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乡土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意义
2013-12-26徐佑国
徐佑国
摘 要:语文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结合学校自身的语文资源优势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实施上主要是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丰富和延伸,以语文为主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以校本教材为基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校本教材;大语文观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种种弊端,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是的,长期千人一面语文课程的实施,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运用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是让学生对家乡了解甚少,家乡的语文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乡土教材是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丰富和延伸
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平台,深刻挖掘课内资源,“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师不能把教材作为‘圣经,应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与其他的课程资源一起支撑新课程。”教师应将教材看成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变化的学习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思考和探究,将乡土资源整合到现行教材中,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现行教材内容的理解,充分体现出语文乡土教材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丰富与延伸。
二、乡土教学要以语文为主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因为我们所开发的是语文乡土课程,所以所有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必须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来进行。我们编写的语文乡土教材,不是一本单纯的课外读物,在每篇课文的结束,都有语言文字的练习题、思考题。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安排语文实践活动和习作训练。如:第一单元学习了家乡的特产,就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夸夸家乡的特产,为家乡的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等。这些活动都带有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倍感亲近。以此来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语言的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升华他们的人文涵养。
三、乡土课程要以校本教材为基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树立大语文观念,让学生由教材的主题拓展到走进家乡、走向自然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使其能协调发展。因而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使素质在活动中生成、发展,在实践中内化、优化,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家乡观念,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利用校本语文阅读课组织学生学习乡土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品味其中蕴含的乡土文化以及作家诗人在其中传达的浓郁情感和文学风采;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调查、采访、上网等方式,向父母、邻居以及研究人员了解泰州的历史文化,从图书馆借阅资料,到相关场所了解具体情况,利用电脑整理文字材料和进行版面设计,亲身体验实践的艰辛与愉悦,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组织学生开展“我当凤城小导游”“泰州国际旅游节新闻发布会”“感受水城慢生活,争当文明泰州人”等语文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传承了乡土文化,彰显了现代文明。
注:此文系《初中乡土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中学)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