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

2014-04-17

决策咨询 2014年6期
关键词:青春文学文艺文学

何 睿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

何 睿

我国自古便有文艺批评的传统,在当代,我国的文艺批评经历了发展的阵痛和求“破”的高潮。尽管如此,我国当代的文艺批评始终没有在自身的独立及其与社会经济、政治的联系之间找到平衡,渐渐失去了文艺创作甚至现实生活的“指针”地位。我国当代“80后”青春文学自勃兴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艺批评界的态度于冷淡中趋向“两极”,能够代表我国当代文艺生态的一个侧面。以我国当代“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可以准确了解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并集中发现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问题,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文艺批评;现状;问题和对策;“80后”;青春文学

我国的文艺批评曾一度成为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重大事件的导火线,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工具”。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新时期的到来,我国总的文艺指导方针和口号发生了变化,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批评家亦跟随西方国家的步伐开始了“向内转”。这意味着我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开始有意识地反思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寻求文艺自身的独立性。尤其是从现代过渡到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以狂飙突进的姿态席卷我国以来,我国当代文艺批评表现出了强烈的“后现代性”[1],即反中心、反本质,转为对文艺、文化现象丰富特性的挖掘,甚至会产生文艺批评的相对主义、多元主义、自由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大众化等倾向,从文艺批评走向了文化批评。但“我们尚在现代化的途中,还沉浸在发现人的狂喜中”[2],这与“后现代”的“反本质”和“超越”形成了一组悖论。“文艺描述的对象是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人的生活和心性与时代社会具有无法割舍的联系”[3],我国当代的文艺批评在获得了表面上“独立”地位的同时,却没能深挖文艺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失去了原有的“指针”地位,很难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从而也就成为了闭门造车的“学问”。

在文艺批评领域,愈加成为我国图书出版市场“宠儿”的“80后”青春文学在文艺批评界所受到的重视远不相称。传统的文艺批评界对“80后”青春文学的看法从冷眼旁观到莫衷一是再到“两极”分化,反映出了我国当代的文艺生态。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今天,“80后”青春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当代“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可以准确了解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并集中发现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问题,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一、现状:从冷漠到多元发声,从不表态到“两极”观点

自诞生之日起,我国的文艺批评被赋予了一种“崇高”的功能和地位,即使在消费社会日渐成熟的当今中国,从事文艺批评的批评家和学者仍旧没有放下自己的“精英”意识,没有能够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出发,对“80后”青春文学创作、发展及其特点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在这样一批具有“精英”意识的从事文艺批评的批评家和学者看来,“80后”青春文学作为大众文学中的一种类型文学,其作者短暂而不充分的生命体验决定了作品本身外延与内涵不足,在强大市场生命力的背后是艺术审美特质的缺乏,不能够实现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文以载道”、“寓教于乐”,甚至它们对现实的反映也是不完满、不全面的。在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大环境下,结合目前已有的数据,我国当代“80后”青春文学批评的现状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评论数量上分析,由少到多、从冷漠向多元发声;二是从评论内容和态度上分析,从不表态、不重视到“两极”观点对立。另一方面,这不仅是我国当代文艺批评在“80后”青春文学这一文学类型上所体现出的状况,推而广之,甚至可以应用于一切大众文学,进而折射出我国文艺批评界对大众文艺乃至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看法。

(一)批评数量由少到多、从冷漠向多元发声

从市场占有来看,我国“80后”青春文学以韩寒、郭敬明、饶雪漫、七堇年、落落、张悦然、颜歌等为代表,近几年来,他们及其背后的创作团队(如郭敬明旗下的“最世”文化)平均每年创作出销量数以百万计的青春文学作品,在无悬念霸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却并没有得到评论界的广泛注意和讨论。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例,目前以“青春文学”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仅429条,其中2004-2007年每年的学术论文和评论篇数仅为个位数,直到2010年才开始迅猛增加,即便如此,针对“80后”青春文学的文艺评论和学术论文相较严肃文学或主旋律文学来说仍显稀缺。

