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城市文学真的没有“青春”?

2014-01-02曾一果

长江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青春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曾一果

在武汉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先生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那就是城市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孟老师说的是事实,其实城市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并不是发生在今天,而从20世纪90年代便已经开始。像王安忆、方方、池莉、叶兆言,甚至贾平凹,从那个时候都开始创作城市文学,写出了不少有分量的城市文学作品,例如《废都》、《长恨歌》、《一九三七年的爱情》、《风景》、《来来往往》、《不谈爱情》等作品,这些作品都已经深刻展现了不同群体对于城市社会的感受。虽然那个时期以及更早时期,大部分的文学作品还是以农村题材为主,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即便是以农村题材为主的文学作品,城市也如影随行,在铁凝的《哦,香雪》、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路遥的《人生》和贾平凹的《白狗秋千架》中,城市在与乡村的遭遇中出场,显示了巨大的威力;而在《废都》、《一九三七年的爱情》和《长恨歌》等小说中,城市则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地理和背景空间,城市甚至就是故事的“主角”;到了新世纪之后,像孟繁华老师所说的那样,文学作品基本上都可以说是城市文学了,尽管其中也有少量所谓的“乡土文学”,可这些作品往往给人的感觉是不那么“乡土”。

不过,孟老师认为虽然城市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但是百年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却“限制了我们对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学的想象”,在孟老师看来,这种情况导致了中国当代城市文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城市文学中没有青春文学;二是城市文学与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中国没有经过“浪漫主义文学”的洗礼,这是中国文学的缺憾。对于这两点,我倒不完全赞同。

首先,我觉得在我们的城市文学中一直有“青春”,青春文学始终和城市文学相随相伴,不仅“五四”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有大量“青春文学”,20世纪90年代之后青春文学依然活跃。只不过,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青春记忆,20世纪90年代之后,作家们青春书写的内容和叙事方式跟以往有很大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文学中,“青春记忆”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个人的青春记忆通常与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等宏大叙事联系在一起,作家们的“青春记忆”承载了许多个人之外的东西,那时的青春话语通常也是民族国家话语的再现,这在知青文学与改革文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但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具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青春文学书写,逐渐被强调个人化、私人化和自我化的青春叙事所取代,1990年代之后的青春题材作品更强调个人的青春感受,多展现个人在恋爱、家庭和城市生活中的青春体验,排斥进步、现代化和民族国家之类的宏大话语。所以,理想主义的衰退其实不代表20世纪90年代之后没有了“青春文学”,只是70后、80后作家们对于青春的感受和体验发生了变化而已。相反,由于更注重个人化、私人化的青春表达,1990年代之后的青春文学倒显得比以往更加真实可感,其故事也更贴近当代城市生活本身。

孟老师认为《小时代》、《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所谓的青春题材作品被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所包围,缺乏真实的青春记忆,这是事实。但是以郭敬明的《小时代》为代表的“青春”作品毕竟只是少数。孟老师忽略了更多反映普通年轻人生活的“青春故事”,我指的是曹寇、阿乙、苗炜、阿丁等人的“青春书写”,这批作家基本上都是70后,他们在文坛上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是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青春为主题,展现丰富多样的青春记忆,有甜蜜的,有感伤的,有愤怒的,也有痛苦的。并且,他们的青春故事与当代城市生活密不可分,正是日益多元化的城市生活让他们的青春呈现多样形态,他们的作品有点类似香港作家西西的《我城》,常常通过几个城市年轻人的日常故事,再现一个充满青春记忆的城市生活。在这些作品中,城市生活不再是表象化的,而是与青年人的个人情感紧密连接在一起,城市真正成为青年人的生活空间,青年人可以出现在城市中任何场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出现在酒吧、舞厅、商场或者豪华大厦里,这才是深入城市内核的城市文学。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这些作家的城市书写还不够成熟,他们作品中的青春形象还不够鲜明。

其次,孟老师认为城市文学与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中国没有经过“浪漫主义文学”的洗礼,这是中国文学的缺憾。关于这一点我也不能苟同,“五四文学”确立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实主义传统,这是不假,那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家的作品一直都不占据主流。但是据此认为城市文学是与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我觉得城市文学并非天然地就跟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浪漫主义作家可以书写城市,现实主义作家也可以书写城市。而且我还认为在西方,城市文学与现实主义的联系,可能要比与浪漫主义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可以读一读巴尔扎克、左拉或者德莱塞的小说,这些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城市书写似乎都不太“浪漫”。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城市题材的作品大都展现的是小市民生活,哪有什么浪漫情调;左拉更是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倡导者,浪漫气息离他的作品很远。相反,托马斯·哈代等乡土派的作家,在描绘充满田园牧歌的乡村时,倒是天然地流露出一股浪漫主义气息。

我国也是一样,在“五四”时代,鲁迅等作家特别是郁达夫和沈从文,书写乡村要远比书写城市浪漫得多,所以,因为中国没有经过浪漫主义文学的洗礼,从而就没有城市文学的说法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城市文学可以是浪漫主义,也可以是现实主义,当然也可以是现代主义或超现实主义,没有规定只有浪漫主义与城市文学联系在一起,现实主义就与城市没有关系。相反,我认为如果当代的作家们少一点浪漫主义,深入城市肌理,探究具体细微的城市生活场景,而不是停留在城市生活的表象,我相信是能够写出有深度的城市文学作品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等人以声、光、电的方式,第一次将摩登的都市生活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过,在震惊之余,人们便会觉得他们对于当时城市的描写是表象化和浅层化的,没有真正反映出城市生活的本质来。舞厅、咖啡馆、跑马场、电影院、摩登女郎、时髦公子只是都市生活的一个部分,但不是城市生活的全部,对于绝大部分都市人而言,这些景观他们也是陌生的,沈从文就曾经批评都市小说家穆时英,认为“都市成就了作者,同时也限制了作者。企图作者那支笔去接触这个大千世界,掠取光与色,刻画骨与肉,已无希望可言”。后来的张爱玲却不同,她只是随意地描绘城市的日常生活,她的城市书写也没有什么浪漫情调,但是她笔下那些琐碎的、甚至让人厌烦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却出人意料地给人一种特别的“都会感”。

回到城市文学与浪漫主义这个话题上,我觉得城市文学的好与坏,与浪漫主义是没什么关系的。当然,我能够理解孟老师为何特别强调城市文学与浪漫主义的联系,他是从青春文学本身的特点出发,认为青春文学应该具有青春浪漫气息,应该勇于表达自我,反映真实的、个性的、浪漫的、反叛的青春感受,而不应该被金钱、物质和权力所奴役。就这点而言,孟老师是对的,《小时代》、《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所谓的青春文学表现的只是“物质青春”,它们浮光掠影、矫揉造作,根本没有书写出真正的青春感受。

责任编辑 向 午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春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新法律现实主义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