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从头算的孤立条件下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理论研究
2014-01-15罗香怡赵衍辉王佐成
张 新,钱 研,罗香怡,赵衍辉,王佐成*
(1.白城师范学院 物理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2.白城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0 引言
α—丙氨酸有左旋与右旋一对对映体.左旋体对动物体尤为重要,广泛地存在于动物体内,对预防肾结石、协助葡萄糖的代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有助于缓和低血糖.右旋α—丙氨酸主要应用于手性药物和手性助剂等领域,在制药及食品行业作为手性合成的手性源[1].主要用于生产新型广谱抗生素、右旋丙氨醇、多肽合成过程的丙氨酸保护剂,以及合成新型甜味剂阿利甜[2].右旋丙氨酸有抑菌作用,是自然保湿因子的主要成分,是角质层保持水分的重要角色,也广泛用于化妆品之中.
基于α—丙氨酸手性对映体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丙氨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刘凤阁等人对丙氨酸的结构特性及氢在羧基上的转移进行了研究[3、4].王道尚等人对丙氨酸分子的最优构型、能量及非键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5],王文清等人对α—丙氨酸分子做了变温中子结构研究[6].然而,对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的研究未见报道.工作希望对弄清α—丙氨酸的手性转变机制、获得光学纯的对映体、拓宽其应用领域,产生积极的作用.
1 研究与计算方法
用从头算理论的HF方法[7],采用6-31G(d)基组,对S型与R型α—丙氨酸分子几何结构及反应的中间体进行单重态势能面上的极小值、红外振动频率的理论计算;对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8,9]进行探索;对过渡态进行IRC计算[10].文中分子结构图、振动模式图及IRC曲线图均由GaussView3.0依据Gaussian03的计算结果而生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路径
(1)α—丙氨酸分子对映体的结构
在HF/6-31G(d)水平上优化的S型与R型α—丙氨酸分子几何结构如图1所示.这对对映体的能量均为:E(RHF)=-321.8648a.u. 从这对对映体的空间结构可以看出,应是13H先从1C迁移到9C、再从9C迁移到100、又在另一侧从100迁移到9C的另一侧,最后在另一侧从9C迁移到1C的另一侧,同时伴随着其它基团及键角的的异构过程,便可实现这对对映体从S型到R型的手性转变.
图1 在HF/6-31G(d)理论水平优化的S型与R型α—丙氨酸分子的几何结构
(2)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路径的中间体及过渡态探索
根据前面的分析预测,α—丙氨酸分子从S型转变为R型的过程是:(1)S型α—丙氨酸分子的13H从1C通过过渡态TS1迁移到9C上形成中间体INT1,实现4C-1C-9C碳骨架异构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同时伴随着其它基团的微弱异构;(2)13H从9C通过过渡态TS2迁移到10C上形成中间体INT2,实现4C-1C-9C碳骨架进一步的异构,这个过程也同时伴随着其它基团的异构;(3)13H从10O通过过渡态TS3从另一侧迁回到9C上形成INT3 ;(4)13H从9C通过过渡态TS4从另一侧迁回到1C上形成产物R型α—丙氨酸分子.
首先结合前面的分析对INT1、INT2与INT3的结构,在HF/6-31G(d)水平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计算单重态的最低单点能、计算红外振动频率.得到INT1、INT2及INT3的结构如图2所示,能量分别为:EINT1(RHF)=-321.7840 a.u;EINT2(RHF)=-321.8209 a.u;EINT3(RHF)=-321.7840 a.u.
图2 在HF/6-31G(d)理论水平优化得到的INT的几何结构
而后,在HF/6-31G(d)理论水平上,对过渡态TS1、TS2、TS3与TS4进行了的探索,计算了过渡态的几何结构、能量、红外振动频率及其前线分子轨道.得到过渡态TS1、TS2、TS3与TS4的几何构型如图3所示,对过渡态进行全优化后的能量为:能量分别为:ETS1(RHF)=-321.7617 a.u;ETS2(RHF)=-321.7506 a.u;ETS3(RHF)=-321.7506 a.u;ETS4(RHF)=-321.7617 a.u.红外振动均存在一虚频,虚频下的振动模式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TS1的振动模式显示13H可以从S型α—丙氨酸分子的1C迁移到9C上,这个过程同时伴随着碳骨架二面角变化的异构、6N基团与羧基的旋转异构,形成中间体INT1;TS2的振动模式显示13H可以从S型α—丙氨酸分子的9C迁移到10O上,形成中间体INT2;TS3的振动模式显示13H可以从S型α—丙氨酸分子的另一侧10O迁移到9C上,形成中间体INT3;TS4的振动模式显示13H可以从S型α—丙氨酸分子另一侧的9C迁移回到1C上,这个过程也同时伴随着碳骨架二面角变化的异构、6N基团与羧基的旋转异构,形成产物R型α—丙氨酸分子.我们沿着虚频下13H的振动方向微调结构进行优化的结果见图(2)和图(1),证明了我们分析的正确性.
