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 可以作为
2014-01-13杨士军
杨士军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 200433)
地理教师 可以作为
杨士军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上海 200433)
自1992年7月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在复旦附中任教。22年来,我重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于课堂教学,孜孜求索教育科研,学生评价、综合考评和高级教师培训成绩等一直名列前茅。我一直这样认为:教育就是要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着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成长。鉴于这种教育理解,多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实践:
一、因学习而提升,因实践而成长
从教以来,我一直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学习状态下工作、工作状态下学习的环境中:工作不久,便有机会参加了上海市青年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市中学教育科研骨干等培训;2000-2001年参加首批中学骨干教师(地理)国家级培训;2004年-2006年参加中国科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首轮教师培训”;2005年3月,成为市普教系统首批“两名”培养对象;2010年考取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2011年入选市教委首批“影子教师”项目并赴美国加州学习。期间,还曾数次赴美国、瑞典、韩国、新加坡等国学习交流。虽然这些培训学习占用了我大量业余时间,但我乐此不疲,与时俱进,因为工作学习化使我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学习工作化促进了我的专业发展。
在日常地理教学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中,我为人师表,并不忘渗透德育,引导学生认可和主动选择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课堂上,我用自己的言教身传影响和感染学生读书做人;凡有我指导学生获奖,我就嘱咐他们以平常心看待成绩;学生引证他人研究成果时,我就提醒他们“凡引文必有出处”,尊重知识产权;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我还建议他们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付出与给予中收获助人之乐。我乐于为学生答疑解惑,还积极参加教育局等组织的区域内各种公益辅导,希望自己敬业的行为和对地理学科的钟爱,能够转化为学生学习地理的激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我创建并坚持指导校环境爱好者协会,协会曾多次获评“市优秀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优秀环境分会)等”。我指导学生创新活动中的成长事例,入编中国科协2007年出版的《在项目研究中和学生一起成长--10位教师及其学生的成长日记》一书。
2014年1月31日是农历马年初一,照例收到了许多包括学生在内的新春问候,其中一位多年前毕业的学生家长短信,让我再一次感到了为人师表的魅力。这位家长提到:“昨晚儿子提到您时,深情落泪,他说在他人生最灰暗低谷的日子里,您是唯一给予他鼓励,勇气,希望和鼎力帮助的人。另外,没有您的鼓励,他不会有勇气重新考入诺丁汉大学再读四年书。”对此,我也深感欣慰与愉悦。
二、聚焦课堂实效,着眼学生发展
任教22年,尽管每年兼任行政工作,但我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我通常是同时兼任高二(或高一)地理、高三综合、港台班高考地理数门课程,教学对象多样化,教学内容复合型。我秉持“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重在开窍”的教学理念,教学着眼学生长远发展,探索有效教学路径,我倡导构建“思维的课堂”,重视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背景性素材,在讨论、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地理学科的本质内涵。我十分关注常态课的质效,也曾开设过市区校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等达30余次,无论是对《现代科技能否阻滞地球日益暖化》的追问,还是《局部范围内闭合等高线的判别并作地形剖面图》的探究等,“他在授课中关注对细节的应变处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风格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同行对本人评价最多的是“贴近学生生活,信息量大,上课幽默,启发式教学能力强”。我也注意现代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有效整合,《上海乡土地理》、《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区域地理》等课件已开发成网络远程教育讲座。我曾赴本市诸校和各地讲学数十次;在市区教学研讨和地理专题论坛等活动中获得好评。《上海中学生报》等媒体曾载文介绍我“幽默的地理教学观”和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
课改实践中,我努力将活动引入地理教学。早在1998年,我就组织并参与了中学地理、环保综合实践野外基地(浙江安吉)的筹建,探索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适当加大地理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比例,如让学生采集、制作岩石标本,讨论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参与黄浦江全流域综合考察,城市商业网点调查,策划和组织专题地理研究等,引导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曾在“遍铺创新路 精育英才苗”一文中还介绍了我在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做法。
