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史学类试题的基础类型与应对策略
2014-01-21杨德志
杨德志
比较史学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一种范式,旨在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事实的比较,加深、扩大和验证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使之更全面、更准确和更深刻。比较史学常用的方法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宏观比较、微观比较、反事实比较等几种,它们已成为新高考试题命制不可缺少的工具和考查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历史事实发展时空性为视角,谈谈关于新高考中比较史学类试题的五种类型及应对策略。
一、特殊历史事实比较
所谓特殊历史事实比较类试题,是指试题内容是对某一国家、地区、民族在历史发展的特殊时空点位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进行比较,考查考生对不同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能力,是最为常见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分为特殊事实的纵向比较试题、特殊事实的横向比较试题。
例1:(201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14题)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 增加赋税 B. 澄清吏治
C. 培养人才 D. 充实边防
此题就是特殊事实的纵向比较试题,比较北宋历史上为解决积贫积弱局面的先后改革,比较两大改革的不同,突出各自改革的特点。显然,范仲淹认为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源在于吏治不整,因此,他改革主要针对的是腐败的官僚制度。而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因此,他改革的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根据以上分析,排除ACD三项,只能选B。
例2:(2008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第12题)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此题就是特殊历史事实的横向比较试题,比较东西方思想先哲的思想,比较他们思想主张的主要不同之处,由于东西方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等的不同,他们的思想既有人类的共性,也有各自的差异。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
应对策略:此类试题是具体的历史事实比较,因此,首先,要理解比较的具体历史事实;其次,明白试题题眼问题的具体要求,是比较同点还是异点;再次,分析异同点要求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的,如原因、内容、特点、性质、影响等;最后,根据要求甄别选择项,多用排除法。
二、阶段历史事实比较
所谓阶段历史事实比较就是试题内容呈现的是历史发展的特定纵向时段或横向时段的宏观或微观历史事实,要求考生对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比较,考查考生归纳、分析、比较不同历史发展时段历史事实的能力,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可细分为纵向长时段比较、纵向短时段比较、横向长时段比较 、横向短时段比较等,能力要求比较高。
例3:(2013年高考卷文综重庆卷第9题)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A. 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此题是纵向短时段比较题,是通过比较1957~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四个不同短时段四个方面的具体数据,揭示该时期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左倾错误的指导思想。正确答案是A。
例3:(2013年高考文综四川卷第4题)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此题是纵向长时段比较试题,要求考生通过比较我国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特征,得出贯穿三个历史时期的共同历史主题为反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向西方学习、实现救亡图存,因此,D项——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符合这一主题内涵。
例4:(2013年高考文综四川卷第16题)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 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此题是横向长时段比较试题。明朝中后期中国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挑战封建正统思想、要求个性解放、具有启蒙精神的思想,李贽的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4~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人类一次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此题要求从横向对两个历史阶段的思想进行比较,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显然,答案C是不准确的,因为李贽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思想。
例5:(2008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第16题)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 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 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此题属于横向短时段比较试题,从政治代议制角度切入,比较一个微观时段内英、德两国是如何通过不同方式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以及两个君主立宪制的内涵有何异同,由此不难筛选出正确答案为A。
应对策略:要正确解答此类阶段历史事实比较题,首先,要清楚比较历史事实的长短;其次,要分别归纳出时段事实的阶段特征,比较出异同点;再次,找出题目要求比较的角度,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方面等;最后,对选择项进行逐一判断,找出符合要求的最佳答案。
三、主题式历史事实比较
所谓主题式历史事实比较,就是要求考生通过对试题围绕主题呈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质相似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比较,得出正确结论,考查考生归纳、分析、比较历史思维的能力。此类试题难度很大,往往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是高三第三轮复习备考的核心内容。
例6:(2010年高考文综福建卷第37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具体材料略)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
(2)分析影响B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
(3)略。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
此题以人均GDP为主题侧重对古今贯通、中外结合的经济史和历史阶段特征的有关问题进行比较,第(1)小题审题要把握比较和走势两个关键词,阅读曲线图表,解读和概括中国与西欧三个时段的走势,比较出两者的异同:A时段——中西大致保持一致,走势相对平稳,中国略高于西欧;B时段——中国稳定不前,西欧超过中国并持续上升:C时段——中国总体下降,西欧加速上升。第(2)小题考查了知识的调用能力,要分析理解影响B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走势的因素,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主思想得到发展。第(4)小题要求考生以中国80年代发展为中心,对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态势进行横、纵向对比,归纳共同点:①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②加强区域合作,顺应全球化潮流; ③重视科技创新、理论创新;④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等。
应对策略: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考生要明白试题讨论的是什么主题及其内涵;其次,回顾与试题有关的考点的主干知识,为将要进行的比较做铺垫;再次,考生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问题,认真阅读材料,以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最后,对信息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和比较,找出正确答案。
四、范式历史事实比较
所谓范式历史事实比较,就是要求考生以一种史学范式为视角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实进行异同比较,以考查学生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比较、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比较高,通常以主观题呈现,也是高三第三轮备考的核心内容。
例7:(2008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第23题)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应对策略:正确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考生理解史学范式的内涵,明白认识与比较的视角。显然本题是现代化范式,比较的角度是现代化的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属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核心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这一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有共性,也有多样化;其次,要明白比较对象与范围。本题的比较对象与范围是英、美、苏、中四国的经济现代化问题;最后,考生要根据问题比较要求,运用材料获取的相关有效信息以及结合学习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正确表述答案。
五、“反事实”比较
所谓“反事实”比较,就是要求考生对假设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历史事实理解,试题往往有“假如”这一关键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想象力和逆向思维,有很强的迷惑性,在高考中仅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例8:(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19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 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 人口爆炸性增长
C.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 各国间交往密切
材料要求考生比较英国1950年和1750年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巨大差异:1750年,英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所以古希腊人“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到了1950年,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以及正在进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英国已处于工业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对于古希腊人自然会“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人口爆炸性增长只能反映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各国间交往密切始自新航路开辟,所以,正确答案为A。
应对策略: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考生要转变思维,明白虽然假设的事情没有发生,你仍应以假当真,不要受已习得历史事实的束缚;其次,考生要对题中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假设历史事实进行细心的分析、归纳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最后,要紧扣试题题眼,斟酌试题要求,给出正确答案。
以上划分是笔者多年复习备考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对广大师生的备考有所启示。一家之言,肯定有不完善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