2000年后,自韩寒《三重门》、郭敬明《幻城》以来,我国以“80后”为主的青春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接连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青春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如郭敬明《小时代》系列攻占各大销售榜单,如笛安《西决》在艺术上创造出青春文学的新空间,但是,虽然在市场得到了票房的肯定,针对我国当代“80后”青春文学的文艺批评依然处于相对“失语”的状态。即使不少文艺批评家们曾通过各种媒体对韩寒、郭敬明的青春文学作品及其引起的文化现象进行批评,但多数停留于口头表述或只言片语的情感表达,且大多持一种冷漠和高高在上的态度,没有用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对“80后”青春文学进行学理化、深层次的分析,不能发挥指导和建设性的作用,没能达到文艺批评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从2010年开始,针对青春文学的文艺评论和学术论文数量几何增长,从原有的感想表达式变为完整的文艺批评,内容涉及青春文学发展阶段和趋势批评、青春文学的美学特点批评、青春文学出版与市场批评等各个方面,著名学者白烨、陶东风等也加入了青春文学批评的队伍,呈现出多元发声的姿态。

(二)批评内容从不表态、不重视到“两极”观点对立

至今,我国传统文艺界“精英”思维影响下的文艺批评始终没能得到超越,在走出政治的绝对权威影响后,尊重个人主体性的前提下,我国的文艺批评视域长时间单纯局限于文艺的艺术审美层面。在这种文艺创作与批评环境中,“80后”青春文学自产生以来,自然会因其有限的审美空间而受到文艺批评家和学者的“漠视”甚至“鄙视”,文艺批评的“精英”意识在这种不表态、不重视中得到张扬。这也印证了前文中笔者提到的针对“80后”青春文学的文艺批评作品在2010年之前缘何较少。

时代和消费市场助推了“80后”青春文学的茁壮成长、大步前行,青春文学作家不仅取得了在普罗大众中的知名度,而且通过文学创作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条件。文艺批评界逐渐调整自己的思路,从不表态和不重视过渡到从“高高在上”的位置对青春文学进行“俯瞰”,对“80后”青春文学的整体评价普遍持有两种较为对立的观点。正如有的批评家在回顾青春文学、对其进行批评的时候,使用了“满目繁华与遍地危机”[4]这样的标题,“满目繁华”好似批评界对青春文学的肯定与褒扬,“遍地危机”则代表了批评界对青春文学的批判与担忧。同时,“两极”之中是否存在着对“80后”青春文学较为客观和冷静的文艺批评观点?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批评现象的客观、冷静的中间态度是存在的,但作为一种批评潮流的中间路线尚未形成。

二、问题:滞后的“精英”眼光

“80后”青春文学不同于以杨沫《青春之歌》等为代表的具有青春元素的主旋律文学或其他包含青春成份的严肃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免不了具有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消费社会具有的“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5]和享乐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同时,“80后”青春作家限于其生活阅历和文学理论的缺乏,使得他们笔下的作品难以与严肃文学和主旋律文学中具有深邃文学内涵和广阔意蕴空间的经典作品相抗衡,最终成为了“精英”意识浓郁的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和批评家眼中的“盲区”。在上文的分析中,笔者提到“80后”青春文学以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和社会影响力引起了文艺批评界的重视,然而,这种“重视”亦不免被“精英”意识所左右,在中国当代文艺界惯有“高高在上”、“自上而下”的文艺批评活动中沦落至尴尬的境地。有学者在分析“80后”青春文学的先锋性时说到,“承认新概念作文以及‘80后’文学的先锋性对我来说是很有压力的,因为很多反对者认为它们并没有为我们的文学提供什么新的形式与内容”[6],所谓“压力”恰是“尴尬”的写照。就当前来看,“80后”青春文学批评的“压力”和“尴尬”,很大程度上也是整个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缺失与不足。

具体说来,我国当代“80后”青春文学批评的问题和缺陷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艺批评对“80后”青春文学的认识不足

近年来,在“精英”意识的指导下,我国文艺批评的关注点普遍集中于文艺作品内在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等方面。当文艺批评家和学者面对“80后”青春文学时,首先考量的也就是青春文学的艺术与审美内涵,在戴上了对“80后”青春作家年龄、阅历、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有色眼镜有,自然而然地,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和批评家们对“80后”青春文学产生了偏见。这种偏见,主要体现在,我国当代文艺批评没有对“80后”青春文学作品进行系统梳理和文本细读,缺乏对“80后”青春文学作家及其读者客观透彻的分析,拒绝通过青春文学作品透视当代青年人的“青春记忆”和“青春体验”。同时,青春文学作为大众文学的分支,天然地向市场和消费靠拢,因此,判断青春文学成功与否绝不能单纯以艺术审美为标准。笔者认为,要对特定文学文本或文化现象进行准确批评,不得不从内外两方面进行把握,当代文艺批评对“80后”青春文学缺乏耐性和细心,使得青春文学在文艺批评过程中没有受到与严肃文学等同的待遇,这直接导致了文艺批评对“80后”青春文学的认识不足。

