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合作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本研究

2014-01-19顾凌云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合作项目无锡校本

顾凌云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无锡214028)

基于企业合作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本研究

顾凌云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无锡214028)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研究根据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具体需求,从学校和企业实际出发,以无锡机电高职和铁姆肯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样本,进行了基于企业合作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校本开发,形成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为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施提供依据。

企业合作项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本研究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实现形式,校企合作是前提,工学结合是核心。[1]目前,无锡机电高职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基于企业合作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本研究,就是根据合作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明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建立符合现代学徒制要求的独特的课程体系,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校和企业的现实教学条件,明确学校和企业在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地位和职责,完善现代学徒制特点的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施提供依据。

一、基于企业合作项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背景

1.现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局限性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虽然都有严格的程序,先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再根据调研报告中的调研数据,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但在整个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仍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相关教师专家,因此,虽然有调研,制定出来的方案还是会更多地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各个学校的实验实训基本条件及现有的师资情况,这样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可能会导致培养的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及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差,导致职业教育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和社会经济。

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本研究的必要性

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不切实际。首先,我国没有立法规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而且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企业性质规模各异,无法从政策层面要求企业在师资和场地设备等方面,满足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以学校为主体,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选择优质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基于企业合作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是必要的。

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本研究的可行性

以无锡机电高职学校为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本研究的校方主体是无锡机电高职,该校是市属的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学校、江苏省技能教学研究基地,位于无锡新区,占地193亩,现有教职工314人,在校生5000余人。学校开设机电、自动化、电子信息三大专业群,以举办五年制高职为主,形成了中、高职教育和社会培训“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本研究的企业方主体是铁姆肯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04年,是一家领先的跨国制造商,2004年的销售额为45亿美元,为世界第三大轴承制造企业,美国财富500强企业。铁姆肯(无锡)轴承有限公司是美国铁姆肯公司在无锡的一家独资公司,公司致力于采用摩擦管理和动力传动的专业知识,通过技术创新,提供精密轴承、合金钢、特种钢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

无锡机电高职与铁姆肯(无锡)轴承有限公司于2005年展开全方位、多元化深度校企合作,经过多年共同探索从“工学结合实习”到“铁姆肯冠名班”一直不断探索新型育人模式得到了双方的认可。2011年学校通过与铁姆肯公司洽谈,选定该公司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五年制数控技术专业作为试点专业,校企双方本着培养优秀生产型技术人才、促进校企的共同发展的目的,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二、基于企业合作项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2]

1.体现“订单”特点,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以校企的深度合作为背景,学生入校后即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学习方式为学校和企业交替。校企共同为学徒班量身订制学习和工作内容,教学实施的地点不再是单一的学校,而是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企业全面参与学生培养,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零距离上岗”。

2.体现“专项”特色,实现学生技能成才

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企业“专项”课程,如该企业的主营产品为各类轴承,根据企业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后期,有序设置与轴承加工及检验有关课程,与企业联合实施,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后期,设置针对各种行业轴承应用和理论及实践课程,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校本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教学主要的价值取向不是学生的理论水平,也不是学历文凭,而是一种能满足某一职业或工作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2.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3]

图1 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它以培养学生具备职业技能及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第一阶段以学校资源为主,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第二阶段学校和企业联合,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请进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学生结成师徒关系,组成学习小组,尽可能地贴合企业实际,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和岗位拓展能力;第三阶段以企业需求为主导,针对企业的特点,进行“工作本位”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企业特需的专项技能,帮助学生实现“学徒”向“准员工→员工”的转变。[4]

3.教学计划安排及实施建议(见表1)

四、结语

表1 铁姆肯合作项目教学计划表

基于企业合作项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校本的研究成果,为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校本实践现代学徒制、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职业能力、按需施教的目的提供了依据和实施方法。该方案将在实施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1]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2]石品德,石搏,杨早娥.基于高职教育的现代学徒制研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85-86.

[3]彭涛.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开发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6.

[4]吴家宏,沈月红.机制创新大手笔精耕细作结硕果[J].职业,2013,(32):17-19.

(责任编辑:刘晶璘)

G718.5

:A

:1671-752X(2014)04-0044-02

2014-08-17

顾凌云(1975-),女,江苏无锡人,无锡机电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践研究”(编号:D/2011/03/099);无锡市教师教研专项课题“基于铁姆肯合作项目的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研究”(编号:2013WXJY20)。

猜你喜欢

合作项目无锡校本
无锡一棉
我校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中俄核能合作项目核岛主设备安装正式开启
进博会江苏签订55个合作项目 总规模近50亿美元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