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日拟声词之异同

2014-01-15宋春雨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叠字拟声词拟态

宋春雨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 江鸡西158100)

拟声词在文章中通常不构成主语、宾语、谓语这样重要成分,而是起到一种修饰作用。 因此,带有拟声词的句子,即便去掉其中的拟声词,也可单独成句。 有人将爱情比作人生的盐,即使没有爱情,人类也可以生存,但是一定是毫无生趣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拟声词看作是句子中的“盐”。 比如,在描写下雨的情况时,「雨が降っている」“下着雨”和「雨がざあざあ降っている」“雨哗啦啦的下”这两者语感完全不同。 前者的表达很乏味,而后者由于使用了拟声词「ざあざあ」“哗啦啦”栩栩如生的表现了下雨的情景,从而增添了一丝韵味。 因此,拟声词虽然不是句子中出现的必要条件,但也并不是不重要的。 为了让句子更生动, 拟声词也可以看做是构成句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分。

一、拟声词的定义

因为本文是关于拟声词的, 所以首先要了解 “拟声词”的定义。

在汉语中“拟声词”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哗,轰,乒乓,叮咚,扑哧”等。

《辞海》:“拟声词”也叫“象声词”。 模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 如模仿流水声的“潺潺”,模仿布谷鸟声的“布谷”。

《语言学词典》:指语言中用来模仿自然界声音的字。拟声法不一定把声音模仿得很像,只是习惯上这样说,大家心理上也觉得颇像。

在日语中“拟声词”的定义:

『新明解国語辞典』:音や声を真似て表した言葉。例:わんわん、がたぴし。

『広辞苑』:(onomatopoeia)物の音響、音声などを真似て作った語。 「さらさら」「ざあざあ」「わんわん」の類。 擬音語、写声語。

『音の何でも小辞典』:擬声語=オノマトペ。 オノマトペは、それぞれの言語において、聞こえた音に最も近いと思われる音声を当てはめる言語。

二、中日拟声词的比较

1、音节上的比较

音节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音素构成的最小的语言片段,是语音构造的基本单位。 每个音节其构造特征不同。那么, 接下来对于中日拟声词在音节方面有哪些异同进行比较。

(1)音节数

一般来说,汉语中除了“儿化音”以外,汉字都是一字一音节,比如“太阳”和“小花儿”属于二音节词汇。 现代汉语中,二音节词占多数,一音节词占少数,三、四音节也很少,五音节则更少,六、七音节词只限于稀少的音译词中。拟声语也大体如此,在《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一书中被分为一音节(“啪”“嘭”)、二音节(“啪啪”“叮当”)、三音节(“轰隆隆”“咕嘟嘟”)、四音节(“吧嗒吧嗒”“咕噜咕噜”)。

在汉语的词汇中一般四音节的词很少。 但是,从上述的资料来看, 拟声词中四音节的词却有很多, 类型也很多。 并且,认为所有的拟声词一般都是四个字,类型多样。这与中国人组词的习惯和汉语的文字特征有关系。 四音节语言的形成在汉语读音节奏上是非常适称的。 因此,汉语中的拟声词很多不超过四个字。

另一方面,日语一般是通过语音学来判断音节。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日语概说》(1996)中提出,由语音学判断音节的数目能够区别该民族具有的其民族语言的意义,通过特定的音节意识区分音节。 被划分的每个音节用一个假名表示(拗音音节除外)。 这样的音节也被叫做“拍”。 日语单词平均拍数为4~5 拍,其中3~5 拍的最多,6 拍以上的大多为合成词或外来语。

拟声词大致也是如此。 根据天沼宁编撰的《拟声词、拟态词词典》(1974)中统计,拟声词、拟态词的音节数分布如下:

音节数位次2 3 4 5 67 8词 例すい(と)、かっ(と)ぐるり(と)、せっせ(と)きらきら、くっきりからからん、ぴっかぴかこけこっこう、とんちんかんごろごろごろんのっそりのっそり词数(%)106(6.8)498(32.0)762(49.0)60(3.9)109(7.0)2(0.1)18(1.2)④②①⑤③⑦⑥

从上图数据来看,中日拟声词中都以四音节为多。

另外,在上表中没有一音节的拟声词,因为在日语中一音节的拟声词确实很稀少。 不能说一个没有,但是没有一下子能让人想起来的, 在有限的资料里无法查找到一音节的拟声词。 不过,在前面写的《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一书中,汉语的拟声词被分成一音节、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也有像“嘭”这样的一音节词汇、另外,还有很多一下子让人能想起来的拟声词。 比如 “哗”、“嗡”、“喵”、“咩”、“咔”等。

(2)音节的重复

音节的重复能够使拟声词的音节变长, 变成各种形式。还能使节奏感变强,让听的人仿佛置身其中。因此,重复是拟声词的显著特征。

汉语中以前就有“叠字”的传统,“叠字”是代表音节的重复。 在《诗经》中常常能看到“叠字”的现象,并且,其中的“叠字”的词汇大多为拟声词。 比如“鸡鸣胶胶”“鸟鸣嘤嘤”“鸾声将将”。 汉语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大量使用叠字叠词以表示各种的意义乃是汉语的一个特色”。

另一方面,日语中也是如此。 像?べつべつ?这样的词汇第一次接触时,也许会被认为是属于拟声词、拟态词一类的。这是因为人们觉得重复的很多都是拟声词。在学习日语的外国人当中,第一次遇到这个词汇时,也会有不少像我这样做出错误判断的人吧。 日语拟声、拟态词给我们当初的初学者最鲜明的印象也许就是重复吧。

