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动态耗散性保护发展模式研究

2014-01-04李文勇戚兴宇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平衡态村寨少数民族

李文勇*,戚兴宇

(1.西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成都 611130;2.西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成都 610041)

少数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聚居地,千百年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逐步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村寨文化。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及习惯。[1]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人类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生命的态度。[2]少数民族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衍生出服饰、仪式、信仰、语言、饮食、习俗等众多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要素,共同组成带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村寨文化系统,一般统称为少数民族文化村寨。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文化村寨的平静被打破。大量游客的涌入,催生出一个庞大的民族村寨旅游市场。在利益驱使下,旅游企业、地方政府等纷纷投入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各类保护区、景区、文化遗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旅游对民族村寨文化变迁的影响,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将运用耗散性理论,以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现状

国内外出现了不少对于民族村寨文化变迁及保护的研究。Adams在《旅游和尼泊尔夏尔巴人:相互关系的重建》中提出,旅游开发中使当地人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和雇佣劳动关系同时得到加强,当地人并没有被通过旅游渗透进来的资本主义文明征服,而是成功地把新的生产方式融进了旧的生产关系模式中。[3]Moon通过对富士山脚下民族村寨的调查,否定了发展滑雪有害于当地山村生活的观点,认为旅游发展对山寨文化保护和发展有利有弊。[4]Edward认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吸收异质文化的营养,异质文化的融合会产生新的强大的生命力,单一文化封闭式发展则会导致文化的萎缩乃至衰退。[5]

郭颖指出少数民族旅游地的汉化现象属物质文化层面的变迁,这种变化往往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交织在一起,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6]吴必虎和余青提倡引入生态博物馆的模式,将整个村寨作为一个开放的博物馆,对村寨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精华并推动其向前发展。[7]吕一飞和郭颖提出建立文化保护区模式,对民族文化村寨进行保护,通过对少数民族居民生活区和旅游观光展览区的区分隔离,达到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8]这种观点借鉴了与麦康纳(MacCannell)的“舞台化真实”理论,认为旅游环境的舞台化可分为前台和后台,“后台”是真实的,而“前台”是非真实的。[9]杨振之在旅游环境“前台、后台”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前台、帷幕、后台”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模式。[10]

国内外学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单一评价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村寨的不利影响,能客观看待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村寨的利弊。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民族文化村寨要实现发展就必须与外来文化保持交流。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在西部旅游开发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侵入,实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发展,值得认真思考。

二、少数民族文化村寨的耗散性分析

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普利高津(I.llya 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s),认为:一个开放系统,在从平衡态到近平衡态再到远离平衡态推进的过程中,当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交),由原来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这种有序的新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而这种需要耗散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的有序结构被称之为耗散结构。[11]耗散结构要求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孤立的。系统只会产生一种趋势并最终达到平衡态,并必须远离平衡态,只有远离平衡态才能产生负熵,以抵消系统内的熵增。系统要有持久的涨落动力,外部因素的干扰推动系统发生质变,跃迁到新的稳定有序的耗散系统。[12]

少数民族文化村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将文化村寨系统中的各子系统有机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精细的系统进化,不断提高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最终实现文化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具有耗散性系统的特征。1)民族文化村寨系统具有开放性。龚锐指出,在现代语境下,任何文化为了更新自己或影响其他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失去一些自身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特质的去除,反而表明了民族文化的发展。[13]只有保持开放,才能获得发展的活力。综观民族文化村寨的发展历史,那些地处交通要道,或者具有盐、茶、烟、铁等丰富资源的村寨,往往能够获得比其他村寨更强的发展动力,成为历史文化名村,无论是其发展规模还是生命力都更大更强,其原因在于这些民族文化村寨通过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形式,与外部环境始终保持频繁联系,从而形成经久不衰的村寨经济活动系统,为村寨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支撑。2)少数民族文化村寨系统需要远离平衡态。现代服务经济形态逐步改变和取代原有的传统农业经济形态,在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中,少数民族文化村寨系统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在此状态下,村寨的自组织系统开始发挥作用,外来文化与村寨文化进行碰撞、交流、融合、涵化,逐步实现对新环境的适应。3)民族文化村寨系统需要有内在的涨落动力。由于民族文化村寨系统具有开放性,在发展运行中必然会受到众多内外因素的干扰,使系统运行可能偏离常态形成涨落,其作为一个稳定的社会生态机制会被外部环境的各种信息、人员、物质和价值导入所破坏。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在各种涨落作用下,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不断相互作用,构成系统整体演化的内在动力。

从耗散结构视角,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发展的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熵的变化过程。熵的变化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本身由于不可逆过程引起熵产生(diS),另一部分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引起嫡流(deS),系统熵变化 dS为两项之和,dS=deS+diS(Rifkin,1987)。在开放系统条件下,少数民族文化村寨的熵dS由deS和diS两部分组成,即dS=deS+diS,deS为村寨系统与外界产生的熵交换,diS为村寨内部产生的熵增。旅游开发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为民族文化村寨引入了新的机制和新的文化,促使村寨系统不断输入负熵。当系统达到一定开放程度时,民族文化村寨系统的熵交换deS<0,为负熵,当│deS│>diS时,dS=deS+diS<0,此时,民族文化村寨系统就会从低序的组织演化到高序的组织,具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性。

