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状态下同班施训学员预科阶段管理工作探析

2014-01-11李国民

政工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同班外军预科

●李国民 陈 枭

跨文化状态下同班施训学员预科阶段管理工作探析

●李国民 陈 枭

跨文化管理是以多元文化为基础,寻求和培树外军学员共同的价值观,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员之间沟通交流,用以实现观念层面上的共通与融合。而预科阶段作为外军学员成长起步的先行平台,是进入同班施训前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阶段,做好跨文化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对华友好工作,将对外军学员顺利进入同班施训阶段学习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跨文化视角认真抓好同班施训学员预科阶段行政管理工作

从一种文化环境转入另一种文化环境,会面临多种变化和冲击,例如生活环境的变迁、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等,都会给外军学员带来一定的不适应。因此,从跨文化管理的视角,以先进的育人理念、细致的管理制度和配套的养成规范,抓好外军学员预科阶段的行政管理工作,对确保外军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最扎实的功底、最过硬的素质适应同班施训管理模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优化管理育人理念。同班施训的外军学员主要来自东南亚、中亚和非洲等国家,其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军队管理理念差别较大、宗教文化传统差异明显。针对这些特点,管理者首先应对异国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充分理解我国与受训国的文化差异,抓好跨文化管理的“预备”环节,主动将自身调节至跨文化管理的最佳状态,进而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全面考虑问题,准确找出矛盾冲突的文化根源,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细化行政管理制度。针对同班施训的实际需要,依据总部外军人员行政管理规定,充分借鉴各院校内训、外训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坚持“内外有别、求同存异”为原则,研究制定汉语、英语等语版的《中外生长军官同班施训预科阶段行政管理规定》,把外军学员的行政管理工作细化为若干条款,明确同班施训学员预科阶段的职责、任务和要求,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日常管理中还应积极采取外训管理干部日常记录、定期召开研讨会、组织学员问卷调查、领导与学员逐个谈话等方式,充分发现和掌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准规章制度修订的方向。坚持每年新增和修订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吸收各类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步将原有的规章制度规范化,把成熟的工作经验流程化,使各类管理规章更具操作性。

三是强化日常行为养成。外军学员的日常行为养成工作一直都被视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中,把强化学员的日常行为养成单纯地理解为“24小时监护”,不仅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在外军学员心中留下不良印象。要扭转这种情况,除了依靠健全的法规制度,更要依靠学员的主观努力和主动配合,实现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将管理客体变为主体,使其在内心里牢固确立我军的管理理念,自觉主动遵循我军的规章制度。在外军学员处于跨文化适应阶段,结合历年典型案例,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强外军学员行为养成的针对性教育,剖析危害、分析原因、明辨是非、讲清道理、触动内心,并将典型事例编印成册,供学员阅览。通过宣讲制度规定、经常性组织外军学员座谈,使他们牢记相关制度规定,在心中明确自己应该承担哪些管理责任,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在学习期间违反管理规定将要受到何种处罚。同时要经常检查、总结、评估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找出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引导并促使管理制度执行成为习惯,成为自觉行为。

二、以跨文化视角重点抓好同班施训学员预科阶段教学管理工作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对进入新文化环境的外军学员来说,来华学习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问题。同班施训学员预科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全力通过语言关,打牢汉语语言基础。为此,应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制度制定、激励机制完善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与同班施训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是设置完善课程体系。预科阶段的汉语教学在参照地方高校汉语言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对外培训的专业设置,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军特色的对外培训资质认证体系以及各专业技术领域资质、特种技能资质等,通过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打造国际公认的对外培训资质品牌,使这种资质成为外军学员来华学习所追求的目标,成为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驱使学员专心学习训练。预科阶段后期,开设专业性基础课程,打牢数理化基础,促进学员提前进入同班施训学习状态。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软笔书法、中华武术等课程,引导学员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二是制定配套教学制度。研究制定各语版的《中外生长军官同班施训外军学员教学管理规定》和《中外生长军官同班施训外军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做到依法严格管理。教学过程中,始终加强与学员的沟通,选派外语水平高、形象气质好、作风纪律硬的高年级学员与外训学员成立互帮互学对子,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帮教。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谈心等交流活动,以相互尊重、真情关爱的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其进行传帮带,多肯定学员的优异表现,多鼓励积极上进的行为,多营造竞争好学的氛围,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体验学习新知识所带来的成就感。

三是完善学习激励机制。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求。外军学员来华学习,无不带着本国领导和军队的重托,带着家属亲人的期待,有的甚至是为预期任职某重要岗位而来的。他们的目标和愿景是驱使他们勤奋学习的动力之一。因此,要把荣誉作为引导促进外军学员积极学习训练的重要切入点,大力培养外军学员个人荣誉感、集体荣誉感、国家荣誉感。积极开展语言技能竞赛活动,以荣誉感促发学习的动力,让荣誉激励成为激发正能量的源头。组织筹划“人才之星”活动,积极开展“优秀外训学员”、“优秀兼职骨干”等评选活动,对日常表现好、学习成绩突出的外军学员,予以通报表扬并把其照片与所在国家国旗一同贴在系、队橱窗和展板上,切实增强他们的奋斗价值感与国家荣誉感,让其在追求理想、实现价值、崇尚荣誉中激发学习训练的热情。

三、以跨文化视角努力抓好同班施训学员预科阶段对华友好工作

沟通无国界,交流暖人心。在做好外军学员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通过建立生活保障制度、丰富课余文体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为实现对华友好目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是建立人性化生活保障体系。外军学员由于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在面临具体的生活问题时,有的外军学员情绪容易波动,一旦处理不当,他们可能会因为生活琐事而烦躁,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因此,要自他们入校伊始,从用水用电到洗涤熨烫,从室内活动到外出购物,从兑换货币到就医用药,从通信联系到宗教服务等,始终做好供应保障,构建外军学员人性化生活保障体系,使之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各个细节。同时,还要对外军学员生病住院、亲属病故、家庭变故和国内政局变化等关系到学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到及时掌握并积极主动帮助解决困难,使外军学员切实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使其从心底接受中国文化、接受现有环境、接受培训教育。

二是丰富人文化课余文体活动。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可以发挥持续、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比硬实力更具渗透性和扩散性。认同一个国家、民族,通常是从认同其文化开始。外军学员大都接受的是西方思想文化,树立的是西方价值观。要积极借助预科培训这个平台,运用参观见学、课程教学、实践体验等方法,通过组织联欢晚会、体育友谊赛、观看文艺节目等活动,以中国历史巨变为主线,以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为主干,以丰富多元民族文化为枝叶,向外军学员展示中国文化,宣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让其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

三是开展家庭化社会实践活动。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部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也受到蛊惑,对中国抱有怀疑和戒心,这对培养外训学员对中国的认同感十分不利。为此,应积极开展家庭化社会实践活动,为每名外军学员建立对口军官家庭,每逢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外军学员到对口家庭参加聚会。要多创造条件,借助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外军学员了解中国人民、了解中国军校学员的机会。要定期开展进农村、进工厂、进社区、进学校等参观见学活动,增加外军学员对中国现状的了解,增进外军学员与中国人民的友谊,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民现在做什么,确信中国人民将来会做什么,消除猜疑和戒备,增进与中国人民的感情,使之真正融入温暖的中国大家庭。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猜你喜欢

同班外军预科
听涛悟石
外军军事体育训练“专”化特点及启示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我与漾濞
跟踪导练(二)(6)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外军油料供应保障现状分析
关于提高军队院校教员任职能力的几点思考
活该你单身
浅析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