我将一切可用来学习环境和地理知识的资源都纳入课程体系,先后开设过《环境与发展》、《中国旅游地理》、《环保-生存之道》等拓展型课程,认真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和环境探究活动,我对指导的每个项目均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人师表做好表率,当时在美国交流的沈同学的项目在获得州科学博览会二等奖后,她曾发邮件给学校,其中写道:“在此万分感谢杨士军老师,我在结稿前期将论文第三稿传给杨老师,他竟然连夜看完20余页的英文稿件,并提出了许多中肯切实、一针见血的意见,正是这些意见使得论文的终稿有了质量上的飞跃。”在与部分教师、专家的合作中,在学生们的一起努力下,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如2004年以来,先后有3人次在国际大赛获奖(ISEF大赛、I-SWEEEP和美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有30多个项目在全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数人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1人在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奖。还指导学生先后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这些让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一起在研究中成长的快乐,更深切地领悟了师生相长之道。教,然后知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自我,更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需要,我还在业余时间攻读环境科学的博士学位。
多年来,我认真研究并忠实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对必修课教材进行个性化的研读和创造性的“二次开发”,编写出版了多本学生自学用书、校本教材、选修课程或研究型课程课教材。例如,1999年主编的《环境与发展》从2003年9月开始成为全市中学拓展型教材;2001年主编出版面向高三文科考生的教学参考用书《文科综合》;2001年9月,参与编写了全市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读本《高中综合学习与实践》。2005年开始,组织部分骨干教师编写《研究型高中地理教材》;2008年,参与了市高中环境教育拓展性教材《绿色探索者》的编写;1996年起,我自编教材《高中地理助学指引》为港台班授课,该教材沿用10多年来,港台班地理高考年年取得佳绩,2010年复旦大学正式出版了该讲义。这些教材讲义不仅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而且对全市高中地理学科和环境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先行试验的积极作用。2010年4月,《中国环境报》曾以《复旦大学附中20年推出12本环境教材》为题,报道了学校及本人开发环境教材的成功做法与体会。
三、注重教学反思,潜心教育研究
我比较注重自己的教学反思和专业发展,潜心教育研究,力争使自己成为研究型和学者型的教师。新世纪以来,我主要参与或主持课题超过15项(主持的科研项目不少于8项),这些课题的视角基本集中在五个“关注”上:关注地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关注地理知识的基础性和过程性的再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化;关注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和学校的创新实践及与大学文化的有效衔接。由于研究角度切中了地理教改和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而且研究有一定的新意和深度,因此取得了良好成效:如《高中地理研究型教材的开发与编制》获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7年);课题《深化课程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中生的实践研究》(项目第二负责人)、《高中地理实践和实验活动的创新设计研究》分别获区科研成果一、二等奖(2008年);《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践和应用研究》获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1年);《复旦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研究》及《漫游星空—学校有效推进通识教育的实践研究》均获区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13年)。其中的区重点课题《高中地理活动创新设计》,有近20个项目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核心刊物发表,研究成果《高中地理活动创新设计》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主持在研的市级课题有《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教育转型研究》、《初中数字阅读的有效实现途径的研究》两项。
22年中,我先后主编了《高中地理活动创新设计》、《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地理》、《听大师讲课》、《不倦的追求》等书籍20本,副主编和参编了《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高中科技活动设计教师读本》等书籍20多本,并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上海环境科学》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2006年3月以来,我连续7次受邀参加复旦大学千分考(地理部分)命题工作。2009年至今已连续5次被聘为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实践活动)专家评委。目前还受聘参加了上海地理课程标准及地理教材的修订审读工作,受聘担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和旅游学院的地理教育硕士生导师和上海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硕士生兼职导师等,也是(上海)地理教师资格认定的专家组成员。
四、履行带教义务,倾心学校科研
我乐于结交年轻教师,以切实行动帮助和关心他们的成长。早在2000年,我就发起成立青年地理教师沙龙,此举得到了王树声、陈国新、黄永昌等中学地理教育界知名人物的支持。前几年,我先后义务带教了8位地理老师,我经常与他们切磋地理教学,主动将多年积累的资料提供给他们,通过现身说法为他们指点迷津。带教期间,1位老师获得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地理)评比一等奖,3位老师走上了学校管理的岗位。2009年下半年起,我在区教育局支持下义务主持区地理学科工作室,吸引了一批有志于地理教改的年青教师加入团队。他们带给我做好工作的智慧和动力,同样,我也竭力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我们大家在一起聆听专家讲座,现场观摩教学,切磋教法,研讨课题,如师如友,亦师亦友。我组织的不少科研成果和教材编写均出自于团队合作。如今,新一轮的工作室学员有18人,在专家团队的支持下,学习共同体业已形成,而《读书:我们可以因此改变》、《爱生活爱地理》等专辑的不定期推出,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作室的与之不同及出彩之处。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地理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我以项目研究带动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积极组织组内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共同研讨以学定教、聚焦课堂问题。学科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实践反思和行为跟进。
