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毅留法前后从文学走向革命的社会化转变

2014-01-04谢天开王庆跃吴得民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副刊陈毅成都

谢天开*,王庆跃,吴得民

(1.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文学与传媒系,成都 611731;2.成都工业学院 学报编辑部,成都 610031;3.中共四川省委 党史研究室,成都 610012)

留法预备时期(1918—1919年)、留法时期(1920—1921年)与北京时期(1924—1926年)前后是青年陈毅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17~25岁的陈毅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预期社会化关键时期。本文从社会学角度,追溯20世纪20年代四川留法勤工俭学事件,解析其特点,探讨陈毅在这一阶段从文学走向革命的生命历程,力图还原其所处的历史时代特征,揭示留法勤工俭学对青年陈毅社会化的影响及社会角色的定位。

一、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的背景

(一)人数为全国之最

根据成都第二届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黄里州(本名黄映湖)统计,截至1921年11月,在巴黎华法教育会有名在册的留学生,包括郑毓秀统率的四川13名补登记女同学在内,四川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共492人,约占全国留法勤工俭学生人数的1/3,位居首位[1]。

(二)政府大力扶持

“四川之所以能够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最早’和‘最多’,乃得力于四川各界人士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2]”在吴玉章的策动下,四川督军熊克武、社会名流但懋辛等人发起成立华法教育会四川分会,并暂以成都市爵板街学校为办公地。热心赞助者和分会执行部、评议部及社会各界人士,有150名之多,也为全国各省之最。此外,四川华法教育分会还有外国名誉赞助员:法国领事白达先生、法国医官杜先生、法国医官蒲先生、法国司铎石先生[3]。

(三)留学俭学预备

1918年4月,因为家庭困难休学的陈毅与胞兄陈炎(陈孟熙)经过刻苦努力,考取了留法预备学校成为首届学生。课程以法文及法语为主,还开设有代数、几何、物理、美术等课程。

1918年4月10日,四川《国民公报》报道:“留法俭学会于爵板街志诚法政学校内附设学生一班,招考八十名,日前开学。政务财政两厅厅长、教育科长、省城各公立学校校长、法国领事均莅校演说。昨日九号该校已开始授课。闻两年学期毕业,毕业后即派往法国留学。”[4]56

陈毅在《我的早年经历》中回忆道:“后来正好吴玉章办的留法预备学校招考,我和大哥陈孟熙都考取了,这倒是上次落榜的好处。那是1918年,我17岁。”[5]

(四)个人的自我期许

“1919年春,这届学生结业前,四川督军熊克武、省长杨庶堪对这届学生非常器重。指示学校:‘凡经毕业考试名列前30名者,由政府给每人旅费津贴400元,以资鼓励。’”[1]456

图1 法国驻成都领事馆签发的陈毅护照

为了鼓励四川籍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当时还特别规定学生能自筹三、四百元者,亦可赴法。1919年4月,家境困难的陈毅与陈炎经过认真准备,获得政府资助的旅费津贴。那届学生共61名。“第二年,经过考试,我和陈孟熙都取得官费留法的资格。”[4]82经法国军医官体检合格,取得了四川省行政公署颁发的证明书及法国驻成都领事馆签发的护照。在这一时期,热爱文学的青年陈毅怀揣着赴法勤工俭学成为文学家的梦想,对自我的期许是较高的。

(五)社会期望较高

1919年5月25日,法国驻成都领事馆领事白达先生在领事馆设茶会祖饯,全体同学应邀前往。留法预备学校亦以学校名义于5月28日设宴祖饯,全体同学亦均出席。

四川省行政公署专门委派留法预备学校法文教员吴钢(铁生)为护送员。

1919年7月7日《时报》《第三届欢送赴法学生纪事》:“中华民国留法俭学会于昨日上午十一日假法界法国工部局大议事厅为会场,开会欢送该会赴法留学之学生,共计一百二十人,济济多士,群集一堂,为留学界空前未有之盛会。[5]”这届欢送会上的“赴法俭学学生一览表(四川)”记载:“陈毅十八岁”。从当时的报道与后来当事人的回忆资料,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四川赴法勤工俭学的期望值是很高的。