另外,重复的音节容易发音,具有趣味性,所以幼儿用语中有很多音节重复的拟声词。 中国的妈妈经常用拟声词来向只会说只言片语的孩子解释一些事物。 比如,在教他们狗、猫、牛等名字时,常用“汪汪”“喵喵”“哞哞”等声音代替。 中国的小孩子常常把猫叫做“咪咪”,很明显这与猫的叫声“喵喵”有关。

总之,中日拟声词都具有音节重复这一特点。 苧阪直行也认为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具有相同拍重复(重叠)的特点,这种重叠主要见于东南亚诸语言中。

(3)“成对”现象

在日语的拟声词中,存现“成对”现象。 首先介绍一下成对指的是什么。

日语中表示敲门音的拟声词有 “トントン”“ドンドン”两种。 这个“トントン”和“ドンドン”就叫“对”。

并且,“トントン”和“ドンドン”这两个相似的词汇不是偶然相遇被组成对的, 而是通过一定的规律而被组成对的。 比较“トントン”和“ドンドン”这两个词,不同点是在于“ト”和“ド”的不同。 这两个词的辅音不同,分别为“t”和“d”。 发“t”音的时候,声带不震动,是无声音。 发“d”音的时候,声带振动,是有声音。 “トントン”和“ドンドン”的“成对”是根据无声音“t”变成有声音“d”构成的。 这是因为日语的辅音通过有声音和无声音来区别不同的语言意义。

另外,这种成对现象并不少见,而是非常普遍的。 成对的拟声词有“ことこと”和“ごとごと”、“とくとく”和“どくどく”、“かたかた” 和 “がたがた”、“かちかち”和“がちがち”等很多。

那么,无声音和有声音的差别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下面列举关于“トントン”和“ドンドン”的例句。

(1)彼はドアを「トントン」と叩きました。

(2)彼はドアを「ドンドン」と叩きました。

例句(1)与(2)进行比较的话,(2)的“ドンドン”比(1)的“トントン”给与我们更强烈的敲门的印象。 其他成对的词汇也是如此,即有声音给人更为强烈的印象。

但是,在现代的汉语中,却没有这种成对的现象。 这是因为在汉语中是通过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来区别语言的意义,而通过有声音和无声音,其语言意义不变。 拼音/t/和/d/、/k/和/g/是无声送气音和无声不送气音的成对,区别是送气和不送气,而不是像日语那样通过有声、无声构成拟声词的成对现象。

2、声音上的比较

拟声词是特殊词汇, 其发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比其他词汇密切,与此同时,也有没多大联系的情况。

(1)相同的声音用基本相同的拟声词表示

拟声词是模仿声音产生的语言, 语言的发音是其意义的“反映”。 奥格登和理查兹提出有名的意义三角理论时指出符号和指示对象之间没有直接、 必然的联系,但他们又指出拟声词是例外的情况。 即,所说的例外是指拟声词的符号和指示对象之间是有直接、 必然的联系的。

因此, 如同一种声音, 尽管用不同语言的拟声词表示,但语音基本是等值的、或是十分相似的。 他认为这种引人注目的对应关系不是由于同语源或是相互影响的原因, 而是由于不同民族对相同声音具有相似的听觉感知和声音模仿而引起的。

中日拟声词也有这样的对应关系,除了“布谷”和かっこう的对应外,还有很多。 下表对于表示中日动物叫声的拟声词进行比较。

动物汉语的拟声词罗马字日语的拟声词罗马字狗猫羊牛汪汪wangwangワンワンwanwan喵喵miaomiaoにゃあにゃあnyaanyaa咩咩miemieめえめえmeemee哞哞moumouもうもうmoumou

(2)相同的声音用不同的拟声词表示

虽然拟声词是对声音进行模仿而产生的语言, 但是并不是录下或复制声音。 因此,对于前面所提到的对应也是有限制性的。 索绪尔在阐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时指出拟声词在语音上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任意的。 也就是说拟声词是根据某民族自身的语音体系, 改造加工客观世界存在的声音的结果, 是某种特定语言和自然声音进行组合而构成的。 各类语言的语音构成、词汇形式不同,是由于各民族对于同一种声音的听觉感知和模仿习惯不同而造成的。 并且由于民族文化和传统不同,拟声词在不同语言中,语音形式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别。 例如,鸭子的叫声,英语中是quack、法语中是couin couin、意大利亚语中是qua qua,德语中是gack gack。

由于这种任意性, 表示相同的声音的中日拟声词也有不同的情况,如下表。

声音风雷雨泉铃汉语呼呼轰隆隆哗啦啦汩汩叮当罗马字huhu honglonglong hualala gugu dingdang日语ぴゅうぴゅうどかんざあざあこんこんちりんちりん罗马字pyuupyuu dokann zaazaa konkon chirinchirin

本文对于中日拟声词从音节、 声音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希望对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拟声词的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帮助。

[1] 耿二岭. 汉语象声词的民族特点[J].天津大学学报,1999.

[2] 皮细庚.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 天沼宁. 擬音語·擬態語辞典[Z].东京堂,1974.

[4] 苧阪直行.感性の言葉を研究する[Z].新曜社,1999.

[5] 金田一京助. 新明解国語辞典[Z].三省堂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叠字拟声词拟态
动听的世界
——积累AABB式拟声词
再说拟声词“”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浅谈形似、意似、神似指导下的中韩拟声词翻译——以《活着》为例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奇特的叠字联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叠字家园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叠字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