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海员的心理素质

2014-01-03鲍宏杨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海员航海心理素质

鲍宏杨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系,江苏南通 226010)

1 海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船舶设备的可靠性在不断提高、安全功能在不断增强,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船舶的安全。但目前船舶海事事故仍时有发生,国际航运界已公认,人为因素是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只有通过不断加强船舶安全管理、提高海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地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海事事故。海员的综合素质通常理解为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海员综合素质的五个方面,既各具一定的独立性和特色,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其中,心理素质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发挥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对其他素质起到一个整合的作用,是海员综合素质的保证,已逐渐成为影响船舶安全的关键因素,[1]海员综合素质的构成成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海员综合素质的构成

2 职业特殊性对海员心理素质的要求

心理素质是一个本土化的概念,对于心理素质的含义,目前国内尚未取得完全的共识。刘以林认为,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2]海员是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为适应航海工作的需要,对海员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海上工作的特殊性和职业的特点对海员心理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与坚韧的意志。海员长期工作和生活在船舶这一特定人造环境中,远离陆地与家人,工作、生活、社交空间狭窄,信息相对闭塞,业余生活枯燥,作息时间紊乱,还面临船舶摇摆、噪音等困扰,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在船舶工作过程中,每个海员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互不替代,具有职业独立性的特点。职业的艰苦性和独立性要求海员具有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与坚韧的意志,以助于海员适应特殊环境和岗位,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航次工作任务,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并有益于身心健康。

(2)敏锐的观察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海上航行的船舶,经常会遭遇狂风、暴雨、巨浪、能见度不良等各种恶劣自然条件的侵袭,经常会航经一些复杂的海区诸如冰区、岛礁区、渔区、狭水道等,经常会与其他船舶构成各种复杂的会遇局面,可能会遭受机器故障、船舶火灾或爆炸、搁浅、触礁、碰撞等各种突发情况。航行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海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并根据当时的情况迅速地作出思考和判断、果断地采取行动。

(3)积极的应激状态。海员的工作环境易呈现极端性的变化,船舶正常航行风平浪静时,海员值班并无重要事情可做,事务处理已经驾轻就熟,比较安闲;而一旦风浪骤起,或者突遇火灾等险恶情况,平时的安闲便一扫而光。[3]工作环境的极端性变化要求海员具有积极的应激状态,努力克服应激的消极影响。

(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海员工作与生活在航行的船舶上,远离陆地与家人,信息闭塞、业余生活枯燥,交往局限于同船的海员,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同时,确保船舶正常航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岗位的海员的通力配合、协同作业,海员职业又具有团队性的特点。海员生活的封闭性和职业的团队性要求海员必须具备良好人际交往的能力,以排解海员心中的失落与忧郁,营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氛围,促进船舶的安全生产。

3 提高海员心理素质的措施

3.1 个人层面

(1)正确审视心理素质的真实状况,切实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海员一般都非常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外派到国外船舶工作的中国海员的专业技能被普遍认可就是例证,但在心理素质问题上往往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很过硬,无需强化。事实上航运界已公认,海事事故产生的主因是人为因素,而这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海员的心理素质欠佳所造成的。要提高海员的心理素质,海员自身必须高度重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审视自身的真实状况,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和强化。

(2)学会自我调适,保持身心健康。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坚决摒弃“金钱至上”等错误观念,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轻装上阵”;第二,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艰苦性和风险性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临危”而“不惧”;第三,要努力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调节情绪、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增加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第四,加强意志磨练,优化自己的性格,及时消化工作、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第五,主动与同事交流,以诚相待,敢于交际才会善于交际,通过沟通与倾诉,能及时排遣焦虑、排解障碍,保持身心健康。

3.2 家庭层面

家庭是海员心灵的港湾。海员工作时需远离亲人、饱经艰辛、直面风险,缺少沟通,心灵往往比较脆弱,而公休时又待遇低下、可能出现不适应陆地生活的现象。作为海员的家属,应充分理解海员的工作性质,不能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做好海员的坚强后盾,免除海员的后顾之忧,给予海员多一份的关心与呵护,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家庭的关心和支持能够减轻海员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适应能力。

3.3 学校层面

(1)在招生时引入职业倾向测试和心理测验。在国家大力倡导人才选拔方式改革的背景下,航海类院校应针对航海类专业的特点,在招生时引入职业倾向测试和心理测验,将愿意从事海员职业、并符合海员心理素质要求的人甄选出来,将有限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培养出更多符合要求的人才。

(2)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配备专职的心理教师,对航海类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和辅导,同时专职教师也应加强航海专业知识与海员职业特点的学习与了解,使心理教育更加有针对性,更加贴近海员工作的实际;另一方面加强兼职心理教师的培养,选拔一批具有航海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到有关机构参加培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能够运用一般的心理知识,指导学生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

(3)强化航海心理学课程和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活动。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先进教育手段,开设航海心理素质训练课,一方面应当让学员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结合航海职业特点与需要,训练学员坚强果敢、情绪稳定、善于社交等心理素质。同时可通过航海教育大量的航海实践和生动事例,帮助学员丰富航海经验、拓展视野、增强情感体验、树立自信心。此外,可以设置具体的环境,让学员置身其中,独立思考,经受困难时的心理、技术、知识考验,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4]

3.4 公司层面

(1)广泛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公司应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可考虑先行组织公司各级领导和船舶领导开展专门的培训,使船舶领导能够胜任兼职心理咨询师的岗位,以便能够在船舶开展海员心理知识培训,使广大海员能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2)加强心理援助。公司应通过招聘时的心理测试、上船时的心理测试、船舶领导的跟踪反馈、开展心理咨询等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建立海员的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指导海员学会情感转移、心理暗示、心理互换等心理调适方法,使船员以正常的心态看待自身,善待他人,激发起奋发进取的动力,并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引导,促进海员心理的平衡,维持其情绪的稳定。

(3)给予海员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公司应努力改善船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丰富海员的业余生活,适时传输更多的资讯,科学安排海员的工作与公休,并加强对海员家庭的关心,帮助解决海员家庭的实际困难,免除海员的后顾之忧。

4 结 语

心理素质是海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员综合素质的保证。为适应海员职业特殊性的需要,应该通过海员个人、家庭、学校和公司的共同努力,切实提高海员的心理素质,促进海员综合素质的提升,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

1 林裕荣.船员综合素质与保证航海安全[Z].船员综合素质与安全专题研讨会,中国广州,2005.

2 刘以林.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与调控[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3 王有权.航海心理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61-62.

4 董海涛,席永涛,郑洪祥,周谷.航海类专业学生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4(4):47.

猜你喜欢

海员航海心理素质
2022年世界海员日主题正式发布
盼望
大航海争霸
盼 望
海事知识小学堂
航海博物馆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失衡滞后的航海高级人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