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越天山

2014-01-22刘宝军

回族文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回民吉尔吉斯斯坦农庄

开 端

笔者知道东干人的事,应该是在幼小时常听爷爷一直唠叨“同治之乱”、“白彦虎出关外”等,但不明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兰州西北师范学院(今西北师范大学)读书时,每天有读报纸的习惯。有一天,在《参考消息》读到一篇文章,介绍在当时苏联境内,有一批陕甘回民的后裔,虽在苏联一百多年,但仍然保持着中国西北人的习惯,吃饭使用筷子,睡觉仍然有土炕,讲的是陕甘方言,做的食品多是西北人地道的饺子、包子、韭菜面条和馒头等。当时,中苏关系不正常,两国之间的联系很少,但对于这个消息,笔者一直记忆在脑海中。

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位住在北京的朋友拜访过中亚的东干人,笔者便要了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位东干人的电话号码,一位是吉尔吉斯斯坦《回民报》主编尤素波夫·热希德,另一位是哈萨克斯坦东干人协会主席侯赛因·安。

笔者祖上是陕西人,清朝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后迁移到位于陕西和甘肃交界处的张家川,从小又听惯了陕西话,况且陕甘方言又区别不大,所以跟侯赛因·安先生在电话中用陕甘方言交谈,非常亲切,尤其是来自那遥远中亚的陕甘话。

通电话后,笔者不久便飞往中亚,圆了十几年的梦。

乘机到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Beshkek,原名伏龙芝,Frunz)的玛拉斯国际机场,从机场出来后,是宽阔的大道。绕过首都比什凯克北郊,便看到公路两边是广阔的绿油油的农田。笔者转了一个月,有好多遗址,和东干人一谈才醒悟到,东干人居住的地方其实位于古代的碎叶城,即唐朝大诗人李白出生的地方。随行的东干同胞不知道谁是李白,我费了半天口舌,最后简单地说,李白就像俄国的普希金一样,他们这才明白。

从比什凯克市去东干人居住的心脏镇子——营盘,约有六十公里,一路上都有东干人的村落。

公路上,不时看到有中国人面貌的小贩在售卖水萝卜、红萝卜和西红柿。为了满足好奇心,便下车随便问了一个卖菜小伙。他叫阿尤布,马路边的地是他种的,菜长好了,便直接在公路上售卖,讲一口陕西话。笔者便了解到,多数东干人从事种菜。若有人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旅游时,想看到东干人,在任何一个菜市场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从机场到东干人的聚居区,是一条狭长的吉尔吉斯斯坦草原。我几次有意伫立在公路边眺望东干人居住的区域,向南方望去,那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天山山麓,而北面则是蜿蜒曲伸,地势低缓的阿拉套山脉。远远望去,云朵雾流飘荡,天山共色,让人心旷神怡。

自机场至营盘,一百许里,随东而行,视野之中不断显现的是河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阡陌交错,炊烟袅袅。阿拉套山脉下是一片片秀丽的草原。那草原上淡紫色的软的花果轻盈低垂着。那些金色的盏花,浮现在茂密的鲜绿色的羽状叶簇中;也有那些蔚蓝色的肺草,盛开着深蓝色的花儿,所有这些给辽阔土地上的植物覆盖层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美丽的金梅草,在大片灌木丛覆盖的地方,显得格外动人。这些美妙无比的植物给辽阔空旷的地区增添了一种奇异鲜明的色彩。山下面的东干同胞聚居的两个大村镇——营盘和新渠就掩映在一排排美丽的白桦林和柳树林中。

我喜爱唐诗,以前在大学读过边塞诗,背诵过一些名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当时没什么体会。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边塞诗词的美妙,特别是最难忘的名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写的边塞景象。

