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词性喻体的语义指称分析*

2014-01-22李秀明

当代修辞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喻体相似性范畴

李秀明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提 要 本文尝试结合语义学的指称理论来分析喻体的指称性,喻体在指称上可以分为无指成分和有指成分,在使用频率上,无指喻体要远远高于有指喻体,施喻者选择无指喻体或有指喻体,是为了突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关联。

比喻句中喻体的类型分析与选择运用,是比喻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中说“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陈骙《文则》论及“比喻十法”,皆以喻体为重。现代修辞学研究中,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喻体的结构形式、语义成分和语用功能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李胜梅(1997)、张力军(2001)、谢蓉蓉(2006)等对喻体及其修辞用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和分析。

喻体绝大部分是由名词性成分来充当的,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对象和实际语境中存在的事物之间存在各种指称关系,修辞学研究喻体,如果能对体词性喻体进行指称分析,或许可以为比喻研究打开一个新空间。刘大为(2002)将比喻分为事物性比喻和事件性比喻,将喻体分为名词性成分喻体和动词性成分喻体。余义兵、樊中元(2007)分析了体词性喻体的“比喻性”等级序列。喻体既然多由名词性成分来充当,那么喻体的指称研究,很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但是目前国内的比喻研究中似乎从这个角度进行讨论的文章并不多见。

本文希望能对体词性喻体的语义指称类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说明,在CCL语料库中选择“像……一样”这种典型的比喻格式为例(本文的例子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北大CCL语料库)。文章总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节说明体词性喻体多为无指成分,第二节分析有指成分喻体的典型格式,第三节从修辞功能入手,分析无指喻体和有指喻体在突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本文试图结合语义学的指称理论来对比喻这个古老的辞格进行新的审视和解释。

一、体词性喻体多为无指成分

本体和喻体是构成比喻句的两个重要要素,在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成分的性质很复杂,如:

(1)各地起义军从四面八方向洛阳涌来,各郡县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向京都洛阳。

(2)各地起义军好像大河决了口子一样,官府哪儿抵抗得了。

(3)您怕蜀军像害怕老虎一样,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4)本着慈悲喜舍的宏大誓愿去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就好像普施甘露一样,滋润一切,又像摩尼宝珠一样,圆光普照,随物现色。

例(1)中本体“告急文书”和喻体“雪片”都是体词性成分,例(2)本体是体词性词组“各地起义军”,而喻体却是谓词性词组“大河决了口子”,例(3)本体“您怕蜀军”和喻体“害怕老虎”均属谓词性词组,例(4)本体和第一个喻体“普施甘露”是谓词性词组,第二个喻体“摩尼宝珠”则是体词性词组。

本文只讨论体词性喻体的语义指称问题。关于名词的指称问题,陈平(1987)系统地分析了“有指与无指”、“定指与不定指”、“实指与虚指”、“通指与单指”这四组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这四组概念,是描写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对象同实际语境中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与发话人当时当地的所持意图和所作假设等因素密切相关。该文系统描写了这些概念在汉语中的表现方法,同时揭示了相关的各类名词性成分的语法特点。陈平(1987)为我们进一步对比喻句中的喻体进行语义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任何一个名词成分在话语中都有不同的指称性质。如果一个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对象是话语情境中的某实体,该成分就是有指成分;反之,如果发话人在提到某个名词时,仅仅是着眼于该名词所指对象的抽象属性,而不是具体语境中具有该属性的具体的人和事物,那么这一名词性成分就是无指成分。陈平(1987)认为,在比较结构中用在“像”、“如”、“有”等词语后面的成分,一般都是无指成分,如:

(5)王大在运河里捞到一只螃蟹,乖乖,足有小脸盆大。

(6)公社机关铁门外那两盏葫芦瓢一般大的电灯,依旧亮在那儿。

(7)他目瞪口呆,像一根木头棒子楔在原地,一动不动。(以上三例都引自陈平1987)

