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版本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分析地球运动的意义”内容比较及教学建议
2014-01-13陆才稳
陆才稳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江苏 连云港 222200)
六种版本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分析地球运动的意义”内容比较及教学建议
陆才稳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江苏 连云港 222200)
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意义”在六种版本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内容编写比较,进行归因推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与地球自转和公转均密切相关。并提出基于结构图的课堂教学建议。
地球运动的意义;自转;公转;教材比较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球运动部分的要求为“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笔者认为地球运动产生的很多现象不是仅与地球自转或公转有关,而是与两种运动形式共同相关,教学时不分具体情况过于强调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与自转或公转的对应反而可能导致科学性的欠缺。为此,笔者查阅了各版本教材,发现各版本教材对地球运动意义的编写存在“共同作用”、“单独产生”和“淡化对应关系”的显著差异,同时各版本教材对地球运动意义内容的编排顺序和逻辑结构也有着些微区别。基于此,笔者对各版本教材作简单比较归纳,并略谈教学建议如下。
一、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简介
1.持“共同作用”观点的版本的教材编排
“新课标中图版”编排了“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含“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三个标题。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标题下,设置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两个标题,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部分有三个标题介绍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和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最后还介绍了“椭圆体形状的形成”,在“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部分有三个标题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季节更替”。
2.持“单独产生”观点的版本的教材编排
“新课标人教版”编排了“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含“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与时差”和“地球公转与季节”三个标题,在“地球自转与时差”部分介绍了“昼夜的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在“地球公转与季节”部分介绍了“黄赤交角、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产生”。
“新课标湘教版”编排了“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含“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两个标题,在“地球的自转”部分,又设置了“地球自转”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两个标题,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部分介绍了“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一侧偏转和地球自转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在“地球的公转”部分,又设置了“地球公转”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两个标题,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部分介绍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新课标鲁教版”编排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两节内容,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中的表述,含“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四个标题,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节中的表述,含“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四个标题,活动中安排了探究“五带划分的依据”。(“小本老人教版”的编排与“鲁教版”相似)
3.持“淡化对应关系”观点的版本的教材编排
“老人教版”编排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三节内容,在“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一节中,含“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三个标题,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一节中,含“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三个标题,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一节中,含“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两个标题。
二、地球运动意义再分析及不同版本编排评价
为了便于研究,笔者依据多数版本的推理方式,将地球的两种运动进行“割裂”,并设想其它条件不变,分析两种运动“单独作用”的地理意义。
1.没有地球公转,分析地球自转的意义
图1 地球自转图
不考虑公转,地球永久停留在公转轨道的某一位置自转,自转轴一端仍然指向北极星,地球的南北两极仍然存在,地球上的纬线划分也依然如旧。为了研究地球停留位置对自转意义的影响,仍然绘出地球公转轨道,并标注公转方向,如图1,这样可以选取地球停留在公转轨道上的极值点、中间点和其它任意点进行样本的不完全归纳。同时为了描述方便,虽然没有公转,没有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周年运动,仍保留回归线和极圈的说法。
(1)昼夜交替的分析
如果地球停留在极值点如12月22日前后的位置自转,则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总为白昼,无昼夜交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总为黑夜,无昼夜交替;南半球的其它纬度有昼夜交替,昼长大于夜长;北半球的其它纬度有昼夜交替,昼长小于夜长;赤道有昼夜交替,昼长等于夜长;如果地球停留在中间点如3月21日前后的位置自转,则全球都有昼夜交替,昼长等于夜长;如果地球停留在其它任意点如6月2日的位置自转,可仿照停留在极值点作类似分析。得出,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但是只有自转运动的昼夜交替状况与自转公转运动同步进行的昼夜交替状况相比,也是有了变化。
(2)地方时和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分析
以太阳为参照,地球上位于某经线的观测者,以太阳处于上中天作为正午,即地方时12点,得出地方时是地球自转地理意义。地转偏向力与地球自转相关,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也为地球自转的意义。
2.没有地球自转,分析地球公转的意义
图2 地球公转图
不考虑自转,则地球原来的南北极点不复存在,如图2,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大圆ABCD(也就是新的赤道)上周期运动,地球公转一圈,新的赤道各地点各有一次直射,昼夜的交替仍然出现,全球昼夜交替的周期均为公转的周期,且昼夜大致等长(由于公转轨道的形状导致昼夜长短略有差别),半年白昼,半年黑夜。由此,只有公转,也有昼夜交替,但已经不是日常所感知的昼夜交替。
(1)昼夜长短的变化分析
全球各纬度均为半年白昼,半年黑夜,昼夜长短既无南北半球的差异,也无冬夏季节的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不存在。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分析
直射点始终位于新的赤道上,各纬度均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从新的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差异存在,但季节差异消失。
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和季节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参考图3引导学生学习四季和五带。
图3 四季和五带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部分教材的编写,“新课标人教版”、“新课标湘教版”和“新课标鲁教版”值得商榷,“新课标中图版”表述准确,“老人教版”表述机智,既有利于使用者整体把握地球运动的意义,也为使用者个性化学习留下了空间。
三、不同版本编排的其它差异再评价及教学建议
1.“新课标中图版”、“新课标人教版”和“老人教版”
先编写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再编写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有利于教材使用者采用比较学习,更好把握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差别,为后面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学习打好基础。尤其是“老人教版”对地球运动的形式采用先分述特点,再对比总述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2.“新课标人教版”
对地球运动的意义,直接表述为“地球自转与时差”和“地球公转与季节”,突出自己想要表述的重点,同时也需要使用者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全面。
3.“新课标湘教版”
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探究或验证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意义,大部分活动易操作,有利于极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另外,该版本在公转中才介绍晨昏线,与有的版本在自转中就提出晨昏线相比,更有利于学生探究并及时解决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更好的体现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
4.“新课标鲁教版”
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作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四个并列标题,将“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作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四个并列标题,从语言表达的逻辑结构来看,需要商榷。
5.“老人教版”
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编写顺序,先安排“昼夜长短的变化”,从知识点难度来说,有利于先易后难学习。从生活常识来看,是先感受到日出日落,即先体验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然后再体验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即从地理的表象的获取来说,太阳高度变化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再到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老人教版”此处编排也不无道理。
6.各版本教材综述
对地球运动的意义的编写,数量有明显差别,“新课标中图版”补充了对地球“椭圆体形状的形成”的影响,“新课标鲁教版”和“老人教版”等补充了对地球上“五带的形成”的影响。
鉴于地球运动对整个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地位,笔者建议教师设计本部分内容尤其是在高一的新课教学时,能切实依据课程标准,综合参考各版本教材,仔细研究学习者,准确确定教学目标,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策略,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媒体,客观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机智处理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差异及两种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突出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教学,同时又能引领学生顺利建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差异,最终协助学生建构完成如图4的结构图。
图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责任编校:张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