新 渠

笔者到的第一站是新渠农庄。

新渠,俄语叫“绍尔别克”,我查了些资料,本意是清凉的山冈。

新渠农庄是中亚东干人——陕甘回民的五大聚居地之一,其他四个是:营盘(马三成)、江尔帕克(属于哈萨克斯坦)、米粮川和亚历山大洛夫卡(骚葫芦,属于吉尔吉斯斯坦)。

新渠农庄有一万多人,绝大多数是陕西人后裔,通用陕西话。新渠是从中亚第一个东干大农庄分出来的,大约在二十世纪初。最初,英雄白彦虎带领的陕西人住在营盘(公元1878年),后来人口繁衍多了,许多人就分出来,住在新渠。这是最靠近营盘的农庄,约有七公里。后来,这些人又从新渠分出一个个东干农庄,如布拉巴顿、杜德维克(扎伊姆卡)、卡然少和考若德等。其中杜德维克和卡然少以前多是德国后裔,1991年苏联解体后,多数德国后裔迁走了,东干人就买下了房子和土地,形成了新的东干农庄。

这几个地方均属于哈萨克斯坦,位于秋河(又译称“楚河”)北岸,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以秋河为界。秋河源于天山山麓,秋河的水是天山上消融的雪水,蜿蜒地由东向西流去。在天山和阿拉套山中间,是狭长的平原,也是最肥沃的地方,而在硕大的平原间,秋河像一条闪闪发光的银带,孕育了两岸的土地和人民。沿岸有许多沙棘树、花楸、桦树、杨树和河柳。春季,鲜花盛开,树叶飘逸,河水哗哗作响,是一幅优美的田园景色。

秋河旁的新渠农庄,中间有一条长长的公路,可以连接通往营盘与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和比什凯克。路两旁有商店、农庄办事处、市场和住宅。农庄有三所学校,一所小学两所中学,学生几乎全是东干人子弟,有几位哈萨克和俄罗斯族学生,他们也会讲陕西话。

新渠的东干人,几乎都以种菜贩菜为生,也有一部分人做生意。一部分人甚至去了白俄罗斯、乌克兰、莫斯科和西伯利亚种菜,他们说那边菜价高,收入好。

我在村子里碰到几位长相和模样很像哈萨克人和吉尔吉斯人,以及乌兹别克人,与他们交谈,他们说一口流利的陕西话。原来他们的奶奶、妈妈都是她们祖先和外族通婚后的后裔。他们说,他们的奶奶、妈妈都会讲“东干话”,也会做“东干饭”。这样的人,陕西话私下叫“二转子”或“三转子”(指有两三个民族的血统)。直接去讲,是不礼貌或骂人的粗话,笔者是客人,开玩笑地叫其中一位姓“吴”的东干人为“三转子”,他们大笑不停。

新渠的好多老人还会讲一些陕西童谣,一位叫塞麦的阿姊背诵了几首童谣,如:

打锣锣,筛面面,

我娃是个金蛋蛋。

尖尖窗窗,糜面团团,

燕子喝水,马驹过河。

后面两首儿歌是:

豆芽芽,小怪怪,

我去南山做买卖。

三月三,我回来,

叫老婆,开门来。

先开门,后点灯,

老鼠在旮旯里背眼睛。

娃娃乖,穿新鞋,

娃娃唠叨,猫咬来,

猫猫,你别咬,

咱们俩,各从好。

另几首东干妇女唱的儿歌,是笔者小时候熟悉的:

哄娃娃,睡觉觉,

山里来了个老道道,

头上戴个草帽帽,

腰里系的是草腰腰。

我娃乖,穿新鞋,

我娃不乖,穿旧鞋。

上述的童谣、儿歌是中国西北地区,特别是陕甘一带流传的。现在在国内西北大部分城市的人们都忘了,可在农村还有少许的流传,而东干人仍然保留至今。

东干人住在中亚一百多年来,由于天山的自然屏障,以及冷战期间中苏关系的人为屏障,致使东干人与中国的交往几乎断绝了一个世纪。一位东干学者曾经讲道:“中苏交恶时,每当听到广播上指骂中国时,我们东干人心里最难受,住在这里,这种难受又不能说出来。”