(二)文艺批评对“80后”青春文学的反应滞后

在我国文艺批评界对“80后”青春文学认识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虽然有少数学者和批评家通过多种媒体对韩寒、郭敬明等为代表的青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语录式的评论,但针对“80后”青春文学进行更广泛、较常态的文艺批评活动实则起步较晚。“80后”青春文学作家群中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七堇年等人都出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崭露头角后便接连创作出了《三重门》《幻城》等风靡一时的青春文学作品。面对这一批青春文学作品,图书出版市场呈现出了难得的火热面貌,其销量甚至超过了老牌严肃文学作品。但是,与读者的广泛认可态度不同,文艺批评界对“80后”青春文学作品和以此为核心的文化现象集体“失语”,更有甚者与社会上对其持悲观态度的中年市民阶层一样只看到青春文学带来的不利影响。面对此类消极看法,直到2007年,才有学者理智地提出“给80后青春文学作品发放‘解禁令’”[7]。

(三)“80后”青春文学批评缺乏文艺理论支撑

现当代以来,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作为西方乃至世界文艺理论的两大潮流席卷全球,随之产生的俄国形式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接受美学和美国读者反映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流派为文艺批评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理论支撑。纵然有学者认为中国当代没有能够建构具有原创性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原创性的缺乏使得二十世纪中国文艺批评始终无法超越或回归传统或借鉴西方的贫困状态”[8],但能够将西方的文艺理论借鉴、运用于中国的文艺批评,也是目前阶段进行文艺批评不可或缺的。但是,就目前“80后”青春文学批评的现状看来,众多评论家和学者没有将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结合起来,仅仅停留在美学范畴论、传播学理论、后结构主义等少数理论的使用上。因此,青春文学批评显得缺乏理论厚度和深度,不利于学界认清当代青春文学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位置。

(四)“80后”青春文学批评忽视时代社会背景

我国当代“80后”青春文学的产生、勃兴离不开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环境,其传播、消费也离不开中国图书市场环境,那么,以此为基础的文艺批评绝不能割裂时代社会背景。从“80后”青春文学文本向外转,当代文艺批评没能将其放置到消费社会和后现代的世界背景、也没能让其回归到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内环境,故而“80后”青春文学批评欠缺宏大的生态视野,不能对青春文学乃至整个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指导。“文学是人学”的观点固然不错,但在将文艺批评向内转的同时也应兼顾外部环境,绝不能无视高于个体之上的宇宙、生态与人生结构。正因为文艺批评忽视了时代社会背景,才导致了文艺批评界对我国“80后”青春文学的认识不足、态度僵化与标准缺失,间接也使得文艺批评对“80后”青春文学反应滞后。

三、对策:打破“精英”思维的局限

针对以上问题,从我国当代“80后”青春文学批评所处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消费时代的国际环境出发,可以循着以下不同层面的对策所构造的较为完整的文艺批评新路径以期有所修正。笔者认为,以上问题不仅是我国当代文艺批评在面对“80后”青春文学这一文学类型时才有所表现,而是文艺批评界在新时期尚未打破僵化思想和“精英”思维的必然面貌。

(一)放低姿态,理性认清“80后”青春文学

作为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和批评家,在接连遭遇了青春、武侠、奇幻、宫斗、谍战等多种新的大众类型文学后,应仔细反省自身在面对这一系列曾经被认为是市井、民间和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学文本时的态度。如果文艺批评一味保持高姿态,认为“阳春白雪”高于“下里巴人”,只以文艺内涵的多寡和审美空间的大小为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绝不能对文艺现象和文学文本进行理性和客观的分析。“80后”青春文学出现时,正逢国内国外迅速变化,而这一文学类型之所以受到了众多青年读者的追捧,也是因为它满足了变化中青年一代的情感需要,其审美追求只以青年人的标准为限。“精英”意识固然有利于作为学科的文艺批评走向独立,但“独立”并不意味着曲高和寡,新时期以来文艺批评之所以在取得独立地位的同时失去了应有的指导意义,原因正在于此。在“金钱”成为了社会符号的今天,文艺批评不应从道德的层面拒斥甚至刻意贬低“金钱”在社会人生的重要地位。因而,评价郭敬明的《小时代》、饶雪漫的《左耳》等青春文学作品,在强调青年人的审美取向和要求的同时,更该看到它们在市场上所取得的成绩。

