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贝尔化学奖谈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4-01-12郝志康
郝志康
【摘 要】新中国建国五十年来,科学和技术有了长足迅速的发展,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科学与技术成果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然而,却至今没有产生过一位诺贝尔奖项的获得者。国内许多著名科学家纷纷就此问题发表意见,呼吁各方面协力解决这个问题。从科研资金投入、到人才的培养存在着种种问题,中国的教育体制首当其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教育改革
一、中国本土无缘诺贝尔奖
2008年诺贝尔奖已尘埃落定。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又一华裔化学家,中国著名科学家钱森的堂侄钱永健获奖。照实让中国本土的人高兴了半天,认为诺贝尔奖已离中国不远了。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他们在法律上讲已经不是中国人了,在美国长大,受美国的教育影响,从思维方式到生活习惯,全部西化。与中国本土是毫无关系。
百余年来,诺贝尔奖记录了科学的发展,获奖的科学家们,或是解决了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或是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如果我们承认诺贝尔科学奖代表了当今科技创新的尖端,那么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却半个多世纪以来无缘诺贝尔科学奖,令亿万国人抱憾。中国需要一个诺贝尔奖来证明自己的科技实力。
诚然,诺贝尔奖是按西方标准设立的,可一些东方国家,如日本、印度、以色列和巴基斯坦也是榜上有名。如按社会制度来分析,前苏联获奖人数也有12 人。如果说发展中国家的物质条件不能保证,那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墨西哥,甚至非洲的尼日利亚这些物质条件比我们差的第三世界国家也都闯入了诺贝尔奖。况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加大对科研方面的投入。仍然没能出现一个中国本土的诺贝尔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就讲过“物质条件在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科学工程的实现上都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20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并不是在条件最好的国家和实验室中产生的”。看来还得另咎其因。
二、创新精神的缺乏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佑寿曾指出:制约我们获诺贝尔奖的关键因素在于我们缺乏创新精神,特别是有的决策者缺乏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的缺乏是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积累下来的。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北京举办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特别是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之大。
在中国,为了维护统治阶层利益的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大一统的文化逐步形成和巩固,其强调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大一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是强调集体意识,但却抹杀了个人的主体意识和意志的自由。
同时,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之道”也约束了我们的创新思维。“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儒家文化极力推崇的宇宙观、方法论和道德境界。“中庸”以和谐统一为前提,讲究无论人还是事物的发展都要适度,并且在适当的限度内发展,没有“过”与“不及”的毛病。安分守己的中庸思想占居了上风,中国人被磨掉了棱角,在思想上渐渐丧失了创新的成分。“中庸”思想表现在教育层面最突出的现象就是教师对乖巧听话、循规蹈矩的学生偏爱有加,对言语“出格”、思维另类的学生极力打压,并力求将他们改造成符合规范的标准部件。这样一来,规范是规范了,但不知扼杀了多少天才少年?
的确,中国的文化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忠诚可靠、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尊老爱幼等。一个对上绝对服从,对过去过分依赖的社会可能在短时期内是一个相对稳定、易于管理的社会。但如果由此而失去了创新成分,就会墨守成规,思维易于僵化,接踵而来的是技术落后、国力衰退,最终会被置于一个落后挨打的地位,也不可能获得长时期的稳定。19 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重苦难,就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佐证。
(二)应试教育的缺陷。应该来说,在谈到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们都会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制度。实际上在2006年的时候,钱学森就曾经谈到,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无法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而温总理曾经也谈到过,当前的教育无法培养出大师的焦虑。
直率的说,中国的教育传承了几千年以来维护大一统的文化,从小学到大学,被限制得死死的。诸多的全国性考试,无数的统编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死板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育体制只能培养出一般化的毕业生,最终会造成“你能做的我也会,你不能的我也不会”的尴尬局面。学生、学科、学校之间没有互补性,当然就谈不到创新。
再者,过多的这类考试只能钳制学生的思维。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就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整个教与学都围着考试这条指挥棒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使得他们没有自己的个性或兴趣,去从事自己愿意从事的一些事情,而且高考制度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教学和学习上的创新都意味着去冒考试通不过的风险。即使学生通过了全部的考试,那么也只能是一个能应付考试的人才。
而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虽然达到了全球最大的规模,在校学生达到2700万,而高等教育毛录取率达到了24%,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注重了高等教育的规模,但是没有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的份量,导致了整个学生的培养出现了一些创新性方面的缺失。还有,如果把统考看成是政府对教育的一种监管,那么这种监管必须体现出层次感,监管力度应该随着教育层次的升高而递减。
目前依旧顽固的“应试教育”和“应赛教育”往往导致一个后果:即使有一些不错的“科学苗子”,也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慢慢变成一个个角逐分数的考生。即使进入大学,读硕士,读博士,成为很有潜力的科技工作者,但平均年龄也比人家大了好几岁,错过了杰出科研人才“成就高潮”年龄段,20多岁就能做出重要的科技成果又从何谈起呢?