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各国独立后,这里的东干人便说:“这给东干人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教门开放了;二是和中国老家可以来往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个陕西代表团访问苏联时,曾到新渠看望这批陕西人。新渠的东干人在历史上第一次看到老家来的人,新渠农庄的东干人沸腾了,挨家挨户请这几个人。当时东干人还收集了钱,把代表团的五个人,请到苏联的几个有名的大地方去转了一圈,来表达他们的心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陕西的作家、教授王国杰(汉族)在苏联留学时,曾到过东干陕西村(新渠和营盘)。他说在他第一次见到东干人时,东干人听到他讲的陕西话,用热泪欢迎他。他住了四个多月,东干人把收藏了很久的资料都交给了他,并没有感到他是汉族而见外,而是把他真心地看做是从陕西老家来的亲人。王国杰十分感动,回国后写了本有关东干人的书——《东干族形成发展史》,于1997年在陕西出版。他成了东干人的朋友,有些东干人到中国西安时还去探望他。

侯赛因·安说,他认识的中国人很多,他家还住着一位来自陕西的汉族姑娘,他认做干女儿,在那里学俄语,几乎和他家里的孩子一样。现在,任何一位中国人或者华人,当你们到东干人这里访问,都能亲身体会到他们的好客和温情。

东干人的迁徙

人类为了追求和平、美好的生活,有权利选择、迁徙到广阔的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伊斯兰教的纪元年本身就叫迁徙年。迁徙年是指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圣人受真主的启示,为避免受麦加贵族的迫害,而迁徙到麦地那,迁徙便由此开始。正如《古兰经》所说:

他为你们而以大地为安息之所,他为你们而在大地上开辟许多道路,以便你们达到旅行的目的地。

信道而且迁居,并借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者,在真主看来,是品级更高的;这等人就是成功的。

(《古兰经》第43章10节,第9章20节)

东干人说,十九世纪末期,东干人在白彦虎的带领下选择逃亡异域,以及后面的迁徙,就是这种信念在他们行动上的体现。

世界历史,本身可以说是一部不断迁徙的历史。

世界上的三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是以欧洲移民组成的,包括属于英语语系的北美移民和西班牙语系的拉丁美洲移民,是哥伦布在十五世纪发现美洲新大陆后,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而海外华人的移民则属第二次。中国早期的客家人,就是指由中国北方不断迁徙到南方的广东、福建的移民。十九世纪后,更多的南方人(广东人、福建人、海南人、潮州人、温州人和客家人)又选择迁徙到世界各地。目前海外华人将近五千五百万人。

分散居住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东干人,在1991年苏联解体前被叫做“苏联的回民”。

东干人约有十二万,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人各有五万人,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人有两万多人。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的骚葫芦有一万三千人,奥什市有两千五百人,哈萨克斯坦的营盘农庄(又称马三成农庄)有一万两千人,新渠农庄有一万两千人,江尔帕克—提别有五千人。其中营盘最著名,它是整个东干人的心脏,是最早的根据地。

中亚东干人的分布和中国的回族分布一样,也是“大分散,小集中”。“大分散”是指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从农村到城市都有分布,尤其是在这三个国家的首都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和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东干人在城市或农村都聚居在一起,中亚三国的十二万东干人居住在三十个左右的农庄或城市的聚居区。东干人居住的聚居区之间,相隔距离短的仅两公里,如新渠(哈萨克斯坦)到托克马克(吉尔吉斯斯坦),而远的有相差上千公里,如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到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在吉尔吉斯斯坦,东干人居住的农庄数目最多,住在哈萨克斯坦的东干人村镇没有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人村镇多,但面积大,人数也多。

百分之八十的东干人主要居住在吉、哈两国以秋河为界的两岸草原上。吉尔吉斯斯坦是个多高山的国家,最肥沃的地方就是首都比什凯克周围长约二百公里、宽约八十公里的秋河平原,中亚东干人的多数人口就居住在这个平原上。

从阿拉套山的中部第一个东干人农庄营盘出发,走约九公里路,越过秋河,就是托克马克市了。从托克马克市的周围一直到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向南是骚葫芦,东干人就分布在其间的二十多个农庄、镇子和城市里,这里是东西一百公里、南北五十公里的平原。

