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2001111版)》灾害教育的变化及教科书修订
2014-01-13姜文正赵
姜文正赵 媛
(1.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2. 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女子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略论《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2001111版)》灾害教育的变化及教科书修订
姜文正1赵 媛2
(1.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2. 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女子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随着高频、高强的自然灾害暴发,提高全民的防灾、抗灾意识早已提上日程,加强对中学生的灾害教育迫在眉睫。初中地理课程为落实灾害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着重分析了地理课程进行灾害教育的意义,并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方面,多维度对比和分析了“2011版地理课标”与“实验稿地理课标”中有关灾害教育内容的变化,据此详尽阐述和剖析了初中地理教材的变化内容及变化特点,旨在为中学地理教师提高地理灾害教学提供参考。
灾害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教科书修订
频发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为加快提高全民灾害意识而开展的相关灾害教育越发重要。初中地理课程中渗透着灾害教育的内容,灾害教育也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对灾害教育的要求及内容作了调整,各版本教材也随之进行了修订。本文就《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1](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中灾害教育内容的变化及原因进行对比分析,并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分析教材修订时所作的调整,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及教材的变化,提高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有效性。
一、地理课程进行灾害教育的意义
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和物质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自然灾害是指异常的自然现象作为外力克服阻力,打破平衡,造成国土和设备的损坏及其功能降低或生命财产的损失的现象[3]。这些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即为自然灾害,通常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和地质灾害。灾害教育是指使学生了解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治等基础知识,理解自然灾害、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以增强全民减灾意识、提高全民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4]。
1987年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将20世纪末的10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2002年将“减灾”确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2005年联合国大会再次强调减灾,通过了《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区域的抗灾能力》决议;2006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政策机构(ISDR)提出了预防自然灾害教育的口号——“与自然灾害竞赛,减灾工作始于学校”。由此看出国际社会对于自然灾害的关注程度增强,愈来愈重视国民的灾害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分布广、类型多、强度大,这就使得灾害教育在我国具有必然性,其意义也十分重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由于其独特的学科性质,使其知识内容中渗透着丰富的灾害教育素材,地理课程为灾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石,同时灾害教育又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标(2011版)灾害教育内容的变化
1.课程目标的变化
课标(2011版)与课标(实验稿)在课程目标表述的体例上保持一致,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课标(实验稿)的表述是“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课标(2011版)修改为“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增加了“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要求,并首次将“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提出。
2.课程内容的变化
“课程内容”是课标的核心和主体,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具有指导意义。相比课标(实验稿),课标(2011版)灾害教育内容在课程内容中数目基本持平,但具体的表述、对学生的要求和侧重点有明显变化(表1),所涉及的自然灾害内容以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和地质灾害为主。
表1 课标(2011版)与课标(实验稿)灾害教育内容对比
(1)侧重角度发生变化
随着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增加、强度的增大,灾害教育也应将视角由“国外案例”转变为“国内实例”,因此,课标(2011版)对于灾害教育的关注点由“某一国家”转向为“我国”。例如将世界地理“内容标准”中的“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删去,在中国地理“内容标准”中新增“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课程内容中更反映了注重我国实际情况的变化需求,符合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再如,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修改为“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在此侧重了我国独特的气候特征所产生的特殊影响,以本国为侧重点,强调我国所具有的本土性气象灾害。
(2)语言表述更加具体
在“内容标准”的语言表述上,课标(2011版)通过增添部分词语和修改行为动词等,使内容的表述更加具体明确。例如将“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修改为“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增添“基本观点”关键词,使得内容标准的要求更加具体;再如,将“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修改为“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加“主要的水文特征”和“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表述强调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和对社会因素的影响两个方面,即突出了由长江、黄河带来的水文灾害。
(3)能力要求明显提高
课标(2011版)针对灾害教育学习内容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例如,将“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修改为“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突出分析整体上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其“造成的后果”,同时要求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减灾手段等方面;再如,将“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修改为“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行为动词由“介绍”到“分析”的改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由知识的理解水平提升到知识的应用水平。
三、地理教科书的修订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各版本地理教科书也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相比于初中《地理》(人教版(2001版)(以下简称2001版教科书)地理教科书,新修订的初中《地理》(人教版(2012版)(以下简称2012版教科书)针对灾害教育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内容安排的数量增加
人教版2012版教科书与2001版教科书的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下册),关于灾害教育内容在体例上均没有形成独立的章节,都是以分散的方式穿插于教科书的不同章节中。而人教版2012版教科书较2001版教科书的八年级(上册)产生了较大的修订,2012版教科书的第二章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独立的一节内容,名为“第四节 自然灾害”,将自然灾害涉及的内容整合提炼,涉及的内容数量明显增加。本文按照课文的正文、图片、活动三大版块内容进行粗略划分,对2001版教科书和2012版教科书中涉及灾害教育内容出现的频数进行数量统计(表2)。
表2 2001版教科书与2012版教科书灾害教育内容频数统计
地理教科书中的灾害教育内容以课文文字叙述、直观图片和讨论活动为主要形式,其中以直观的图片表现形式最为突出,较语言叙述更具有直接的冲击感,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2012版教科书较2001版教科书而言,相关内容安排的数量增多,由43处增加至59处,其中课文正文增加3处,图片增加11处,活动增加2处。在章节中出现的位置更多、涉及面更广,尤其以八年级(上册)形成独立的教学章节最为突出,增加大量的正文、图片和活动,对自然灾害进行了系统梳理,可见2012版教科书呼应了课标(2011版)的修订,对灾害教育更加重视。
2.素材选择的时代性凸显
近年来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逐年攀升,也成为我国灾害教育新的教学研究案例。2012版教科书在案例素材选择上与时俱进,注重选择凸显时代性的实例为教学案例。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将2001版教科书中的“2001年2月28日法国东南部雪灾”图换为“2011年6月18日中国武汉暴雨灾害”图;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中,将2001版教科书中的“2000年3月日本北海道南部有珠火山爆发”图换为“2011年1月日本九州岛新燃岳火山喷发”、“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9.0级大地震”和“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图;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中新增“2009年肯尼亚旱灾与饥荒”图等。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案例,符合新课标地理课程性质的要求,即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素材紧密结合国际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培养现代社会需求的公民。
3.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增强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再次强调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栏目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因此活动栏目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作用。2012版教科书关于灾害教育的活动栏目在数量上较2001版教科书由12个增加为14个,多数以“说明原因”和“完成表格”为主,但在灵活性上增强,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中,把“读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和减灾措施”形成一个系统的活动栏目,连贯性和系统性更强。由原来的相对繁杂的示意图、景观图和活动问题杂糅的方式进一步精炼,通过“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2.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3.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将地震发生的原因、应对的措施和借鉴的经验三个方面连贯起来,利于学生对地震问题的认知和掌握。再如,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新增设的“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活动栏目,以我国为现实背景,重点突出本国自然灾害的独特性,通过三个活动设问将台风灾害、干旱灾害、洪涝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在我国的分布、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灵活的连贯起来,由此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也呼应了课标(2011版)对于我国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的强调。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版)[S].2011.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1.
[3] 金丹.地理教学中的灾情教育浅析[J].科技风,2010,(3):8.
[4] 陈季.中学地理与灾害教育浅议[J].地理教育,2008,(2):60-61.
[5]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校: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