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以来中国扬琴音位排列的变革(上)

2014-01-15

戏剧之家 2014年19期
关键词:音位音域扬琴

陈 舒

(西华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扬琴,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的世界性的击弦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遍布五大洲,他们同源而不同名,同原理而不同特色。扬琴自传入中国以来的每一次变革,都是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而产生的音乐文化的发展。扬琴传入中国初期,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音乐的伴奏乐器,一直流传于民间,并没有受到当时朝廷的关注,因此没有太大的发展。清末民初,民间传统说唱艺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扬琴作为伴奏乐器也渐渐开始被更多人关注,并被用于更多器乐乐种演奏形式中。新中国成立使得中国音乐事业蓬勃发展,扬琴随着民族乐器改革的大潮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扬琴艺术的发展进入黄金期。中国扬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酝酿期(新中国成立前)、发展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成熟期(八十年代至今)。这三个阶段对于扬琴艺术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一直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从最初原始人类发现树叶以经脉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起,世间万物大多以对称为生长方式。这种平衡感和对称感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生产生活。中国的民族性格含蓄、内敛,处世为人讲求谦卑,和谐。顾名思义:“和”,即和睦;“谐”,即谐调,中国传统思想中协调和睦即为稳态、对称、均衡。中国古代的房屋建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心态下建造的稳态型建筑,视觉上很是对称,上窄下宽,左右对称,基本形状呈等腰梯形,能够给人安全感、稳固感。 “稳态”在中国人潜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而中国扬琴形状也恰巧与中国古代房屋基本形状相同,可见这不仅仅是巧合,而是中国传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扬琴形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扬琴在明代经海路传入我国后并没有被当时的宫廷音乐所重视吸纳,因而最初只流行于广东等沿海地区为民间说唱音乐伴奏所用。清代的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中记载着扬琴传入我国时的形貌:“洋琴—康熙(1662—1722) 时,有自海外输入之乐器,曰洋琴。半于琴而略阔,锐其上而宽其下,两端有铜钉,以铜丝为弦,张于上,用锤击之,锤形如筯。其音似筝、筑,其形似扇,我国亦能自造之矣。”1.中华书局版《清稗类钞》第十册“音乐类”第4963页,书目文献出版社版《清稗类钞选.文学 艺术 戏剧 音乐》第474页。可见,扬琴传入我国时的形制非常简单,使用的材料也非常之普通,演奏音色又很象我国已有的乐器筝和筑。因此,“我国亦能自造之矣”。也正是因为扬琴构造简单,易于制造,相对有技术的木匠都会模仿制造,也使得扬琴能够广为流传,并且在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能够推陈出新。

清唐再丰《中外戏法大观园说》第十二卷中记载有最早期的洋琴图片。这个时期的扬琴,上窄下宽,呈扇面形,左右两端有成排的铜钉用来固定琴弦,两排琴码左琴码位于琴面板的五分之二处,使得琴码两侧的音为五度音程关系,琴面板上有两个发音圆孔,演奏时,用琴锤击之引起琴弦震动,从而带动琴板产生共鸣,从发音圆孔中传出声音。由于其每个码条上均为八个音,俗称为“双八型”扬琴,也有每个码条为七个音的,俗称“双七型”扬琴。由于左边音码两侧的音位排列为横向五度音程关系,纵向相邻两音间为二度音程关系,所以这种音位排列被称为“五二排列”,音域为两个半八度。实际能发出24个音。

此时的扬琴制作工艺粗糙简单,存在音域狭小,音量弱小,无法快速转调等问题。由于琴码是固定的,因此只能根据演奏曲目的调性定音高,无法很迅速的转调,对调音也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只被用作民间说唱音乐的伴奏乐器之一。最初流行于广东沿海一带的扬琴,根据广东音乐特有的音乐韵律,定弦为C调七声音阶,音域为g到C3,共两组半。音位排列如图:

可见其音域狭窄,能够演奏的独奏曲目也是少而又少。虽然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疾苦,但都阻碍不了人们对音乐的热爱。扬琴传入中国后迅速的传播开来,由于其演奏方式与我国的鼓极为相似,都是用木棍或者竹子条击之,而引起鼓体或琴体产生共鸣发音,也正是因为如此,扬琴极易学习。再加上其狭窄的音域与简单的音位排列也很容易记忆。只要记住音位经常练习,即可演奏。简单易学使得扬琴很快在全国传开,广东音乐、广西文场、四川琴书、山东琴书、常德丝弦、江南丝竹、沪剧、内蒙二人台、粤剧、潮剧、沪剧、闽剧、越剧、黔剧、吕剧等乐种、曲种、剧种中都用扬琴作为伴奏乐器。由于当时扬琴自身音位少、音域窄的缺陷,各剧种中使用的扬琴音位定弦各不相同,例如:江南丝竹扬琴定弦为D调的七声音阶,音域自d到a2,共两组半,这就与广东扬琴的定弦完全不同。随着扬琴在民间的流传发展,其在不断地传播过程中又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融合,人们创造出了“双十型”扬琴,也叫“十音”,两排琴码条各有10个音,可以发出30个音;“双十二型”扬琴,也叫“十二音”, 两排琴码条各有12个音,可以演奏出36个音。他们同属两排码小扬琴,都有着音域窄、音量小、无半音、转调难等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演奏扬琴艺术,民间艺人们不懈的尝试,试图克服一系列的问题,创造出更精良更高品质的扬琴。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为扬琴艺术带来了新希望,新动力和新的成长环境。这段时间是中国扬琴音位排列变革的酝酿期,过多问题的出现使得深爱扬琴艺术的爱好者们开始思考对扬琴的变革。

[1]李向颖.中国扬琴艺术发展五十年[J].中国音乐学,2001.

[2]陈舒.20世纪以来中国扬琴音位排列的变革及影响[D] .河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音位音域扬琴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关于《语言学纲要》中第三章《语音》的几个问题
3~5岁健听儿童音位对比识别习得过程研究*
音素与音位关系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