东干人移民到中亚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与中国国内历史的发展情况相关联,简言之,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

第一阶段与1862至1877年的中国西北回民反清自卫斗争有关。1877年11月底,当起义失败后,起义队伍分三批退入俄国境内。

第一批人由“大师傅”(或叫“狄道阿爷”、“阿爷老人家”)率领,几千甘肃籍的队伍在阿克苏的西北部翻过天山的别捷尔山口和吉沙苏山口,进入俄境,到了伊塞克湖东端的普尔热瓦尔斯克县(今科拉考尔县),时间是1877年底。在翻山时,冻死了不少人,最后到达的有一千一百一十六人。

第二批人是由英雄白彦虎带领的陕西籍一万多人的战士和家属,退到新疆南部的喀什,越过天山恰克马克山口,于1877年12月6日到达俄境纳戎(又译为“纳伦”),12月27日又转到托克马克,一万多人最后剩下了三千三百一十四人。这伙人人数最多,受的苦难最大,影响也最深。

第三批人是由马大人带领的新疆吐鲁番的回民和青海籍队伍,从喀什再向南,1877年12月初,在喀什噶尔的达埃尔克什(靠近克什米尔),朝向中亚方向的费尔干纳盆地,经过数月的跋涉,在1878年2月到达奥什市,人数为一千七百七十九人。这批人先被安排在清真寺住,而一部分青海人又分队移民到江布尔市(哈萨克斯坦境内),而居住在奥什的这批东干人,受当地乌兹别克人的影响,基本被同化了。

第二阶段与1881年2月签订的不平等《中俄条约》有关。伊犁在1871年7月4日被沙俄强占,之后签订的《条约》规定,伊犁在1882年3月才能归还中国。居住在伊犁的回民害怕俄军撤走后,由于他们同情1862至1877年的西北回民反清自卫斗争,清军肯定会“秋后算账”,要“铲灭回民”。在这种态势和心理支配下,1881年7月3日,伊犁绥定县回商马聪一行七人,到维尔内(今阿拉木图)、江布尔、比什凯克等地寻访,最后选中了水草丰美的骚葫芦。这里靠近秋河,地广人稀,这些伊犁的有钱人带了好多人迁往骚葫芦。1882年3月18日,伊犁归还给中国。1882年3月20日这一天里,根据俄国关卡的记载就有四百八十六户、两千四百五十七人离开了伊犁,还用九百一十六辆大车载着货物和家具。好多过去的东干人被安置在阿拉木图、潘菲洛夫(江尔肯特县)、霍尔果斯和骚葫芦。1883年春季,又有一些伊犁的回民(多数是穷人)也离开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家乡,到中亚。不同的是,早一年离开的是有钱人,专门去挑环境好的地方住,走时骑着马或坐着马车,载着货物,优哉游哉上路;后面的这批人,走哪里都一样,步行上不了远路,多数人就近居住在潘菲洛夫和霍尔果斯。这里离中国边界只有八十公里,这次迁徙约有五千人,被早期迁来的东干人称做“掉娃子”,意即掉下以后又来的人。据东干人两次统计,在1883年有一万五千东干人在俄境内。

第三阶段是1957至1962年,迁徙过去的是新疆回民。1962年5月初,大批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回族受“塔城事件”影响越界迁到苏联境内,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通往比什凯克的中间的红渠乡和伊万洛夫卡镇。多数居住在这里的回民,是“塔城事件”后过来的,这里的东干人称这些人为“八号”。据说,当时驻在边界的中方部队的番号是第八师,也就把这些人称为“八号”。

第四阶段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内地的回民和中亚的东干人开始有了密切的交往,通过探亲、学习、做生意、投资和通婚等方式而选留在中亚。这些新移民大大增加了东干人的人数,也保留了东干人的文化特征。