二、陈毅留法勤工俭学时代特征

(一)预备阶段

对法国的社会景观,吴玉章曾评价:“现在世界的新思想、新科学及此次世界和平会议,皆在法国,诸君前往,不但能学得物质上文明,并可养成高尚的理想,将来归国,以贡献于吾国社会,必能为社会开一新纪元,其功业自不可量。”①

在上海的四川同乡会欢迎陈毅那一届留学生时,主席朱伯君的欢迎词颇能说明川人各界对于法国社会景观的描绘与赴法留学生的期望:“第一,吾人尤特别欢迎工读学生之工字,盖工字为人类最神圣之职业,中国以后之发展,当以神圣工人主义为其主宰也。第二,此次留法诸君人数之多、组合之周,直可为川省学界新纪元。第三,法国之国家社会主义为各国冠。吾国留英之士崇尚制造;留美之士崇尚经济;皆教育自然之感化力所致。留法诸君将来必能携回温和之社会主义以赐国人。第四,川省地处西隅,上海为介绍商、工、学各项新材料之总行。故四川同乡会之组合及其发展殊为切要。今后同乡会与留法诸君当时时互相通息,以资联络。”②

在陈毅赴法预备阶段,社会各界关于法国的社会景观,在成都与上海的舆论中,是被不断描绘与强化的。

(二)勤工俭学阶段

作为文学青年的陈毅刚到法国时,对这个陌生国度的社会景观充满憧憬。陈毅后来回忆道:“刚到法国,觉得是到了天国一样,社会秩序安定,城市清洁繁荣,对法国文明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中国古代文明是一钱不值了,再也不想读古书、作古诗了。”[5]

(三)梦想与现实冲突阶段

然而,中国当时的现实如此严峻,中法社会的反差如此巨大,对于热爱文学的青年陈毅来说,其心理震撼是强烈而深刻的。据陈毅的大哥陈炎回忆,陈毅作为四川学生代表撰写了《克鲁邹工厂勤工俭学生争回里比两大运动团宣言》(1921年8月)和《克鲁邹工厂勤工俭学生争回里比两大运动团通告》(1921年9月)。

陈氏兄弟在参加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后,旋即被一起押送回国。陈毅在归国途中悲愤地写下了《归国杂诗》(1921年11月)《地中海上》《过哥伦布》《船近香港望太平山》《舟过崇明岛向吴淞口》。作为文学青年,陈毅当时的心情很复杂,《地中海上》抒发心中的郁闷心情:“欧陆的风云苍茫,一股横流东向。袖手空归的我呀,怎好,怎好还乡?”这四首诗作后载于北京《燕风》半月刊1925年第二、三、六、七期。诗发表时作者附白:“一九二一年冬间,偕同学百零四人,被法政府以武力压迫归国。同人愤慨填膺,沿途所受剌激尤深。上列四篇即愤慨中所作也。此稿存箧已久,偶翻得之,因正录一道,虽嫌其情词不深,但尚能引起我个人的回忆。我以为过去的回忆要比将来的希望还甜,所以把这几篇发表了。”③

(四)善后阶段

作为革命青年,陈毅代表被迫回国留法勤工俭的学生撰写了《被迫回国留法勤工俭学生一百零四人通启》(1921年11月24日)。文章声明:“我们一百零四人,已经被押送回了国,我们为什么被押送回国?回国沿途的情形怎样?国内同胞也愿意来听此奇闻。我们因恐传闻失实,也有报告国人之必要。”④

三、作为文学青年的人格发展

(一)传统中国文学的幼学

陈毅曾回忆:“9岁时,我随父亲移家成都,找一个私塾老师,学唐诗、宋词、《诗经》。以后辛亥革命爆发,我在成都上学,曾读过冯举人为校长的高等小学,还经常向学馆里的裴老师请教,听他讲课,写文章请他改。这段时间,我读了《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篡》、《千家诗》、《唐诗集解》以及《西游记》、《封神榜》等书籍,奠定了文化基础。”[5]他在1942年3月《给罗生特同志的信》里写道:“而我少年时代的家庭教育和我在成都遇见的几个精通中国文学的老师,以及成都四围富于文学艺术史迹的自然环境,又把我推上倾心于文学的道路。”[6]10因而,无论从陈毅的口述,还是他给罗生特的信,都可以看出作为个人人格心理发展,陈毅自少年时期始,就具备了良好的中国文学基础,也塑造了他一生热爱文学的个人情结。