(二)协调行动,积极面对“80后”青春文学

时至今日,文艺批评界应该认识到自身在面对“80后”青春文学为代表的一批新鲜类型文学时反应迟缓、准备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文艺批评对“80后”青春文学等新生类型文学缺乏指导性和批判性。指导性是文艺批评众多功能中的重要方面,通过批评文本预测其发展趋势,对其作出准确判断,可以使得文学艺术焕发生机、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批判性是文艺批评最广为人知的功能,但“批评”绝不仅仅是只言片语或闲言碎语式的言辞,而当富有更高的理论和实践力量。以“80后”青春文学为侧面,我国的文艺批评今后应及时动员,协调行动,积极面对新的文艺现象与作品,发挥指导和批评作用。

(三)拓展理论,深入解读“80后”青春文学

当前,我国文艺批评和新时期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断绝了与政治的“媾和”之后也失去了“光晕”效应,却终于取得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独立”。另一方面,纵然我国当代的文艺批评没能为世界范围内的文艺批评提供新的文艺理论和批判模式,但西方的文艺理论已经进入中国,并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可以给“80后”青春文学等新兴的文学类型的文艺批评供给依据与参考。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引下,“80后”青春文学作为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可以如严肃文学一般在“艺术观点”与“历史观点”中达到协调,女性主义、接受美学、后殖民理论等新的具有特定群众基础的文艺理论可以在“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中展开应用。

(四)走出定式,全局着眼“80后”青春文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历史观点’,更是唯物史观在文艺批评中的具体体现,对于文艺批评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9],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要求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和批评家在进行文艺批评活动的时候必须看到除文本之外的社会时代环境等种种因素。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那么“文学”就不只是“人学”,而是对更深广内涵的关于人生、社会、宇宙的书写。“80后”青春文学有其产生的时代、社会基础,若仅将青春文学作为文学类型与严肃文学进行审美比较就认为青春文学不如严肃文学,则是不负责任和不可信的。在更立体的评价体系中,青春文学在审美和艺术层面或许不及严肃文学,但作为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80后”青春文学自有其积极意义。推而广之,大众文学中诸多新的类型文学亦需文艺批评具有全局眼光。

四、结语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我国当代文艺批评呈现出评论数量由少到多、评论观点由不表态到“两极”分化的趋势。作为大众文学中的一种类型文学,“80后”青春文学在文艺批评界尚未得到客观的待遇,这导致了文艺批评在“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上的“失语”或缺乏指导性,反观批评实际,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青春文学批评。只有打破“精英”意识,走出“精英”困局,我国当代文艺批评才可能扩展批评视域,重新走近人民大众的视野,指引文艺创作和读者阅读。

[1] 赖大仁.当代文艺理论批评中的后现代性[J].文艺研究,2007(8).

[2] 王晓华.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三重欠缺[J].文艺理论研究,2001(1).

[3] 李明泉.走向理性与繁荣的文艺批评——当代文艺批评的回顾与展望[J].2002(6).

[4] 徐妍.满目繁华与遍地危机:2005年青春文学的文化批判[N].文艺报,2006-01-28(003).

[5]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35.

[6] 陈进.1999—2009:中国青春文学十年——以“先锋与常态”模式阐释[J].南方文坛,2011(5).

[7] 邹荣芳.给80后青春文学作品发放“解禁令”——论80后青春文学作品对当代中学生阅读的影响[J].宜宾学院学报,2007(10).

[8] 赖大仁.唯物史观视野与当代文艺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3).

何睿(1990-),男,四川广元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 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和四川思想家。

本文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团委、研究生学院首届“学术新苗”项目“中国当代青春文学新趋势研究——以‘80后’青春文学创作为例”(项目编号:sass14xm00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青春文学文艺文学
1942,文艺之春
我们需要文学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文艺范
“白马时光”的市场运作模式探析
喧闹深处有寂静
我与文学三十年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