在东干人的迁徙史上,最感人、最悲惨的莫过于1877年12月初,由白彦虎率领翻越天山的壮举了。

悲越天山

离国情悲,百年血冤千古白,

仰天长啸,英雄悲越天山雪。

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国回民,为什么被俄罗斯人称为“东干人”呢?一种说法是,“东干”一词,本意是指突厥(即中亚各族人)语中泛指回民的词汇,而俄国人也借用此词汇,即使现在,维吾尔族称回民还是叫“东干”。另一种说法是,“东干”,即指甘肃东部,原来是他们的第一代人来到这里后,被人问是从哪里来时,他们回答“东干”,即甘肃东部。后来,一直沿用为“东干人”,其实是中国西北部的陕甘回民。

第一代东干人逃难到中亚的历史原因,与十九世纪中后期的陕甘回民反清自卫斗争有关。

在一个温暖的中午,我坐在新渠村东干学校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我认识的朋友叫曼,他是哈萨克斯坦东干语的负责人,讲一口地道的陕西话。我一直纳闷:东干人是怎么翻过天山的?便向曼哥请教。曼哥爱吸烟,他一听我的问题,马上说:“我吸上烟,头脑才做(陕西音读成‘祖)活(工作)”,他点上烟讲道:“我们这班人过来时,作难乍了(受尽了苦难),一半人折(牺牲)在半路上了。”讲完这句话,他突然痛哭起来,讲不下去了。他的脸上,大泪珠一串串流淌而下。这是位五十多岁的知识分子,我相信他的眼泪是真诚的。

我再去问几位东干老人,都说“做(遭)了难,一百多年的事了”。他们已是第三、第四代的人了。我不能没根据地把东干人的历史编写下去。正在这时,有位东干朋友提醒我,前面比什凯克市有个东干研究中心,那里有以前俄罗斯人写的书,记载第一代人的事。

几经周折,我找来了记载东干人比较具体的书,即1901年波雅科夫在维尔内(今阿拉木图)出版的《东干人起义后记》。波雅科夫(1851—1910)是俄罗斯有名的中亚地理学家、探险家,本身也是大夫。东干人过来时,波雅科夫亲自接待过刚过来的东干人,采访过东干人和另一位俄罗斯军医娃什里边·米哈诺维奇·伏龙芝,还多次帮助东干人治病。他的书在1901年出版,距东干人到中亚的事不太遥远,写的应该接近事实吧。

波雅科夫记载了第一批东干人中当事人讲述的事,书里转录有东干人述说的经过:

“清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我们的队伍从阿克苏退到喀什,大批的清军已经从四面八方围堵过来,我们没有退路。12月初,清军已和我们短兵交锋,回将余青虎也战死了。我们的队伍退到(喀什西北部的)恰克马克山口,大批的清军尾随而至,隘口很小,没有退路,这个山口很少有人冬季翻越,即使在夏季,也只有二十多天没有暴风雪,因此,过俄境走这条路的人很少。”

“这条山路约有四十俄里(1俄里=1.06公里),每一俄里便是一座坟墓。尤其是翻越西坡一万四千英尺(1英尺=30.5厘米)高的多伦山时最为艰难,带孩子的妇女和伤病员多数没有翻过此山,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长眠于此。还有人讲百分之八十的回民折在雪山上了。”

一位在新渠看护学校的老人对我讲,他小的时候,听他的爷爷讲过翻雪山的故事:

“我们的队伍跟着白元帅,清军的大部队已经跟上来了,白元帅为了不要绝后,决定翻山。到了山隘口,清军已经在附近的山顶追击上来了,年轻的回民让女人、老人、孩子和伤病员先走,他们七八个人站在冰层中,抗击清军,我们用土炮攻击追兵,一个好炮手打,其余的人换装火药。当时的炮(即枪)是一炮一打,打完了要装弹药,为了不给敌人有喘气的机会,只好一个人打,多人换弹药。阻击清兵的紧张程度大得不得了,当时把身旁的雪山冰层都融化了一大片,人们都不知道。”

有些过来人还回忆道:“在雪山,白天好过,夜晚难熬。晚上气温急降,风雪交加。那时,女人们都缠着小脚,过这四五千米高的雪山,真是奇迹,女人、小孩和老人晚上只好在牛肚子底下过夜,早晨起来看不见人,只能看见一个个小雪堆。一个女人抱的孩子要吃奶,可奶冻实了,吸不出来,在牛肚子底下暖了半天才喂孩子。”