本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

喻体是否倾向于由无指成分承担?如果是,那么其理由何在?喻体是否倾向于由无指成分来充当?我们通过语料库中的实际用例来验证。验证方法是通过北大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进行检索,在“高级搜索”界面上,输入“(像)$7(一样)”指令,①共检索到18233条结果。排除其中例举、比较句式,我们统计了大约2000条使用体词性喻体表示比喻的句子,其中90%以上的体词性喻体都是无指成分。如:

(8)看着存折上本就不多的几个钱,一天天像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流走,我连抢银行的心都有了。

(9)当这个冷性高气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10)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11)我像个哲学家一样胡扯八道,没想到我的话却刺中了她的痛处,……

上面四个例子中的喻体“水、决了堤的海潮、棋盘、爬虫、一个哲学家”所指代的事物在语境中都不是实际存在的事物,都属于无指成分,说话人在提及以上喻体时,仅仅是着眼于该名词所指的抽象属性,而不是具体语境中的事物或人。

接下来的问题是:

为什么绝大部分的体词性喻体都是无指成分呢?认知语言学家莱克夫、约翰逊(1980)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的概念来认识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人们使用比喻句来完成一次具体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描述为:

我们在某一对象(本体)上发现并强烈感受到一些特征,而这些特征在该对象通常归属的范畴A中是得不到解释的,这些特征不仅无法被理解,甚至也难以被清晰地感知,于是人们以相似关系为媒介去激活另一个范畴B,以便将属于范畴A的对象放在范畴B的有关知识中去解释。属于范畴A的对象是本体,范畴B是喻体,喻体以范畴B的原型或者次范畴原型的方式出现在比喻中。范畴原型通常由表达某范畴的基本层次上的词语来激活,次范畴原型则由摹状词对原型的限定来激活。

用例子来说明,例(8)为了传递说话人对“存折上本来就不多的几个钱”的认知(与读者分享其独特的体验),激活了“水”(喻体),这个句子中“水”没有任何的限定词,是范畴中的基本层次的词语形式,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是“水”的范畴原型语义,即“无声无息地流走”;而例(9)中用“决了堤的海潮”来映射“冷性高气压势力”,“海潮”不是“水”范畴中的基本层次,而且带上了定语“决了堤的”来限定的次范畴原型,该比喻结构的相似性是“一泻千里、汹涌澎湃”。

我们注意到,比喻话语中本体多为定指性成分,无论是全指如例(10)中的“地”,还是别指如例(8)、(9)、(11)中的“几个钱”、“这个冷性高气压势力”、“我”,都是定指的。这是因为我们使用比喻时,目的是为了认识某具体对象,本体经常作为话题出现在比喻句的句首,话题通常都是有定的,有指的。

反观喻体的语义指称,不管喻体是该范畴的原型(如例(8)中的“水”)还是次范畴原型(例(9)中的“决了堤的海潮”),多倾向于指称无指成分。这是因为喻体作为认知工具,一般是人们心理的抽象意象或者意象图式,喻体激活的是所指事物的性质,而不是具体的实体,那么很自然,喻体所指称的并非是该话语环境中的实存之物,体词性喻体在具体的比喻表达中多为无指成分。

二、有指成分的体词性喻体

但是,在语料中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体词性喻体都是无指成分。在北大CCL语料库(现代汉语)中键入“(像这)$7(一样)”②指令来搜索语料的时候,我们发现了151条结果,除去102个表示比较和比况语义的句子,有49个例子是使用有指成分体词性喻体表示比喻的用法。如:

(12)或许是缘于这条河流赋予的生命活力,作为讷谟尔河的儿子,王荣生也像这条河流一样,不停地奔跑着……

(13)我思绪万千。火锅在变,我们的生活也像这火锅一样,越变越红火……

(14)“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15)莫洛托夫将一枚闪亮的钻石戒指送给克莱曼蒂娜:“我们请您接受这枚象征永恒友谊的戒指。愿我们两国的友谊像这颗钻石一样闪光、纯洁和牢固。”

