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临床X线分析
2014-01-22王者兵
王者兵
(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614205)
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临床X线分析
王者兵
(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614205)
目的 熟悉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X线表现,及时准确地作出X线诊断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出我院及友邻医院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32例X线平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X线表现分两型,肥大型及萎缩型,两型形成机制亦不同:肥大型骨折部位不稳定造成局部血管再生及重建延长,血供丰富;萎缩型者骨折端感染或局部血供减少。结论 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骨折的X线诊断分型是临床选择治疗的有力依据。
骨折;骨折并发症;X线诊断
骨折常发生各种并发症,具有关资料统计约占10.7%,其中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为常见的合并症[1],而多数放射科医生将这一名词常单纯地用于某一骨折的不愈合状态,然而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诊断及治疗处理上,了解X线表现的类型非常重要。现将我院及友邻医院收集的32例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其X线诊断分型的认识,为临床选择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及友邻医院X线片档案中随机抽出有完整检查资料的32例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X线片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及骨折X线诊断,均摄有2次以上不同时间的X线复查片。年龄13~82岁,平均48岁。骨折部位:股骨10例,胫腓骨9例,肱骨6例,尺桡骨2例,指骨2例,脚骨2例,锁骨1例。
2 X线表现
2.1 骨折延迟愈合 肥大型,骨折断端呈斑片状,云雾状的骨痂,且过度膨大,折线持续存在,长期无明显变化;萎缩型,骨折断端呈斑片状,云雾状骨痂出现晚而且少,并长期不能连成一片,断端的吸收更为明显,折线加宽,边缘模糊呈绒毛状,骨折端变得圆钝长期无明显变化,无硬化改变[2]。
2.2 骨折不愈合 肥大型,骨折线持续存在,超过预期愈合时间,且在折端有不等量的骨痂形成,髓腔封闭,依据骨痂的多少,可分为象足型和马蹄型,象足型骨折端大量骨痂生长,且过度膨大,骨端硬化,且折线持续存在,类似象足;马蹄型骨折断端少量骨痂生长,折线持续存在,类似马足。萎缩型,折线持续存在而无骨痂,骨端萎缩、疏松,中间存在较大间隙,长期骨端无变化,但可有轻微再塑。假关节形成,骨折端硬化,且被覆一层纤维软骨,相互间形成假关节[3]。
3 讨论
在正常的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骨化与软骨骨化是同时进行的,相辅相成的,如两种骨化方式受到干扰,即应力干扰、感染,治疗措施不当及不正确的锻炼均可导致两种骨化方式同时变得缓慢,甚至终止,造成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4]。骨折线持续存在一定时间无变化即为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5]。但这并非是一种静止不变的过程。众所周知,如果消除各种影响骨愈合的原因,及时改进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骨愈合。临床医生在发现骨折理应愈合时仍有疼痛及压疼,甚至断端仍有活动即可疑为延迟愈合及不愈合。
X线检查不仅可以证实临床的诊断,而且能根据X线表现将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分成两型,且两型在临床上的治疗处理上显著不同。美国波士顿医院将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分为肥大型及萎缩型,各具有显著不同的X线表现,而造成不同的X线表现的原因也不一样。肥大型,骨折线持续存在超过预期愈合时间,断端有不等量的骨痂形成。Muller(1970)根据骨痂多少将其分为象足型(大量骨痂),马蹄型(少量骨痂),缺乏营养型(骨端吸收),形成机制为断端活动及血供丰富,成骨活动增加;萎缩型,骨折线持续存在,骨端圆钝、萎缩、疏松及轻微再塑,无骨痂形成,形成机制为骨折断端感染,局部缺乏血运,造成活力丧失,甚至骨坏死。
临床医生对肥大型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病例必须控制其不利因素,即活动和各种应力干扰[6]。而萎缩型病例,在控制其活动的同时,须植骨架桥来消除不愈合的障碍。本组病例在X线表现及临床治疗上均证实了其两型的显著不同。肥大型及萎缩型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的X线改变,两者的区别非常清楚。若理解其基本原则,则不难作出恰当的X线分型,从而为临床选择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王永智.补肾健骨汤治疗老年骨折延缓愈合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32(12):52-53.
[2]刘兴坤,谷福顺.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2(5):42-43.
[3]董乐乐,连建强.生物学内固定原则在手术治疗长骨骨折不愈合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3(3):19.
[4]王永红,赵恒刚.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36例[J].现代中医药,2009,32(1):45-48.
[5]张勇,黄立新,董天华.股骨骨折髓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原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1(3):28-30.
[6]王宇强,刘天盛,王景贵.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疗效报道[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6):509.
1005-619X(2014)01-0093-02
book=94,ebook=98
201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