多年来,我坚持用“研究真问题,使用真方法,阐释真观点、显示真成果”的求真务实精神组织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我坚持《复旦附中学报》的组稿编辑工作,不断完善学报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导向作用;组织和整合力量具体实施全校的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应用信息网络进行高中阶段远程教学的实践研究》、《深化课程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中生的实践研究》、《学校多样化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与实践研究》、《资源型校本课程的建设与行动研究》、《复旦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研究》等课题研究均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事业发展及课程改革。2008-2011年整合力量编辑出版《大视野教育书系》20本,有力推进了校本课程建设;发起成立学生科学研究指导小组,主编校本教材《高中生科学研究入门》(2005初版,2010年修订版),夯实了学校科技教育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基础,使得学校创新教育走在全市前列,并得到教育部领导褒扬;2010年主编校内第一本特选课程教材《世博游学》,引导师生参与这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社会反响良好。学校先后获全国中学科研联合体科研先进单位和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校本研修先进单位等荣誉。
复旦附中博学、严谨、务实、创新的环境,给我提供了一个学术自由又充满智慧的发展平台,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机会,使我有幸在人生最宝贵的年华中情系教育、兢兢业业,更为能践行自己的教育主张--让附中学子拥有活力、迈向卓越而不断探索,我的发展潜力也得以提升,积累并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在地理教学和中学教育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育的发展性不断提示我当虚心做人、终身学习、服务师生,在关注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起到积极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为此,我将继续本着“在高处立,着平处坐,向阔处行”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尤其是地理教育教学岗位上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争取收获更精彩、更丰硕的成果。
附课例:
现代科技能否阻滞地球日益暖化
“以全球变暖为代表的生态灾难已经取代战争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战乱威胁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全球变暖影响的是全世界和全人类。拯救环境的人,正是给全人类带来和平的人。”——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主任斯坦.滕内森对戈尔和IPCC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评价
自11月15日开始,我开始给复旦附中高一学生上每周一次的选修课程《环保-生存之道》,我开设此选修课的目的可以归纳为“试图引导大家有兴趣地学习接触环境保护知识,养成对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也试图帮助大家理解‘环境-生存之道’的哲学内涵,激活并科学谨慎地思维”。
八个专题的第一讲便是《全球气候变暖》,我由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的“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开始,把话题逐步引出,应该说三次课后,给大家的印象可谓深刻,教育性可谓震撼,尤其在讲述和讨论如何缓解全球暖化问题时,学生们的讨论和发言积极踊跃。大家在从倡导全球合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多途径利用新能源、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强绿化等角度畅谈对策后,经过老师的启发,更有同学在结合现代科技的基础上,畅想对策,展望未来,经过整理、讨论和归纳,我们形成了如下几个“大胆”方案,我在这里展示一下:
话题:利用“空间气候工程”,帮助地球“退烧”
制造“尘埃云” 制造一片永久性的、具有一定密度的尘埃云,漂浮在太阳与地球之间,以达到遮挡阳光的目的。
撑起“太阳伞” 在空间支起一把“太阳伞”,伞面用薄如蝉翼,把照射到地球的太阳光挡掉3%。即可令地球降温。
竖起“反射镜” 在空间安置一面反射镜,把部分太阳光集中反射到局部区域,就能改变这个局部地区的气候状况。如把太阳光反射到南北极的海区,促使那里浮游生物加速生长,这样,浮游生物就不断摄取大气中过剩二氧化碳,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
编织“激光网” 上述方法都是在太空设置庞大的遮蔽物以挡阳光。万一出了故障,则很容易造成过多的太空垃圾。为此,宇航科学家建议,向太空发射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并从卫星上发射激光,形成“激光网”,让太空中对海面温度有影响的红外线发生变化,以阻止气候变暖。
我之所以说这些方案大胆、创新,体现出了集体智慧,在于它从根本上摆脱了我们的习惯思维,因为我们以前(包括教师教的)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控制温室气体对地球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而上述方法的提出则建立在先承认人类要持续发展,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不能有效得到“自觉”控制且它们对地球生态的影响还在地球本身可控制或“可以自我修复”为前提下,我们可以把目光聚焦到使地球“温暖”的能量主要来源—太阳辐射上,事实上,运用现代科技,通过采取措施适当控制达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总量,是可以有效地给地球降温并保持在一个理想的温度的。对于“利用现代科技来解决现代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一点,我和学生的态度基本一致。
接着,我有意引申到了“现代科技发展能否解决地球暖化问题”,对于这一点,讨论和争论可谓激烈,结果是除个别学生外,大家认为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情况不容乐观。这里我引述两位学生的发言:
话题:人类凭借现代科技能否减缓全球变暖?
