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小分子有望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2014-01-22本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斑马鱼心肌病基因突变

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的Angeliki Asimaki等在对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的斑马鱼模型研究中发现,一种新型的小分子可减轻该疾病的某些特性,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已筛选了成千上万个相关的化合物。该结果2014年6月在线发表在JAMA杂志上。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以频发心律失常为特征,是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猝死的重要原因。该病由编码细胞桥粒蛋白质的基因突变所致,桥粒为位于心肌细胞间一类特殊的复合结构。

尽管研究人员清楚这些突变,但这些突变参与细胞损伤和致心律失常的机制仍未明确。

这种新发现的小分子被命名为SB216763,它不仅可以减少细胞损伤和细胞死亡的范围,同时还可逆转斑马鱼心脏细胞的异常电生理现象。此外,在对携带ACM突变基因的大鼠细胞以及来自两名ACM患者心脏细胞(来源于人体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也同样发现了上述作用。

这种治疗作用包括细胞内桥粒蛋白的重新分配,表明ACM的基因突变导致桥粒蛋白运输缺陷。该研究除了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一种潜在的新疗法之外,也显示出斑马鱼在心脏研究方面的有效性。

(本刊 编译)

猜你喜欢

斑马鱼心肌病基因突变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小斑马鱼历险记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瓜蒌不同部位对斑马鱼促血管生成及心脏保护作用
斑马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