(二)对法国文学的钟爱

陈毅旅法初期,对法国文学十分偏爱。从他在旅法时期发表的唯一诗歌可以发现,作为文学青年的陈毅受到法国文化的熏陶,充满了法兰西式的浪漫主义情怀。他署名为世俊的诗作《伊》发表于1920年5月18日《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6]10:

伊回乡去了,留我一人独自睡起。

平日我常怪伊;说伊哓哓的,

打断我的思路,扰乱我情意。

现在伊不来扰我了,我却很寂寂;

懒得去读书,没兴趣去干事。

伊是一个旧式女子,

不读一本书,不识一个字,

伊的脑筋中,藏满着贤母良妻的主义。

我的朋友替我悲,说我不得志;

得了这样的终生伴侣。

现在我想想,这话真没有道理。

伊的思想旧,不在伊自己。

我们思想新,也只三五年的事,

况且读了书,识了字,

受了学者的鼓吹,

才了解世界的趋势,

也不算一回什么事。

但伊却不同了:

父兄怎样的教伊?

社会怎样的望伊?

在伊的范围里,伊是尽了责任的。

我若再怪伊,弃伊,不设法帮伊,

难道可算是彻底的觉悟?

(三)不再“为文艺而文艺”

1925年,陈毅在北京时,成为职业革命者后,仍执着地偏爱法国文学。他在1942年3月给罗生特同志的信中写道[5]:“这时期,我仍然没有放弃对于文学的爱好。我从事翻译法国的文学作品,也另用笔名写了许多诗歌和小说。我企图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来影响中国的文学。我曾发表过下面几篇文章:(一)《论劳动文艺》;(二)《对罗曼·罗兰及其英雄主义的批评》;(三)《对法朗士的批评》;(四)《对巴尔比士著作的介绍》;(五)《在列宁逝世周年纪念日与徐志摩的争论》。这些文章都是在党影响之下写的。”此时已成长为革命者的陈毅,虽然对于法国文学依旧偏爱,然而不再“为文艺而文艺”了。

(四)在北京时期的文学创作

陈毅对于文学的挚爱,一直延续到“一九二三年冬,我到北京,当时仍然向往做个文学家。”而且,陈毅在北京期间,一方面由于时间经济相对宽松,另一方面由于留法学习文学的发酵,在文学研究会作家王统照的帮助下,他将自己的文学能量进行了集中释放,创作和翻译了以下作品:[5]

——小说:《她》(原载北京《燕风》半月刊1925年1月1日创刊号,署名:仲宏)、《报仇》(原载北京《晨报》1925年4月7日副刊,署名:曲秋)、《归来的儿子》(原载北京《小说月报》1926年第六号,署名:曲秋)。

——散文:《十年的升沉》(原载北京《晨报》1925年4月28—29日,署名:陈毅)、《西山埋葬》(原载北京《晨报》1925年6月25日副刊,署名:曲秋)、《生日》(原载北京《晨报》1925年9月17日副刊,署名:曲秋)、《读旧作记》(原载北京《烈火》半月刊1925年5月1日第一期,署名:曲秋)。

——现代诗歌:《春光》(原载《晨报》1925年5月22日副刊,署名:曲秋)、《夜雨读拉马丁〈默想集〉》(原载北京《晨报》1925年7月5日副刊《文学旬刊》,署名:曲秋)、《游云》(原载于北京《晨报》1925年9月副刊第四十八期,署名:曲秋)。

——译作:《译米塞忏悔录:终天抱恨》(原载北京《燕风》半月刊1925年1—3月第二、四、五期,署名:仲宏)、《译米塞诗:歌与愁》(原载《晨报》1925年4月25日副刊《文学旬报》,署名:曲秋)、《译拉马丁诗:在母亲的旧居门前》(原载北京《晨报》1925年7月7日副刊,署名:曲秋)。

——书评:《介绍室中旅行法》(原载北京《晨报》1925年3月25日—4月15日副刊《文学旬刊》,署名:曲秋)、《〈失掉了的孩子〉译后记》(原载北京《晨报》1925年9月17日副刊,署名:曲秋)。