(16)霍老头的人也正像这木屋子一样,矮小,孤独,干净,硬朗,……

(17)这磨的声音,时常使我感到忧郁,使我想起了那些被磨难的孤独者,他们也常常像这只驴子一样拖着一面无形的磨,在人生道上团团的转。

上面这些例子中的体词性喻体“这条河流、这火锅、这只杯子、这颗钻石、这木屋子、这只驴子”和第一节例(8)-(11)中的喻体表现出形式和语义的差异,这些体词成分受到“这”和量词的限制,表现对象是在现场语境中存在的实体。

陈望道(2006:70)在论述明喻时,提及两种用喻类型,一是“用较熟悉较具体的事物作比,使人对于正文格外看得真切”,另一种是“往往就用眼前的事物作比,使眼前的两件事物格外密切”。例(12)-(17)都是用说话人眼前的事物作比,陈望道先生提出的用眼前事物作比的修辞效果是“使眼前的两件事物格外密切”,这句话概括了使用有指成分作喻体的比喻格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本体和喻体都是具体语境中实存的事物(即“眼前的两件事物”)。

在观察语料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检索“(像这)$7(一样)”格式收集到的49例中,即使是有指成分充任的喻体也不都是真实有指的,比如:

(18)对目前科学界存在的问题,他(许靖华)讲了一个“呆子找钥匙”的故事:晚上很晚了,警察看到一个人低着头在广场上走来走去找东西。警察忍不住过去问他在干什么,这人讲,我正在找钥匙。警察便帮着他找,又细致地找了一遍。还是没找到。警察便问,你在哪里丢的钥匙?这人指着广场边一条没有路灯的小巷说,我在那里丢的。警察感到疑惑:那你怎么在这里找呢?这人答道:因为这里有亮光!许靖华感叹现在有许多科学崽就像这个呆子找钥匙一样,只在容易出成果的领域从事研究,只是去证明,而不是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个例子中的“这个呆子”并非实存于当时的具体语境中,只是许靖华在演讲中提及的一个寓言故事中的人物。说话人为了使用“呆子找钥匙”这个喻体来完成修辞表达,临时建构一个概念化事件,便于听话人理解。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使用比喻辞格时,有指成分的喻体需要更复杂的提取过程,因为有指喻体的所指不是储存在对话者的心理共识之中,需要临时激活,或者现场构建一个有指成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第一节中提出的“绝大部分的喻体都是无指成分”的观点,因为无指成分喻体预存在对话者的心理共识之中,需要时激活即可,不需要在现实语境中寻找或者建构。

在第一节中讲到比喻话语的认知过程,比喻激活的是喻体范畴中对象的原型或者次原型,原型喻体使用的是范畴的基本层次词语,次原型喻体则加上摹状词对原型进行限定,而本节中所列举的有指成分喻体,实际上就是范畴中的具体成员,使用这类喻体,并不违背比喻的认知机制,因为无论是无指成分还是有指成分,都具备该范畴的基本属性,如“水”、“决了堤的海潮”、“这条河流”,都具备基本层次范畴“水”的基本属性。说话人之所以选择使用喻体范畴中不同层次的成分来激活认识本体范畴所需要的相似性,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语义投射,选择原型范畴和次原型范畴,多为语义的自动映射,而选择范畴中具体成员(多为有指成分)作为喻体,是为了完成限定性语义映射,更好地突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特殊相似性关联,这一点将在第三节详细说明。

在语料观察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喻体成分在使用频率上,大部分是不带限定成分的原型成分(如例(8)中的“水”),也有一部分是带上摹状词限定的次原型成分(例(9)中的“决了堤的海潮”),比较少见的是本节介绍的具体成员(例(12)的“这条河流”),用“>”来表示喻体的使用频率序列,可以表述为:

关于有指成分喻体和无指成分喻体的修辞功能差异,我们将放在下一节说明。本小节继续描写有指成分喻体的其他结构形式。

接下来,我们比较由“这”和“那”引导的体词性喻体在语义指称方面的异同。近指代词“这”引导的喻体都是有指成分,那么由远指代词“那”引导的喻体会是什么情况?