“我们回民的队伍在南疆和清兵打了几个硬仗,死亡的人太多。为了不绝后,大人(指白彦虎)和其他将士商量,分三把子撤退,第一把子由大师傅带领朝阿克苏山隘方向退却,而马大人带一把子青海人朝南部翻山去,大人带的第三把子陕西队伍向喀什方向翻山。武器精良的清兵马不停蹄追到喀什。白大人翻山很犹豫,不知怎么办,想到前面投诚的都没有好下场,自己一个人出去,挽救不了大部分人的性命。大家在山下决议,每一家出一个壮年,掩护大队伍翻山。大人的一个副手,叫铁跛子的,带领几百个青壮年断后掩护,大家都做了讨白,都知道这几百个人是活不下来的,那几百个青壮年都成了舍希德(烈士)。铁跛子武功高强,有万夫不挡之勇,一人打死许多清兵,在山隘口挡住清兵好长时间。在雪花飘落中,他打急了,脱了上衣,身上的热气在雪中蒸发,清兵都是汉人,以为是天上的鬼神似的,不敢动手,从而使大队伍有机会撤退,最后,他死在清兵的乱枪之下。过了山,大人一直纪念他,把自己唯一的女儿许配给铁跛子的后代,他们的后裔现住在新渠。”

在新渠的侯赛因·安先生家门口的长条椅上,这位陕西话讲得很好的哈萨克斯坦东干人协会主席——按东干人的话说是他们的“头子”,在哭声和泪水中,给我翻译了波雅科夫写的另一段文字:

“我们的大队伍在高耸的雪山上行进着,山顶上是光滑的冰层,稍不小心,就会掉下万丈深渊,死不见骨。没有办法,人们只好把大衣、被子铺在冰层上,让马队、妇女、小孩和老人先过,匍匐行进着。不时,有人不小心,连人带马从雪山滚落下去,在黑黑深渊中只听到人哭喊‘阿拉乎艾可白热(真主至大)的叫声,然后就再没有声音了。剩余的人,更加小心了。”

“最难忘的是我们翻过在一个叫安什然巴坦的大坡上,在一个夜晚,我们遇到了极强的风暴,雪下得很大,寒风呜呜地呼啸着,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几千人的队伍忽然停下来了,大家实在累得走不动了,又看不见前面的路,大家都停坐在雪堆中,都想干脆全部都死在这儿算了吧。结果,领头的白元帅和他的副手们,一边用马鞭子抽打着人们,一边又骂着,催促人们起来上路。为了领袖的精神,人们才一个个凑起劲来,又向前走去。”

幸存的回民队伍翻过天山后,再向前走了一百多公里,便是俄境内边界城市纳戎市。在描述回民抵达纳戎时,波雅科夫的书《东干人起义后记》第二部分第九页写道:

“1877年的冬天,纳戎一带的天气非常寒冷,雪下得很大,而且一连几天,厚厚的雪封住了大山,人们几乎被困在家里。吉尔吉斯斯坦人那年贮存的粮草很少,山坎那边有几家冻死了人,啼哭声在寒风凛冽的山野中传荡着,增添了恐怖和凄凉的气氛。突然,来了一队人马,看上去是中国人,脸上样子很害怕,有的手脚冻掉了,有的受了伤,脏乱得很。女人们穿的毛裤,有些穿的板板鞋,有些人的脚用碎布绑着,有的人穿得很单薄,有的人明显受了重伤,在马背上呻吟着。多数男的拎着枪炮和大刀。有些女的明显冻僵了手,连怀里抱着的婴儿掉在地上都不知道。使吉尔吉斯斯坦人惊奇的是,这些人没有随便闯入任何人家索要东西或借宿,有些抱孩子的妇女只是到吉尔吉斯斯坦人家前面马厩里的草堆中暖暖身体,有些吉尔吉斯斯坦人抱怨说这些人来得真不是时候,遇上这类异常寒冷的冬天。也有些吉尔吉斯斯坦人以为是来进攻他们的人,想来闹事,被俄罗斯官员劝阻了,说他们是些打仗失败了的中国难民。”