——文论:《我们的生活》(原载北京《燕风》半月刊1925年3月1日第五期,署名:陈毅)、《文学你走哪一条路?》(劳动文艺的重要观点,原载北京《晨报》1925年5月2日副刊,署名:曲秋)、《谁是救国的主力军?》(原载北京《京报》1925年7月28日副刊《民众周刊》第三十号,署名:陈毅)、《赤化与帝国主义者》(原载北京《京报》1925年8月11日副刊《民众周刊》第三十二期,署名:陈毅)、《纪念列宁》(原载北京《京报》1925年1月21日副刊,署名:曲秋)、《答徐志摩先生》(原载北京《京报》副刊1925年2月4日,署名:陈毅曲秋)。

解读陈毅在北京时期的文学创作,有如下特征:1)涵括了小说、散文、诗歌、译作、文论等文学体裁。2)其创作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3)陈毅在王统照的介绍下,1924年冬参加了郑振铎、沈雁冰(茅盾)等组织的文学研究会,而在当年的7、8月间已担任中法大学中共党支部书记。因此他尝试在文学中引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4)陈毅在北京时期的文学活动,应是他在留法前后不断积累的个人文学能量的一次集中释放。

四、从文学青年走向革命的社会化过程

(一)憧憬与期望

陈毅旅法勤工俭学初期,一直憧憬成为中国的文学家,后来他回忆道:“到工厂三个月后,被提为技术工,工资也增加了,没有什么额外的负担,并开始有了点积蓄。这时候又自满陶醉起来,感到自己有办法,有前途,可能爬上去,可以当个文学博士。所以又不大愿意和搞革命的人来往,怕被别人利用,要自己走出一条路子来。下了工就补习法文,读文学作品,想搞文艺。”[5]。

(二)现实与痛苦

但是,现实是残酷和痛苦的。陈毅在《我两年来旅法勤工俭学的实录》(1921年6月14日)、《我两年来旅法的痛苦》(1921年7月10日)(前文刊于北京《晨报》1921年8月17—19日;后文刊于上海《时事新报》1921年10月31日)中描写了自己在法国的生活实录与社会感受。作者在两个月内,分别撰写两次自己的留法经历,分投京、沪两地名报。文章中,陈毅流露出强烈的失落感,真实地反映出他留法的文学梦已经出现破灭的裂痕了。陈毅在前文控诉:“若用我们在法国社会上的感觉,去推想工厂内的情形,完全是一种错误。我初入法境,见着他们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到处流露。我便联想日后的工厂生活,一定能满人意。其实不然,在市面上所以看不出他们的痕迹,不过是不在统辖力之下罢了。”他又在后文痛陈:“可怜资本家,用十个法郎,便把我苦朋友的精神、时间、将来一齐买完了。凡事总要有结果,我们既然不是奴隶,当然以资本制度底下的生活为不正当。并且我看见那些古人遗留的学说的伟大丰富,我知识上的需要,也就愈强烈了。痛苦啊!把我少年光阴拿去兑换口粮,这个才是精神上的痛苦啊!”

当时,法国处于经济危机的萧条时期,旅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失去了工作和学习的机会,甚至基本生存都难以为继。陈毅也不例外,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挫折感,并且对勤工俭学产生了怀疑和彷徨。这也是后来青年陈毅投身留法学生斗争运动的内在原因。另外,两文也反映了青年陈毅人格中文学性格的存在。

图2 1921年6月《国民公报》关于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困境的报道

(三)交往与影响

值得注意是,当陈毅处于徘徊、痛苦时,也是他与旅法勤工俭学的进步青年交往密切之时。主要交往的对象有:蒙达尼学校法文补习班同学、湖南新民学会的蔡和森⑤;组织工学世界社(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前身和外围)的李维汉;川籍乡党赵世炎;李立三、向警予等人。受到他们革命思想的感染和激励,一起组织了留学生爱国运动、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

陈毅回忆说:“当时中国学生中有五种人:第一种是有钱的学生,可以求学,很骄傲,看不起我们,不与我们往来。第二种是政治上糊涂,生活上腐化。第三种是读死书的,不愿做工。第四种是不求读书,但找工作积蓄钱的。第五种人要搞政治活动,讨论政治问题,也积极支持做工的。我开始是想独立找一条出路,但很快就接受了第五种同学的影响,热心搞学生运动,并成为四川学生的代表。当时,和蔡和森、李富春、蔡畅、罗迈、王若飞等一起,经常开会讨论中国的前途问题,学习《共产党宣言》。蔡和森明确主张走苏联的道路,与曾琦、李璜等无政府主义者争论激烈。”⑥

