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旅游产业链整合升级对策研究
2014-01-04陈丽如
陈丽如*
(四川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 610066)
一、旅游产业链的基本概念
旅游产业链的研究,起源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论述,一些学者在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后,进行了丰富与完善。王起静[1]结合旅游产业链的两种模式提出了旅游产业链发展的趋势。路科[2]指出了目前旅游业所形成的旅行社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给旅游业的发展造成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构建一种以旅游景区、景点为核心的新的旅游业供应链模式。许韶立[3]指出了我国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拉长我国旅游产业链的具体方式、方法。赵承华[4]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指出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存在产业链过短过窄、在区域旅游内的横向交流合作不够以及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作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内的交流与协作,建立核心企业,从而实现对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整合。
根据旅游产业链的价值特征,应将其定义为“相关产业中的各企业,把旅游产品或者服务作为对象,把游客的流动作为纽带,从而达到满足游客需求或者创造顾客价值的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与时空布局所形成的动态的链式组织”。主要包含饭店餐饮行业、住宿行业、交通行业、旅行社行业、旅游购物和娱乐行业。
二、产业链整合的价值特征
(一)旅游产业链具有中间性
旅游产业链与简单的市场交易关系和纯粹的企业组织关系不同,它是处于微观与宏观间、并同时具备微观与宏观特征的中间组织。它一方面可借此平台实现不同资源间的转换与衔接;另一方面,可全面加强资源的构建整合,实现旅游产业整体的优化配置。
(二)旅游产业链具有链核特殊性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控制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把各节点企业直到最终用户连成整体的中间经济组织就是产业链。核心企业是产业链的链核,对产业链中不同节点的企业进行协调。旅游运营平台担负着大量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在旅游产业链当中处于链核地位。
(三)旅游产业链具有网络性
旅游产业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导致其产业链是基于旅游客流的网络状关联形态,然而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的关联复杂性更强,不但有纵向关联(上游:大型旅游经销商,下游:旅游景区、酒店、导游、司机),而且有横向关联(宾馆、饭店、景区、商品部门)以及混合关联。
(四)旅游产业链具有复杂性
旅游产业链环节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旅游产业链各要素协调难度比其他产业都大,尤其是在数量、质量和层次结构上。其中各个企业归属不同的部门,各企业相互作用与影响,旅游产业链因此呈现出非常高的复杂性。
三、四川省旅游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
(一)旅游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机交流与协作
旅游产业是对行业和地域两方面有极高要求的综合性产业,它需要同其他行业的企业密切交流与合作。四川省目前企业与旅游产业关联性不高,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经济效益,故不愿意配合旅游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整体来看,省内的旅行社、酒店与会展等相关旅游企业,各环节难以摆脱经济利益这个单一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在产业链内部运作水平不高,无法建立区域性的绝对竞争实力。
(二)核心企业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个竞争力很强的旅游企业是形成产业链的重要条件,并在产业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可带动产业链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就是旅游景区。四川省内大多数旅游企业还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产业链上的企业规模都不大,不具备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核心企业。同时,由于部分核心企业未能发挥带头作用,导致旅游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全省旅游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间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与完善,没有明确的机制规范
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缺乏企业集团运作的政策支持,信息、制度传播不及时,未能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学习国家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适合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加快构建四川旅游产业链。行业协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旅游企业加入行业协会积极性不高。企业间缺乏共同运作积极性,导致旅游业难以产生规模效应。
四川省旅游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上下游各元素之间的价值交换。目前全省下游产业链不被重视,产业之间、地区与政府之间、城市与周边县城之间、景区与管理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分配机制,所以导致个别环节脱节,整个旅游链式结构发展缓慢。
(四)旅游产品开发单一
四川省旅游在进行产品开发时,没有考虑到整个行业产业链各个元素之间的利益与联系,产品开发单一、重复,好产品也只能在单一环节中供需。总体来讲,四川的旅游产业发展是政府主导型,针对旅游业机制相对滞后、入境游比例偏低,旅游市场主体弱小、旅游业链条延伸度较低等问题,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实施一系列的发展措施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政府应支持各种形式的投资进入旅游市场,拉长产业链结构。
四、四川省旅游产业链整合升级对策
(一)纵向产业链体系的构建
上游核心企业和下游节点企业组合成了旅游产业链纵向产业体系,如图1所示。大型旅游运营商即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主要由客源地的组团旅行社、大型旅行社和大型旅游信息网站组成。旅游信息网站作为旅游营运平台之一,坐拥庞大游客信息以及市场话语权,完全有实力成为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作为旅游环节的领导者,在整合上下游资源时应担当帮助各企业制定产品和渠道策略的责任。下游的旅游服务供应商是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主要为旅游者直接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品。纵向产业链体系的构建,核心在于纵向产业链的延伸。
图1 纵向产业链延伸结构图
图1清晰地展现了纵向产业链延伸的结构,是制定产业链整合升级对策的依据。一方面,通过前向一体化,即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商业企业,拥有和控制其分销系统,实行产销一体化,旅游交通运营商可更好地发挥客源销售渠道的作用,兼并上游旅行社;另一方面,借助后向一体化,即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原材料供应商,拥有和控制其供应系统,实行供产一体化,大型旅游运营商直接收购景区,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
同时,纵向产业链延伸也可以借助纵向约束实现,即核心企业对节点企业(即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等)进行的诸多限制行为,而旅游产业链延伸过程中主要以价格限制为主。节点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特色,延伸出诸多链条。
(二)根据横向产业链体系进行整合
横向产业链体系即为了达到扩大经营规模或组建产业链若干子链的目的,对产业链核心企业或节点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产业链水平(横向)整合可以有两种方式,即水平(横向)合并与建立横向联盟,典型的就是价格联盟。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横向分散风险性。