我们在北大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键入“(像那)$7(一样)”指令来搜索语料,共获得132条结果,除去95个表示比较和比况语义等非比喻句,有37个是使用体词性喻体表示比喻的用法。如:

(19)当树林被雨水洗刷得更绿,小路被雨水冲洗得赭红的时候,这支曲子简直能把你心上的尘埃冲刷得一干二净,也像那山林和小路一样,清新、明澈,一尘不染。

(20)一觉醒来,时针指着四点,天色已经蔚蓝。郭沫若如像脱胎换骨了一般,他的精神像那窗外的蔚蓝的宇宙一样新鲜,脑筋异常清醒,心里异常安静,……

(21)奔马飞驰未停,钉鞋仍在奔跑,跑出去二十余丈后,孙通的尸体才落了下来,落在他们的人和马后面,落在像那柄大砍刀的刀锋一样冷酷无情的冰雪上。

上面三个例子中,我们看到,喻体“那山林和小路”、“那窗外的蔚蓝的宇宙”、“那柄大砍刀的刀锋”都是说话时的具体语境中实存的事物,而且是定指成分。③如(19)中的“山林和小路”就是指上文已经提及的“那片树林”和“那条小路”,在这个句子中,喻体必须是定指成分,才能与句中的比喻相似点匹配,因为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山林和小路都是“清新、明澈,一尘不染”的。定指性喻体强调的是语境中的特定事物,特定事物与人们心理的概念性事物不同;而反观无指性喻体,表达的是概念性事物,只有抽象的属性,表现的是某一语言使用群体心中的共同属性,如前文例(8)(9)(10)中的无指性喻体“水、海潮、爬虫”等。

请注意,“(像这)$7(一样)”格式中的喻体都是定指性成分,而“(像那)$7(一样)”格式中的喻体则不同,有的是定指性成分,有的则是非定指性成分。如:

(22)这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福德智慧不可思议,就像那巍巍高山一样的伟大,是无法来形容的。

(23)人活着,应该像那灯火一样,想着去照亮别人,这样的境界才有意义。

(24)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秃秃的树木。他的双眼像那荒原和那天空一样冷峻;鼻似刀裁,斧头般坚硬;肌肉像那荒凉的土地一样粗犷;双唇不比宝剑的锋刃更厚。

(25)都市的路在延伸、扩展,都市的人驾驶着车在忙忙碌碌中行驶,社会正像那车轮一样,不停地向前、向前。

上述四例中“那+名词词组”所构成的喻体,很难确定“那巍巍高山、那灯火、那荒凉的土地、那车轮”是定指性成分,这些喻体所指的事物,并不一定实存于说话时的语境之中。倘若我们在上述四例中的喻体中加入量词,变成“那座巍巍高山、那盏灯火、那片荒凉的土地、那只车轮”,那么喻体的定指性就得到了强化,所指事物就是定指成分。

这种情况与“这+NP”不同,“这+NP”都是有指的,不需要量词的强化。如例(14)“像这只杯子一样”,把量词“只”删除,变成“像这杯子一样”,并不影响喻体的定指性。例(16)中“像这木屋子一样”加上量词“座”,其定指性也不会得到加强。这是因为“这”表示近指、“那”表示远指的语义指示功能有关,“这”表示近指,名词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有指性,“那”表示远指,有指性较弱。方梅(2002)讨论过北京话中“这”和“那”虚化的不对称现象,认为对现实事件中的对象倾向于用“这”,对非现实事件中的对象倾向于用“那”。对一个指称属性不明确的光杆名词来说,用“这”可以标定这个名词的定指性身份,用“那”则不行,该文还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北京话中,只有“这”有了虚化为定冠词的用法,而“那”还没有虚化为定冠词。我们从“这”、“那”引导的名词性喻体的定指性强弱差异,也验证了二者在定冠词功能语法化程度上的不同。

一般来说,人称代词、专有名词的定指程度最高,那么人称代词和专有名词充当喻体的情况如何呢?