图3 在HF/6-31G(d)理论水平上得到的各过渡态的几何结构及虚频下的振动模式
(3)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路径
综合前面的研究得到,α—丙氨酸分子从S型到R型的手性转变路径为:S→TS1→INT1→TS2→INT2→TS3→INT3→TS4→R,过程涉及到的局域极小点的几何结构及过渡态的结构见图1、图2与图3.表(1)给出了稳定点与过渡态的能量.
由表1可知,S型α—丙氨酸分子经过过渡态TS1转变到中间体INT1,需要跨越的能垒是64.97 Kcal/mol;中间体INT1经过过渡态TS2转变到中间体INT2,需要跨越的能垒是21.05 kcal/mol;中间体INT2经过过渡态TS3转变到中间体INT3,需要跨越的能垒是44.30 kcal/mol;中间体INT3经过过渡态TS4转变到R型α—丙氨酸分子,需要跨越的能垒是14.06 kcal/mol.
2.2 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过渡态的IRC计算
为了进一步验证过渡态的可靠性,分别对这四个过渡态在HF/6-31G(d)理论水平上进行了正向
表1在HF/6-31G(d)理论水平上计算得到的反应路径中各稳定点及过渡态的能量,过渡态及中间体与反应物及产物的能量差
StructuresE(Hartree)ΔE(Hartree)ΔE/kcal·mol-1S-321.86480.00000.00TS1-321.76170.103164.97INT1-321.78400.080850.91TS2-321.75060.114271.96INT2-321.82090.043927.66TS3-321.75060.114271.96INT3-321.78400.080850.91TS4-321.76170.103164.97R-321.86480.00000.00
与反向的IRC路径探测.探测结果表明,我们得到的各个过渡态是可靠的,的却是连接着对应的反应物与产物.由于篇幅所限,只给出对过渡态TS1的IRC计算结果见图4,其它从略.
上图的能量最高点是过渡态TS1,最低点分别是指向中间体INT1和S型α—丙氨酸分子的结构,图4显示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能量值与表1数据十分的吻合,说明对过渡态TS1进行的IRC探测结果证明了TS1是可靠的.
向后探测的从过渡态到中间体INT1的IRC路径 向前探测的从过渡态到S型对映体的IRC路径
图4在HF/6-31G(d)理论水平上对过渡态TS1进行的IRC分析
3 结论与展望
使用从头算的HF方法采用6-31G(d)基组,计算研究了α—丙氨酸分子从S型到R型的手性对映体的转变过程.结果表明:反应的路径是:S→TS1→INT1→TS2→INT2→TS3→INT3→TS4→R;S型α—丙氨酸分子经过过渡态TS1转变到中间体INT1,需要跨越的能垒是64.97 kcal/mol;中间体INT1经过过渡态TS2转变到中间体INT2,需要跨越的能垒是21.05 kcal/mol;中间体INT2经过过渡态TS3转变到中间体INT3,需要跨越的能垒是44.30 kcal/mol;中间体INT3经过过渡态TS4转变到R型α—丙氨酸分子,需要跨越的能垒是14.06 kcal/mol.对过渡态进行的IRC计算表明,诸过渡态是可靠的.
α—丙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很可能还存在其它的路径,本工作使用的HF方法没有考虑到电子相关,得到的最低单点能及能垒等物理量不是很精确,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继续进行研究.
[1]赵亚华.分子生物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林国强,等.手性合成不对称反应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刘凤阁,等.孤立条件下丙氨酸分子结构特性的理论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4):47~51.
[4]刘凤阁,等.孤立条件下丙氨酸分子羧基氢转移的理论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1):41~47.
[5]王道尚,等.丙氨酸分子的最优构型、能量及非键性质理论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26~30.
[6]王文清,等.手性分子的宇称破缺:D和L-丙氨酸的变温中子结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4,(11):1345~1351.
[7]徐光宪,等.量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8]Eyring H.The activated complex and the absolut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J].Chemical Reviews,1935,17(1):65~77.
[9]Garrett B C,Truhlar D G.Generalized transition state theory.Classical mechanic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to collinear reactions of hydrogen molecules[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1979,83(8):1052~1079.
[10]Fukui K.Formulation of the reaction coordinate[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1970,74(23):4161~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