“纳戎的地方官员不知怎么处理,只好先收缴了这些人的武器。吉尔吉斯斯坦人接待了他们。这些人在山前砍了柴,让人们在火堆前取暖。雪还在不停地下着,他们架起铁锅,把树皮煮在锅里,来喝树皮汤,有些等不及了,索性啃吃树皮。”

这些人在纳戎待了二十天左右,受俄国官员的指令,又前往二百多公里外的托克马克市。从纳戎到托克马克,一路上又要翻过数座山峰和河流,一些人又倒下去了。过纳戎河时,淹死了好多人。半路上又碰到一些吉尔吉斯斯坦土匪,抢走了一些妇女和财物——他们已没有武器了。行路中,有些伤重体弱者不断倒在雪地里,永远起不来了,他们只好草草用大雪盖住。

托克马克是一座比较大的城市,也是这些回民的最后目的地。波雅科夫是这样描述回民抵达时的情形:

“1877年12月27日中午一时左右,在托克马克市的街面上,突然来了十多个骑马的中国人。其中带头的是一位年轻人,穿一身黄色袍子,脸色黑亮,个子不高,身体魁梧,眼睛炯炯有神。在人们的中间,看上去就知道是一位领头人,他脸上有十多处刀伤。他们讲的话本地人都听不懂,他们的手一直向东面指画着,人们不知道指什么,后来才明白后面还有好多人。俄罗斯官员派了几部大车,载了好多面包去,在托克马克市政府门前,那领头的年轻人一直蹲在那里,脸色显得非常紧张、焦急,他一会儿手捧起来,面向东方,像是在念经祷告。而信仰伊斯兰教的吉尔吉斯斯坦人唠叨着,麦加的方向是在西面,他们为什么面向东方呢?下午,从东方的伊塞克湖方面,一帮子一帮子中国人来了,到了傍晚,又来了许多人,那位领头人才松弛下来,有了一点笑容。”

“住在托克马克的吉尔吉斯斯坦人和俄罗斯人,拿出食物给这些人,人们点燃了一堆一堆的篝火,一起围在篝火旁烤火取暖,一边还在谈论着什么,这时候人们的脸上明显地有了笑容。有些小孩子们还围着篝火跑着耍起来了。人们说第一次看见火光高兴了,在中国那边,他们最怕点火,尤其是在黑夜,因为在夜间即使一点微小的火光都可以暴露目标而招来清军。那位带头的白彦虎,在人群不远处的一个火堆旁独自坐着,一言未发,怀里是他六七岁的小儿子,他脸上看上去好像一直在思索着什么。”

“在托克马克的那些俄罗斯人,看见了这些人也很高兴,恰好这些日子又是假期(圣诞节期间),晚上凑在一起喝着酒,打着扑克,有些人用食物从东干人身上换来金银首饰,赌博着。夜深了,俄罗斯人还在温暖的房子里尽兴地玩乐着,东干人也都面带笑容,高兴地进入房子里睡觉去了,这是他们进到托克马克的第一个晚上。”

这就是第一批东干人翻越天山前后的历史情况。

这是一次寒心、天山寒雪与清军冷峻追杀相交织的翻越。

这是一次用血化雪,用生存的希望留下“油香根”的勇气而走向“生”的原野的历程。

他们给历史留下了印迹:悲越天山、壮越天山,还有那天山隔不断的国情乡思,更有那天山冰雪封结不了的文化、精神和无限的热情。

从这个历史结点开始,引出了一百多年来在天山那边发生的东干人的历史、东干人的故事……

(本文选自刘宝军长篇纪实散文《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题字:李兰芝)

猜你喜欢

回民吉尔吉斯斯坦农庄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浅探西昌回族史
BOTTOMS UP
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
农庄
玉米人农庄
农庄里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