(三)科研环境的缺失。事实上,我国目前对三四十岁的年轻科技人才给予的支持是得力的,从人员素质、课题水平,到支持强度、项目数量,较一些发达国家都并不逊色。可是为什么在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科学成就上仍然落后?可能主要归咎于这种学术機遇与学术环境上的差距。
科学研究需要具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需要研究者具有对科学的热情和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中国曾经有过一代怀有“科学救国”抱负的知识分子,并造就了一批像华罗庚、钱三强、李四光等著名的科学家,曾几何时,陈景润等一批科学家都是时代的楷模。另外,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无一不是从小就对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凡科研有大成就者,研究探索的动机往往都很单纯,处于对事物背后的真理的不断探索。
但是在我国,时时会有一些非学术因素的加入。在现代市场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少年儿童之中,立志从事科学研究者越来越少,更多的孩子选择做明星、企业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中学毕业生对于商科的热情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
另外,高校的学术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认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建立。学术研究需要一代代的传承,今天研究者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 别的不说,就如SCI高潮时,本来是宏观统计的参考,却变成了人人“论文挂帅”的驱动力——读大学时忙着到处发论文,成为科研人员后,一些人丢失了对科学的忠诚和信念,有人甚至把一篇文章掰成几瓣来发表,这种文章当然与诺贝尔奖无缘!类似的非学术因素还有很多。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兴趣的培养。应试教育虽然对创新精神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但作为中国目前最合理、最公平的教学方式,尤其保留的必要性。但于此同时,我们要兼顾素质教育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讲,在学习的同时,学的知识越多,越应有空间和时间加以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对于教师来讲,大学堂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方。真理只能是越辩越明。过多的统考,只能是提倡一家之言,不利于思想創新。1984 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曾强调说:“做科学最重要的是要自由发展”。
牛津大学卢卡斯爵士曾提出,牛津大学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须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学生要通过学习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个大学是一个包括所有学科的场所,在这里能够培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清晰的头脑、想象力、领导能力、毅力、社会意识和热情等成功所必需的社会品质和个人品质。哈佛大学提出,一流学生的必备素质是有知识、有创造性、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斯坦福大学的卡斯帕尔校长提出,一个成功的研究型大学,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要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研究,了解并参与前沿科学,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和挖掘创造潜力和创新精神。这些信息反映了国外教育对创新思维的重视,了解到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的办学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二)自由的学术气氛。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我们进行科研的前沿重地,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尤为重要。主要应该包括宽容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营造大学和谐学术环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育一个民主自由、宽容开放、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学术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大家淡泊名利,多思慎研,关注社会现实,注重学术积累。大家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自由。崇尚科学,追求卓越,学术诚信,力戒浮躁;大家遵循科学发展规律,鼓励学术创新,宽容失败,为那些长期坐“冷板凳”从事艰苦的学术积累,为攻克世界性难题而默默奉献毕生精力的教师创造激励环境,以多种形式展示和弘扬学术精神,努力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和谐统一。
真正形成自由、平等、创新、协作的学术氛围。 第一,坚持“学”与“术”并重,形成求真务实的风气。第二,关怀学术生命,形成锐意创新的风气。第三,遵循学术规律,形成切磋争鸣的风气。第四,关注学术规范,形成学术健康发展的风气。
我们有充足的信心,中国人在创新思维方面能够迎头赶上去。在现有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中间,就有我们在国外的美籍华人。这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人并不是脑子不行。只要我们能创造出创新思维的氛围和环境,只要我们能改进教育体制不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憧憬在诺贝尔领奖席上一定会出现中国国籍的科学家和文学大师。
参考文献:
[1] 中国可以培养出较多的诺贝尔奖科学家.《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0年第十一期)
[2] 国人缘何无缘诺贝尔中国土壤不适生存?.央视新闻.2008/10/10
[3] 中国教育制度比掺三聚氰胺的奶粉还危险.金羊网.2008/10/10
[4] 王绶绾.中科院王绶绾:应试教育出不了诺贝尔奖.人民日报.2007/6/15
[5] 从诺贝尔奖反思中国的文化与教育--《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徐晓.从现行教育看我们和诺贝尔奖的距离.http://news.QQ.com.2005年10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