此外,还可以用函数y=f(x)表示民族文化村寨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假设X0是系统平衡态,Δx是对平衡态的偏离,Δx对系统y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在平衡态附近将f(x)按泰勒级数展开,即y=f(x+Δx)=a+bΔx+h(Δx)。当Δx足够小时,系统处于平衡态,非线性的影响h(Δx)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干扰,y由bΔx决定,系统具有近平衡结构,此时不会产生自组织结构。但随着Δx的增加,非线性因素的作用也在增加,线性项bΔx的影响逐步降低,非线性项h(Δx)成为影响系统特性的主要因素,少数民族文化村寨系统内部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14]

少数民族文化村寨以系统开放为前提,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的客源流、资源流、信息流等多种形式交换,输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价值,形成较强的负熵流,用以消除民族文化村寨在旅游开发低序期管理粗放性和盲目性带来的系统熵增,通过系统各要素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中,实现文化村寨系统自组织的有序化演变。

三、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动态耗散性保护发展模式

21世纪以来,西部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少数民族文化村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缺乏应对经验,一些文化村寨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文化快餐化、传统断裂化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这些不利情况的出现,实现民族文化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动态耗散性保护发展模式。认为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民族居民、村寨管理机构、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等各方长期共同的努力。根据村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保护策略:在实施旅游开发前,应采取耗散性保护策略;实施旅游开发中,采取动态性保护策略;实施旅游开发后,采取系统性保护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动态耗散性保护发展模式

1)在旅游开发前,要采取耗散性保护策略。文化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而是具有耗散性特征的开放系统,只有与外界时刻保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的交换,才能为文化村寨输入负熵,提供发展的动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民族文化村寨始终闭关自守,为了追求所谓的文化原真性而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接受新事物,其结果必然是逐步丧失发展的活力而走向衰竭。孙九霞提出,民族文化村寨参与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传统保护产生了积极的正效应,旅游参与强化了民族居民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对村寨的认同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和传承;并且参与的程度越高,民族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越强,文化保护的效果越好。[15]因此,民族文化村寨要积极与外界形成互动,通过外出务工、销售土特产、展示文化等方式“走出去”,通过引入旅游开发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方式“引进来”,主动推进村寨与外界的信息、物质交换,采取耗散性保护策略以促进村寨发展。

2)在旅游开发中,要采取动态性保护策略。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是一个新课题,即便有西方民族保留区的经验可供借鉴,也不能完全照搬。在旅游开发中有必要实施动态性保护策略,即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增强民族文化村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任何文化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这种调整可能会丧失一些民族文化的特质,但从长远来看,吸收环境变化带来的新元素,恰恰是民族文化得以不断传承的关键。

3)在旅游开发后,要采取系统性保护策略。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保护某个传统、某项习俗或某种服饰,而是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的系统保护。安德森(Anderson.R.E.)和卡特(Carter.I.)指出,系统存在于从个人到文化乃至社会的各种层次,而系统就是由直接或间接地在一个因果关系网络中联系着的诸要素或组成部分构成的综合体,每一部分在特定的时期里以大致稳定的方式同其他一些组成部分相联系。[16]换言之,少数民族文化村寨系统是一些共同构成单个实体的相互联系着的活动的有界集合,如民族村寨的居民、家庭、组织、社区、社会和文化都包含在其中。旅游开发后市场化经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游客持续进入后带来的新价值、新观念,都会对民族文化村寨系统产生影响和冲击。目前的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往往偏重于外显的物质文化保护,而忽视了内隐的价值习俗保护。因此,一方面,村寨管理方要通过市场引导、政策导向等方式制止民族文化的过度商业化、低俗化、快餐化等不良趋向;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引入文化保护专家、非政府组织(NGO)、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等专业人士或组织定期检测评估民族文化村寨的生态状况,引导村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即便是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文化村寨也无法独善其身。是主动迎接,还是裹足不前,这是每一个民族文化村寨面临的选择。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具有耗散性系统的特征,只有保持开放状态,与外界环境频繁进行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交换,才能使民族文化村寨不断输入负熵,维持系统发展的活力。基于此分析,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动态耗散性保护发展模式:在旅游开发前,少数民族文化村寨要采取耗散性保护策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走出去”、“引进来”,用发展的方式实施保护;在旅游开发中,采取动态性保护策略,吸收开发带来的积极元素,提升文化村寨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旅游开发后,要采取系统性保护策略,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出发,实施全方位的系统保护。当然,少数民族文化村寨动态耗散性保护的措施和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伦敦:莫里出版社,1871.

[2]C.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ADAMS V.Tourism and Sherpas,Nepal:Reconstruction of Reciproc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534 -554.

[4]MONN O.From paddy field to ski slope:the revitalization of tradition in Japanese village life[M].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9.

[5]爱德华·赛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6]郭颖.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泸沽湖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1,3(16):68 -71.

[7]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12):17.

[8]吕一飞,郭颖.论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建立[J].旅游学刊,2001(1):24.

[9]MACCABBELL D.Staged authenticity: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9):589 -602.

[10]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民族研究,2006(2):39 -46.

[11]湛垦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2]陈戈止.信息系统与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3]龚锐.断裂与重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再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5):5-7.

[14]苗东升.系统科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0-254.

[15]孙九霞.传承与变迁:旅游中的族群与文化[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

[16]安德森,卡特.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平衡态村寨少数民族
初析固体物理学中平衡态的热力学条件
初析固体物理学中平衡态的热力学条件
有关化学反应中转化率的问题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三态”模型:化学平衡移动教学有效的教学思维模型
消防器材进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