查询北大CCL语料库,输入“像他一样”查询,找到111条现代汉语的例子,都是一些典型的比较句式,如:

(26)他劝夏经平也像他一样改变一下对子女的教养方法。

(27)在他看来,仿佛人人像他一样,恢复了好心情,倾心于青春和美丽,热衷于寻欢作乐。

(28)他觉得,要是他们都像他一样了解事情的始末那该有多好。

上述这些“像他一样”在句中充当限定性状语,修饰其后的动词性成分,这一类的“像……一样”主要是为了表示程度,而不是说明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所以我们认为这些结构不是比喻结构,而是例举结构或者比况结构。但是也有两个例子值得注意:

(29)罗斯托夫听见枪声,微微地勒住那匹像他一样快乐的马,一步一步地慢行。

(30)他弄平皮袄,装备好猎用的工具,骑上他那匹像他一样毛色斑白、膘肥光滑,驯顺善良的“维夫梁卡”。

这两个例子中“像他一样快乐”、“像他一样毛色斑白、膘肥光滑、驯顺善良”在句中充当定语,其语义是表示例举呢?还是表示比况,或者是表示比拟?或者都很不典型?或者“像……一样”表示例举、比况、比拟三种语义是该结构呈现出一种语义虚化的梯度?这个问题暂时存疑。

定指性最强的名词应该是专有名词,那么专有名词能否充当喻体呢?我们在百度页面上搜索“像鲁迅一样(似的)”、“像阿Q一样(似的)”、“像林黛玉一样(似的)”等检索词,也发现了不少语例。如:

(31)a.像鲁迅一样思考。

b.像鲁迅一样教育孩子。

c.韩寒再过几年或许会变得像鲁迅一样。

d.宋祖德开始像鲁迅一样去战斗。

e.股市像鲁迅一样牛。

f.像鲁迅一样看透黑暗者最易投向独裁。

(32)a.像阿Q一样平凡。

b.像阿Q一样活着。

c.有了理想而不去奋斗的人是平庸的,他们像阿Q一样整天处在幻想之中。

(33)a.笔记本电脑像林黛玉似的弱不禁风。

b.本来人家身体刚刚的,一吃药整得像林黛玉似的。

c.像林黛玉似的男人到底好不好?

d.今天来说说我林黛玉似的婆婆吧,我婆婆倒是跟我没什么大的矛盾,我也没

跟她红过脸,客客气气地相处。但她有心脏病,天天不是这不舒服就是那有问题的,……

另外还有“像马云一样思考,像李开复一样行动”等,举凡有一定知名度的人都可以进入这类比喻结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某人的某个特点只要成为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共享知识,该人的名字就可以用来做比况的参照项或者比喻的喻体。当然这些专有名词喻体,并不一定是实存于说话语境中某个事物,重要的是交际双方必须熟悉这些专有名词的各种属性④。

三、有指喻体和无指喻体的修辞功能差异

上文说到大部分体词性喻体都是无指成分,但也有不少喻体属于有指成分。从喻体的无指成分和有指成分的使用频率上,我们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无指喻体要高于有指喻体,表述为“无指成分>有指成分”。本节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问题1:在喻体的使用频率上,为什么会有“无指成分>有指成分”的倾向?

问题2:有指喻体和无指喻体在修辞功能上中有什么差异?

1.“无指成分>有指成分”倾向的成因

前两节中,我们通过CCL语料库查询,发现有上述的频率倾向,90%以上“像……一样”格式的比喻句中,喻体都是由无指成分充当的,无指成分在形式上分为两类:基本层次范畴词语(如例(8)中的“水”)和次原型范畴形式(如例(9)中的“决了堤的海潮”),这两个类型的无指成分使用频率的高低我们没有做进一步的统计。在第一节中,我们说到:喻体作为认知工具,一般是人们心理的抽象意象或者意象图式,喻体激活的是该事物所具备的属性,而不是对象实体,喻体所指多为该话语环境中的非实存之物,那么很自然,体词性喻体在具体的比喻表达中多为无指成分。

