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祝福》为例浅析小说教学模式

2014-01-12梁秀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6期
关键词:祝福祥林嫂故事情节

梁秀杰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三中学,黑龙江呼兰150518)

以《祝福》为例浅析小说教学模式

梁秀杰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三中学,黑龙江呼兰150518)

《祝福》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曾被改编电影,搬上银幕,作品起伏的情节、跌宕的命运、迥然的人物性格及作品如深刻主题在同类作品中都独树一帜,因时代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晦涩,但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有章法的,遵循这种章法,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情节、分析人物、认识主题。

情节;性格;技巧;主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须要用心去钻研的艺术,作为一名教育者,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育者更应潜心钻研,了解每篇文章的特点,研讨自己的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进而采用恰当的教学艺术向学生传授知识。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在于在小说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只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感兴趣,但是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则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对小说的主题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小说教学,在这里仅以《祝福》为例,浅析小说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

对于小说教学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让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对环境描写及人物形象的分析,掌握小说的主题,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去准确地理清故事情节脉络,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进而把握好小说的主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如下进行。

二、具体实施

1.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

对于一篇小说而言,主要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阅读,但是往往在学生阅读之后不能很好地概括故事情节,在概述时不能够很好地分清主次,提炼出主要的信息,为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如何围绕小说的主人公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以《祝福》为例,我在讲授这篇小说时,首先让学生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但是在学生概述的过程中,我发现由于本篇小说涉及的人物过多,因而在本文中学生概述情节往往会变换主人公,理不出主要的线索,并且对于小说中的“我”分不清应该放在概述情节的哪一个位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告诉学生,在概述小说故事情节的时候要让学生围绕小说的主人公进行概述,主要抓的是主人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她本人即祥林嫂的个人遭遇是怎么样?经过学生的梳理,这一次学生可以非常准确地概括出祥林嫂的个人遭遇即:

经过这样的梳理,学生对祥林嫂的一生就会有准确而又清晰的了解,与此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小说概括情节的方法。

2.在对小说情节的分析中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学生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有了清晰而又明确的掌握之后,教学的下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准确地掌握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小说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可以采用合作研讨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合作研讨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于本文,学生会很容易通过故事情节把握,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勤劳能干,当被迫改嫁时她出格的反抗,表明她有反抗的意识,证明祥林嫂是一个能活的人,同时她的反抗是因为有贞洁观念在束缚着她,再到鲁镇眼里没了光彩,她为了想继续活下去所以她去捐门槛,看见她是一个想活的人。她善良,易满足,生活要求极低,这是从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把握到的人物性格,而在这个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穿插进去对文中环境的描写进而进一步去体会祥林嫂悲剧的一生。在对人物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住人物的主要性格和主要命运,在对祥林嫂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明确祥林嫂是一个能活且想活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能活并且想活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却没有活下去,继而我们可以进入对文章的主题的探讨。因而,在小说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把握住环环相扣的艺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研究结果中进一步去分析和研讨,从而对整篇文章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找到关键点,把握文章的主题。

3.作品的写作技巧

(1)传神的细节描写

鲁迅《祝福》写沦为乞丐后,祥林嫂的神态细节:脸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的祥林嫂在小说中先后四次不变地重复一段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

把祥林嫂失去孩子阿毛后的近乎崩溃的精神面貌鲜明地体现在读者面前。

(2)生动的肖像描写

祥林嫂的第三次肖像描写,是男人伤寒病死了,儿子阿毛不幸又被狼叼了,她又到鲁四老爷家求活干。桌上放着荸荠式的园蓝,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作者在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上,相同的是:“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兰夹袄,月白背心”,因为穷,所以祥林嫂没有多余的衣服,因此衣服总是原来那件,没有什么变化。

而每次变化的是她的外貌和神情,例如:第一次到鲁家,她才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这时候的祥林嫂,可以说,还有些微的青春的气息。第二次,夫死子亡,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光也没先前那样精神。……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此时的祥林嫂,头发已经花白,记忆已坏,人已显得有些木讷。第三次,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此时的祥林嫂,头发已经全白,神情已经木讷,只有那眼珠一动,说明她还是一个活人。

4.对小说主题的探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因而对于一篇小说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把握小说的主题,了解作品所塑造的那样的一个社会,所以我们在教授的时候就要把探讨小说的主题作为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探讨研究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首先让学生明确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力求让他们认识到,祥林嫂是一个能活而又想活的人,她的勤劳和强壮证明她能活,她用捐门槛的形式反抗证明她想活,但是深层次的悲哀是她的反抗并不是本质的反抗,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束缚的贞洁观,因而,深层次的她还是在受着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让学生首先认识到这个问题,继而我再引导学生对小说中其他人物对祥林嫂的态度进行探讨,从鲁四老爷、鲁四婶、到她的婆婆以及鲁镇的人都一步步地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甚至柳妈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也把祥林嫂推上了不归路,看见祥林嫂所生活的那样一个社会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束缚,没有温情的社会,从而就能够理解本篇小说的主题是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束缚的批判,从而学生对本篇小说就会有整体并且细致的理解。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所教授的小说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我主张在小说教学中通过概述主人公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同时,为适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的需要,我们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研读文本,把握主题。

编辑∕高伟

梁秀杰(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教材中的小说阅读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祝福祥林嫂故事情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