g/L。脉细,苔黄。中医诊断:肠澼。辨证为湿热内蕴,脾肾虚衰。治法:理气化湿,清热止泻,养血健脾。方药:黄芪20 g,当归15 g,白芍15 g,炙甘草12 g,太子参15 g,葛根15 g,枳实12 g,山药15 g,杜仲15 g,川断15 g,寄生15 g,山楂炭15 g,地榆炭15 g,侧柏炭15 g,黄芩炭12 g,生地15 g,麦冬15 g,藿香12 g,佩兰12 g,苏叶12 g,广木香12 g,砂仁15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患者少食辛辣、生冷、高纤维食物,饮食以清淡软食为主。
患者服剂平顺,上症略有缓解,以前法加减治疗45 d后,诉诸症较前明显缓解,仅劳累后大便偶有出血,精神好转,查血常规基本正常。拟健脾养血、理气除湿之法治疗。方药由太子参15 g,茯苓20 g,白术15 g,白扁豆12 g,陈皮15 g,山药15 g,炙甘草10 g,砂仁15 g,桔梗10 g,杜仲15 g,川断15 g,寄生15 g,补骨脂15 g,地榆炭15 g,侧柏炭15 g,荆芥炭15 g,黄芪20 g,葛根15 g,玄参15 g等组成,共14剂。
复诊时诉服药诸症平稳好转,以上法加减治疗2个月后,患者喜笑颜开,诉已无便血,精神明显好转,体重增加,收获良好效果。
按语:西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性疾病,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而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1]。《医宗金鉴》有云:“泻皆成于湿,湿皆本于脾虚”。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复杂,症候变化多端,于本案患者,腹泻日久,必有脾肾虚弱之本,然其便血反复、坠胀感、苔黄亦提示湿热标实存在,故治疗时当标本兼治,采用辨证结合辨病分期治疗,发作期以清热化湿、行气活血为主;缓解期以健脾益气为主,佐以理气化湿。本案中,用药看似平凡普通,实则配伍精当。患者便血而慢性失血,故用当归补血汤以益气养血;久病必虚,以太子参、山药、杜仲、川断、寄生补益脾肾;无湿不成泻,遂以藿佩芳香化湿,加苏叶等药共成藿香正气散之义,同时可防暑湿之患;恐湿热伤阴,便以白芍养阴和营,生地、麦冬养阴生津;遵《河间六书》中“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治则,本法中以广木香、砂仁、枳实理气降气,葛根升阳止泻,升降相因,调理气机;更巧用槐花散,并加用地榆炭、山楂炭、黄芩炭清热凉血止血,因“血见黑则止”[2],且炭类药又能收涩止泻,实乃妙哉!同时告知患者注意饮食,加上患者认真服药,未曾间断,故疗效显著。
2 慢性乙型肝炎治验
患者,夏某某,男,48岁,个体商人。2013年11月17初诊。既往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8年,亦有慢性胃炎病史。服用抗病毒西药阿德福韦酯治疗近2年。实验室检查:AFP 71 ng/ml,ALT 92 U/L,AST 65 U/L,乙型肝炎DNA 1.35×107IU/ml,B超检查显示:肝脏弥漫性损伤。患者自觉服西药病情控制欠佳,遂求诊于中医。现神疲乏力,面色晦暗无华,胃腹胀满,嘈杂纳呆,夜寐不宁,脉弦,舌红苔黄。中医诊断:虚劳。辨证:肝阴不足,脾胃虚弱。治以调肝扶脾养胃之法。处方:太子参15 g,玄参20 g,麦冬15 g,生地15 g,制首乌15 g,丹参15 g,香附15 g,合欢花12 g,茵陈15 g,车前子15 g,淡竹叶12 g,广木香12 g,砂仁15 g,浙贝母15 g,茯神20 g,浮小麦30 g,五味子10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患者减少应酬、注意休息、禁酒。
患者服剂平顺,未见特殊不适。以前法加减治疗1个月后,复查AFP降至19.7 ng/L、肝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者自觉精神较前好转,胃脘不适、少寐均较前缓解,仍面色晦暗无华,偶有牙龈肿痛。脉弦,苔黄质绛。乃阴虚火旺之征。治以滋阴清热,养肝扶脾之法。处方:黄芩10 g,黄连10 g,黄柏10 g,薄荷10 g,五味子10 g,茵陈15 g,香附15 g,丹参15 g,砂仁15 g,沉香6 g,生地15 g,玄参20 g,鸡内金15 g,青蒿15 g,鳖甲15 g,地骨皮12 g,金银花15 g,当归15 g,黄芪20 g,甘草10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
诉服药后诸症减轻,继续以前法加减治疗3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AFP 7.5 ng/ml,乙型肝炎DNA<5.00×102IU/ml。患者诸症减轻,牙龈肿痛未作,自觉身体状况良好。
按语:一般而言,慢性乙型肝炎属于肝失条达,脾失健运,患者体内存在温热疫毒集于肝胆脾胃,导致水湿不化以及气滞血瘀[3]。在治疗时一般以此为基础,但随着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治法上又因人而异。本案患者病程已久,久病必虚,故用平和之太子参益气扶正;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故以玄参、麦冬、生地、制首乌、丹参、香附、合欢花、茵陈、车前子、淡竹叶养肝阴、活肝血、舒肝气、利湿热;用广木香、砂仁、浙贝母养胃顺气;加茯神、浮小麦以安神;五味子既可安神,现代研究[4]还表明其可降酶,用于此处恰到好处。中医的精髓之一是辨证论治,在治疗过程中治法方药亦应随证变化,本案患者中途出现牙龈肿痛等火旺之征,故加用芩、连、柏、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和青蒿、鳖甲、地骨皮以清虚热,余治法基本不变,用药上可略作调整。值得强调的是,本案患者平素应酬较多,嗜食肥甘厚味和酒浆之品,作息不规律,劳心费神,不利于肝病的恢复,致使病情迁延不愈,故嘱患者禁酒、调节饮食及作息时间,加之患者极为配合,故收良好效果。
[1] 吴撼平.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与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2,4(8):115-116.
[2] 王琼,李信平.槐花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出血验案[J].中外医疗,2008,27(25):88.
[3] 施军平,范建高.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诊治对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11(4):278-279.
[4] 王良峻,杜新加.五味子在肝病中的运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7,7(3):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