在我们统计的2000条比喻句中,只有49条“像这……一样”和37条“像那……一样”的带上指示代词可能表示有指成分的喻体,不足5%,这类喻体就是陈望道先生所说的“用眼前的事物作比”一类,在总体趋势上,这类有指成分喻体在使用频率上远低于无指成分喻体,其原因有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性是施喻者使用比喻的意图,这个格式主要是为了说明本体的语义特征,本体都为有指成分,而喻体是为说明本体服务的,施喻者更倾向于使用储存在心中的某个熟知概念来激活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性,而人们心中熟知的概念大都以最容易把握的基本层次范畴储存在说话者的心理词库中。第二种可能性是我们选取的语料问题,我们选择“像……一样”这种典型明喻格式进行讨论,而比喻(包括借喻、隐喻等)的实现方法有很多种类型,有些诗歌当中可能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这些喻体就成为诗歌中的意象或者象征物。我们注意到上述5%的有指成分喻体都出自一些文学作品,而无指成分喻体可以出现在各种领域的文章当中。所以,喻体的有指和无指性质还受到语用领域的制约,这方面的研究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2.有指成分喻体和无指成分喻体的修辞功能差异

接下来的问题是,人们在选择喻体时,什么情况下选择无指成分?什么情况下选择有指成分?人们使用不同指称性质的喻体,是由什么因素或者修辞动机限制的?刘大为(2002)在分析科学思维中的事件性比喻时提出:“不管语言中怎样联系,思维中先有A(引者注:本体)后有B(引者注:喻体)的顺序是很明显的。”但是否所有的比喻话语都遵循这样的思维顺序呢?比喻思维的认识过程,有没有喻体先于本体存在的现象?

我们再引述上文提及的三个例子:

(8)看着存折上本就不多的几个钱,一天天像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流走,我连抢银行的心都有了。

(9)当这个冷性高气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12)或许是缘于这条河流赋予的生命活力,作为讷谟尔河的儿子,王荣生也像这条河流一样,不停地奔跑着……

这三个例子中的喻体属于“水”范畴,只是例(8)中的“水”是原型,(9)中“决了堤的海潮”是次原型,(12)中“这条河流”是具体成分,在喻体选择上表现为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上文说过使用比喻,主要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本体范畴,从喻体范畴中识解出关于本体的知识。但是喻体范畴提供的语义框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若干个意义或义项形成的语义框架。比如上述三个例子中的喻体范畴“水”,其语义框架是多义性的,具有流动性,向低处流,涤荡万物、公平无私、勇往直前、来势凶猛、柔情似水……这些特征既有概念性的,又有文化性或者民族性的。可以说,喻体的语义特征具有开放性,但是施喻者(使用比喻的人)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喻体的语义特征做出限定。

Lakoff&Johnson(1980:10)在讨论隐喻的系统性时,专门提出了隐喻系统相似性特征的凸显(highlighting)和隐藏(hiding)问题,认为人们在使用比喻时,需要促使读者的识解集中在某个概念的某些特征上,而不是所有的语义特征上。这时候需要施喻者使用某种语言策略来保证对喻体特征某个侧面的凸显。王文斌、熊学亮(2012)认为:在隐喻中,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确立,实际上就是在差异中寻找相似性,凸显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一相容面或相容点,即在突显原域某一特性或特征的同时,也凸显了目标域中某一类似的特性或特征,形成两个域的突显共振。

施喻者对喻体的语义进行限定,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完成。

如例(8)“一天天像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流走”,施喻者选择的喻体是原型范畴成员“水”,但可以通过在比喻结构之后,对相似性进行进一步限定,此例中“水”的语义特征集合,突显的是容易为大家所识解的“流走”特征;而例(9)“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对喻体采取限定的方式,突显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一泻千里,汹涌澎湃”,此特征不是所有的“水”都具有的语义特征;例(12)则选择具体成员“这条河流”作为喻体,这种喻体选择更能凸显比喻话语所需要的语义凸显,因为“这条河流”具有个体的独特性,是为了更加严格地限定比喻义的识解和提取。

再用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喻体指称选择和相似性突显的问题:

(35)a斑斓四季,生活如画。

b人生就像一幅风景画。

c现在的日子像这幅画,很累,但是不能放手。(网络语料)

(35a)的喻体是原型范畴“画”,其语义特征没有任何限制,读者可以按照自己对“画”的认识进行识解,但是因为上文有了“斑斓四季”,我们在语境制约下会自然解读出生活的美丽、多彩多姿;(35b)的喻体“一幅风景画”,加上了数量结构和定语的限制,从形式上就制约了我们对相似性的识解;而(35c)则是对一张照片的文字说明,照片中一个男人用手抓住悬崖上的一块石头,两脚悬空,脚下是万丈深渊。这时候喻体“这幅画”是个有指成分(具体成员),对这句话的相似性识解受到了强烈的制约,只剩下一个“很累,但不能放手”这个语义信息,这个语义信息是(35a)和(35b)的无指喻体无法传递的。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根据语料库的统计,喻体的使用频率显示出“无指成分>有指成分”这样一个趋势,但是在相似性的限制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在语义认知突显程度上,刚好形成了一个反向的趋势,即“无指成分<有指成分”,有指成分强烈地限制了读者对比喻句的相似性识解,而无指喻体则允许读者按照自己的认识方式来识解比喻的相似性。

而且在语料中我们还发现,在喻体为具体成员(有指成分)的比喻话语中,喻体是引出本体的触发物,如前文例(12)-(17)中,喻体“这条河流”、“这火锅”、“这只杯子”、“这枚象征永恒友谊的戒指”、“这木屋子”、“这只驴子一样拖着一面无形的磨”都是前文已经提及的实存之物,也就是说,在这些话语表达流程中,喻体是先于本体存在的。这就和一般的认识有所不同,刘大为(2002)在分析科学思维中的事件性比喻时认为“思维中先有本体后有喻体的顺序是很明显的”,那为什么这类有指成分喻体可以先于本体存在呢?是否科学思维中本体必定先于喻体,但在另一些语用领域中,可以允许喻体先于本体存在呢?

这倒让我们想起了《文心雕龙·比兴》的刘勰对“比”和“兴”⑤两种修辞话语的分析:“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也就是说,“兴”主要是为了实现抒情功能,而“比”则主要是为了阐述事理。更有意思的是,晋代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说得更真切:“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见郭绍虞1984:190)

“比”和“兴”的主要区别,是否也可以从喻体在“有指”和“无指”方面的差异来思考呢?根据朱熹《诗集传》中的分析,“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见《国风·关雎》篇)、“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见《国风·螽斯》篇),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界定:“比”更注重“彼物”与“此物”的距离感,“此物”是实指、有指,而“彼物”则多为虚指、无指;“兴”则不同,“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他物”亦多为在现场实存之物,也就是有指、实指的事物。黄霖(2000:105)认为“赋、比、兴”是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三种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他提出三者的区别在于:“赋”为即物即心,“比”为心在物先,“兴”是物在心先。

所谓“比为心在物先”,可以理解为说话人要表达的内容(本体)先于喻体存在,“此物”在话语现场,而“彼物”则存在于说话人的心理,也就是晋朝挚虞所说的“喻类之言”。“喻类”,是指为了说明某种抽象的道理,说话人从形象事物中提取抽象的属性,用来说理,也就是说,在说理类的科学思维中,本体是先于喻体存在的,施喻者用喻体的某些特征来说明本体的特征。

而所谓“兴为物在心先”,可以理解为实存之物激活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喻体为有指成分,是实存于现实语境之中的某个具体的事物,内涵比抽象事物更加丰富,常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因素,适宜用来表达情感,也就是说,在一些抒情类的话语中,喻体可以先于本体存在,是喻体激发了施喻者使用比喻话语来表达,这种表达更具有现场性,这类喻体都是由有指成分(喻体范畴的具体成员)来充当,是为了更好的突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再次引用上文所举的(16)、(17)例具体说明如下:

(16)霍老头的人也正像这木屋子一样,矮小,孤独,干净,硬朗, ……

(17)这磨的声音,时常使我感到忧郁,使我想起了那些被磨难的孤独者,他们也常常像这只驴子一样拖着一面无形的磨,在人生道上团团的转。

如果将喻体中的指代词和数量词删除,如:

(16')霍老头的人也正像木屋子一样,矮小,孤独,干净,硬朗, ……

(17')这磨的声音,时常使我感到忧郁,使我想起了那些被磨难的孤独者,他们也常常像驴子一样拖着一面无形的磨,在人生道上团团的转。

例(16')中的“木屋子”如果识解为无指成分,就很难和句中的相似点“矮小、孤独、干净、硬朗”等属性搭配,因为这些属性并不是所有的木屋子都具备的属性。例(17')亦然,“驴子”的属性也不仅仅是“拖着磨,团团的转”,一只抽象的驴子,其属性更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倔强、愚蠢、笨拙等。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认识:施喻者选择无指成分或者有指成分的名词性喻体,是为了突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无指成分充当喻体,使用的是喻体范畴的原型或者次原型成分,本体先于喻体存在,希望读者能自动提取喻体共识性最强的语义特征来解读本体的特征,多用来完成科学说理等交际意图;而使用有指成分的喻体是为了突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特殊相似性,或者说施喻者利用现场实存的某个具体对象作为喻体,限制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特征,在思维过程中,喻体有可能是先于本体存在的;有指喻体虽也有说明事理的修辞功能,但是主观性更强,情感更浓烈,多用于完成抒情类言语行为(如鼓励、祝愿、批评等)。

四、结 语

本文尝试结合语义学的指称理论,通过分析喻体的有指性和无指性,认为喻体的指称选择与施喻者突显比喻话语中的相似性特征有密切关系,有指喻体和无指喻体有不同的适用交际领域。本文希望能以喻体指称性为参照点,对比喻这一古老的辞格作更为深入的讨论。正如陶红印(2013)所言:当前汉语语言学(包括修辞学)紧要的任务之一是打破传统研究的藩篱,把学科分支之间的人为界限最大程度地铲除,这样才能加速各个学科的健康发展。当然,本文还有很多地方解释性不够,如第三部分修辞功能分析,还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有指喻体的抒情性更强;另外,如果结合语体研究,那么无指喻体主要出现在什么样的语体当中?有指喻体又主要出现在什么样的语体当中?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结合语言学的多个分支学科理论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

注 释

①“(像)$7(一样)”这个指令搜索的对象是:“像……一样”格式,中间的空格是七个字符,“$”代表“有序相距等于小于7”。

②“(像这)$7(一样)”这个指令搜索的对象是:“像这……一样”格式,中间的空格是七个字符,“$”代表“有序相距等于小于7”。这个搜索指令中的指示代词“这”一般意味着其后的体词性成分是有指的,而且多为在上文已经提及的名词性成分。

③陈平(1987)将有指的名词性成分进一步分为定指成分和不定指成分。发话人在使用某个名词性成分时,如果预料受话人能够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的事物等同起来,能够把它与同一语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同类实体区分开来,该名词性成分为定指成分;反之,发话人预料受话人无法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其他同类成分区别开来,这一名词性成分为不定指成分。

④《当代修辞学》审稿专家指出:专有名词在充任喻体时,其指称性质发生了很明显的分化,可以是仍然指向一个个体,如文中所说“像马云”、“像李开复”(其实作为“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他们的专名也已经在向类型化的方向转移了)等,而像例(27)、(28)、(29)中的专名“鲁迅”、“阿 Q”、“林黛玉”等已经不再简单地指向一个个体,而是指向一种性质或类型,因而具有了无指成分的特征,不能再放在有指成分中讨论。

⑤根据钟敬文(1982)在《谈谈兴诗》的说法,“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兴体”,一种是“兴中有比体”,本文的论述仅限于“兴中有比体”。

猜你喜欢

喻体相似性范畴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隐喻相似性问题的探讨
怎样辨析比喻和拟人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12个毫无违和感的奇妙动物组合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喜马拉雅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