学生一:我的答案是不能。
全球变暖就是从科技革命开始的,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其实已经造成了不少污染。试想,我们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要利用太阳能,制造太阳能电池板,那么在制造的过程中会增加多少碳排放?虽然最后的成品是有利于减少污染,但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也许会超出可以减少的。而且一件新的科技产品诞生了,那么被它所替代的旧产品该如何处理?处理的过程恐怕又要排放不少二氧化碳之类的温室气体了。有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是自然的周期性规律,只是现在处的阶段是升温阶段,而且比较快而剧烈。然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人类科技进步最迅猛的时期。我不是说为了保护地球而不要发展科技,只是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镇压全球变暖的猛烈趋势,现代科技应该更关注过程。
再者,美国的科技发展已是独占鳌头,中国的科技虽然发展得很快,但还大都是停留在生产操作上,将美国的技术引进来,生产出来再还给美国。所以美国虽然资源消耗大,但环境还不错,倒霉的是中国,还得替人家担责任。只有全球人民齐心协力研究出污染少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减缓全球变暖。
学生二:我认为人类运用现代科技无法彻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就我所知,我身边的许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和重视全球变暖,打的出行、购买大量衣物、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等行为都是不利于改善现在情况的。可能他们会说,反正有科学家们呢,怕什么!我想说的是,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我们人类的存在已经打破了其平衡,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打乱了它的有条不紊的秩序,我们还怎么指望能依靠科技来改变现状呢?再者,人类对保护地球的意识还不深刻,就算是科学技术暂时减缓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可我们依然专横独行,不管自然界死活,拼命制造CO2、CH4等气体,那只会适得其反,使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只依赖科技的发展是无法改观当下的局面的,只有大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并且将具体实施细节添加到相应法律中,使得人们自动响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落实到实处,再辅以科学技术才行。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梅伊勋爵认为:“人类从未遇到过这种遍及全球的威胁(全球日益暖化),就像一列火车失控而且持续加速,如果我们现在不制止,未来将更难以阻挡”。这里,我也想起了以前读到过的张立文的论著《和合学概论》,对于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道德期望须与其对自然生态的道德责任相联系,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等价交换机制,以此限制、消除人类对自然生态不负责任的邪恶行为和自利欲望的膨胀,匡正天人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关系。由此,可以给我们以下的启迪,我们之所以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掠夺自然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维持自身的和谐发展,皆由于人类拥有文化的力量,而非简单的凭借科学技术本身。
最后,我用美国前副总统艾尔·戈尔的话作为结束语,以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对未来世界的或多或少存在的畏惧或过分乐观,“我们已经拥有着手解决气候危机所需的一切条件,唯一可能缺少的,大概就是采取行动的决心了。”
杨士军,中学地理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地理学会副秘书长。现任复旦附中副校长,复旦二附中校长。期间先后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德育处副主任、科研室副主任、科研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控江中学副校长(挂职)等职务。参加过首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和首批“上海-加州”影子教师项目培训等。发表各类论文近百篇,主编(编著)、参编各类书籍45本,主持或主要参与各类课题15项,义务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并获奖30多个。个人曾获上海市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园丁奖、首届长三角教育科研标兵、首届杨浦青年创新奖等荣誉称号。教学风格:构建“思维的课堂”,努力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注重教学实效,幽默地教“联系生活的地理”。
教育主张:让附中学子拥有活力、迈向卓越;教育就是要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着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成长。
(责任编校: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