产业链横向整合主要通过加强横向“对接”来实现,通过旅游产业链中的六大部门的紧密联系和旅游产业链中各企业之间的联合和重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同类旅游资源的联合。
通过同类旅游资源整合,避免产业链上的孤环、断环,实现同类旅游资源的差异化,从而达到整合、完善四川旅游产业链的目的。还可借助旅游线路,实现不同区域旅游景区的整合。继续完善四川省“四大国际精品旅游线路”(九环线、成乐环线、西环线和三国环线),积极提升“五大精品旅游区”,加快建设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
(三)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推进产品品质与形象的提升
旅游产品是旅游从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根据其类别不同,应进行相应的提升与优化。
1.观光类旅游产品——创新与深化
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体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是四川旅游业的基础和主体,也是四川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在旅游业未来发展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此现状仍较难转变。如何在保持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的前提下,提升游客的停留时间与平均消费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可通过智力投入、文化投入和技术投入,深化此类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娱乐性、享受性和知识性来实现。同时,可由省政府牵头,设立课题组对省内最突出的旅游形态进行专项研究。
2.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回归与深度
中国真正的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正在实现从城郊向农村的拓展,乡村度假,回归真正田园牧歌式的乡村农庄体验,已成为后工业化时期的旅游潮流。同时,朴野的山乡并不意味着消费品质与层次的降低,它体现为完善的配套设施,周到且极具个性化的服务。对地域文化的深度发掘与展现,将是各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提升的重点,也是四川省未来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方向。
3.商务会展类旅游产品——品牌与深意
依托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新会展中心以及省内各地市州对商务旅游的推动,四川省商务会展类旅游产品近年得到了长足发展。该类旅游产品目前亟待建立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展会品牌,不仅要能承担一般意义的商业产品展销功能,更要树立相关领域的权威形象,并在展会设计中,融入本土化元素,形成不可取代的意象识别符号,赋予商务会展旅游产品深意的文化内涵。
4.科考类旅游产品——高端与典范
四川省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龙门山推覆地质构造、天台山箱状向斜山地等典型自然物种与地质形态,是国内乃至世界上开展科考旅游最为适宜的区域之一。然而,科考旅游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该类产品只能针对少数高端游客,在经过专业知识与实践培训的基础上,配备专业仪器装备,由该领域的专家或专业导游陪行并实施监督,打造国际生态科考旅游的品牌。
5.红色旅游产品——重构与延伸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产品,特别是以广安市“小平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但此类产品由于展示形式较为单一、说教性较强、受政策性影响较大、市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缺乏等因素,多数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应依托现有资源状况,实现产品的重构,增加参与性、体验性项目的设置,与周边资源互动,形成“红色搭台,旅游唱戏”等不同类别的资源组合,回归市场需求。
(四)增强政府宏观作用,规范、完善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作用,合理调整、降低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采用其他方式增加经济收入。如2009年四川省开展了“强化境内、推动境外、重点周边、确保省内”的宣传促销战略,“价格洼地”促销策略的实施,“千条自助游线路”的广泛宣传,“金熊猫卡”的推广,赢得了客源和市场,增加了旅游购物与旅游娱乐收入占据旅游整体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链价值,达到了增加旅游业收入的目的。
产业链的运行机制类型包括: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竞争谈判机制、信用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监督激励机制等六种。这些机制的实施需要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才能推动产业链正常运行。政府通过制定与完善行业法律法规,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促进行业规范,实现旅游产业链健康稳定的运行。
(五)完善投融资渠道的拓展和体系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解决旅游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等问题,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制度创新,四川省应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展和体系的完善。
1.建立旅游产业基金
建立政府监控下的市场化融资渠道,以《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为法律准则,构建按商业运作并定向用于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产业发展基金,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以“拨改贷”形式纳入资金,采取“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办法,积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适当向旅游系统内企业征收旅游产业基金,拓宽旅游项目融资空间,分担银行风险。
2.引入旅游风险投资
四川旅游产业适当引入风险投资,建立以“政府风险投资(直接投资或股份认购)+企业风险投资(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国外风险资本”的发展模式,推动资金向处于创业期的旅游公司和开发初期的景区流动,提升旅游产业开发绩效。
3.选择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资源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
在四川旅游景点开发过程中,将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主要是基于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两者在项目建成后,最有可能产生持续、稳定、可观的现金流,风险相对较低,利于其他旅游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吸纳更多的旅游资金进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四川旅游产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向更深层次的发展还有赖于集群区域内部的整合与协作。借助旅游链的系统拓展,结合产业集群、产业链、产业联盟和企业集团化的联动整合,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系统升级,是建设旅游强省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王起静.旅游产业链的两种模式及未来趋势[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22):75 -80.
[2]路科.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21(3):30 -33.
[3]许韶立.关于拉长我国旅游产业链的几点思考[J].中州学刊,2005(7):38-42.
[4]赵承华.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研究[J].农业经济,2007(5):18-19.
[5]李万立.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产业链建设浅析[J].社会科学家,2005(1):139-140.
[6]王克岭,毕锋.产业链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考[J].思想战线,2010(5):124 -128.
[7]张功让,王伟伟.论旅游产业链的构建与整合[J].商业时代,2010(2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