从预期社会化的角度观察,这些具有强烈政治性与社会性的旅法勤工俭学进步青年,对于青年陈毅后来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影响深远。

(四)冲突与转变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个人的社会化被看做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青年陈毅作为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置身于与中国文化迥异的国度,出现了文化传递与延续的断裂。他与那一批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生一样,在现实面前面临抉择:要么学习接受包括文艺在内的法国文化,要么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后来陈毅说“只是后来法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紧缩,自己被抛上街头,后来又被押送回国,才被迫放弃了文艺救国的梦想,被迫参加了革命。从这种意义上讲,干革命是被逼上梁山的。”[5]

此时,陈毅已经完成个人在这一人生阶段的社会化转变过程,兼具文学青年与革命青年的双重社会角色。而这一转变是以他留法勤工俭学历程为起点与分界的。在他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起点与分界,无疑是青年陈毅形成有个性的人而经历的极为重要的社会化过程。

(五)文学与革命

1920年,19岁的陈毅在巴黎施乃德工厂做工时,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了李维汉等组织的工学互助社(工学世界社)这个带有明显革命政治倾向的社团。

1922年,被遣返回到四川的陈毅由蔡和森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秋,在中共北方组织安排下,陈毅进入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被选为中法大学学生会主席,领导学生运动,建立了“西山文社”,经常与文社同仁一起探讨革命理论和文学知识,开展国民革命宣传活动[6]。

1923年11月,22岁的陈毅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24年夏,23岁的陈毅担任中法大学中共党支部书记。这年冬天,他经王统照介绍参加郑振铎、沈雁冰等组织的文学研究会⑦。

五、结语:双重角色的表现与偏重

青年陈毅旅法前后的社会化过程,让他变得具有个人的社会性,初步完成了从文学青年到革命青年的社会角色转换。这个预期社会化过程从留法勤工俭学时期,一直延续到被遣返回国的北京时期,其表现为:对文学梦的追寻;作为社会角色的革命青年的转化;作为社会角色的文学青年的延续。因此,当时青年陈毅的社会身份应为革命文学青年。

注释:

①“吴玉章在赴法勤工俭学生送别会上的演说词”,《晨报》1919年4月10日。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工俭学运动史料2上》,第70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②“四川同乡会欢迎留法学生”,《申报》1919年8月3日。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工俭学运动史料2上》,第85、86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③聂元素,陈昊苏,周祖义,郭桂兰,编辑整理《陈毅早年的回忆和文稿》,第63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④原载上海《民国日报》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聂元素陈昊苏周祖义郭桂兰编辑整理《陈毅早年的回忆和文稿》,第69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⑤“当时,在法国做工的学生,因感受到无产阶级的痛苦,不少人自己组织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我们这个地区鼓吹马克思主义最力者是蔡和森。我们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很赞成他的主张,并开始读了《共产党宣言》。”“选择革命的道路”(一九六三年八月),聂元素,陈昊苏,周祖义,郭桂兰,编辑整理。《陈毅早年的回忆和文稿》,第85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⑥这是陈毅同志对张茜同志的谈话,由陈昊苏同志根据张茜同志的记录整理。聂元素,陈昊苏,周祖义,郭桂兰,编辑整理《陈毅早年的回忆和文稿》,第20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⑦《陈毅生平活动年表(1901—1972)》,刘树发、王小平编。《陈毅口述自传》,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

[1]黄里洲.“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M]//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集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2]鲜于浩,田永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四川青年[M].成都:巴蜀书社,2006:10.

[3]张允侯,殷叙彝,李峻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92.

[4]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赴法工俭学运动史料:2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5]刘树发,王小平.陈毅口述自传[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

[6]聂元素,陈昊苏,周祖义,等.陈毅早年的回忆和文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0.

[7]王庆跃,魏明生.陈毅三祭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发展储备力量[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5-10.

[8]王庆跃.陈毅:从科学救国走向革命[J].四川党的建设,2007(8):56-58.

[9]王庆跃,邓寿明.青年陈毅在成都寻求“工业救国”的奋斗历程[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1-4.

[10]邓寿明,王庆跃.探寻青年陈毅赴法国勤工俭学投身革命的足迹[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1-5.

猜你喜欢

副刊陈毅成都
穿过成都去看你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数看成都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成都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在成都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