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空气与冷空气”中的学习动机理论
2013-12-26王云峰
王云峰
摘 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动机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如何在课堂中有效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同的教师对此有不同的做法,在“热空气与冷空气”一课中主要从创设情景、质疑互动、合理设置探究目标、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来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内化;保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谈及有关学习兴趣话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联系起来。本文以“热空气与冷空气”为案例,探究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
一、关于学习动机理论
动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即我们通常理解的兴趣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奥苏贝尔认为,动机是由三种内驱力组成:认知驱力(cognitive drive)、自我—增强驱力(ego-enhancement drive)和附属驱力(affliative drive)。
1.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
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绩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绩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3.附属内驱力
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二、“热空气与冷空气”中的动机理论——激发动机策略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
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科学教师传授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使其在不断的探究中学到知识,提高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在“热空气与冷空气”一课中主要从创设情景、质疑互动、合理设置探究目标,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来激
发、保持孩子的学习动机。
1.创设情境、适时质疑,激发内驱力
在课堂教学和学校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面对一些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的、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按照信息论的观点,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要经过几个不同的程序,即感知→理解→记忆→运用。科学课堂中设置情境旨在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增加课堂刺激的新颖性,引导学生预测本课的主题,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首先,课堂初始时,我演示“冷热空气对流”这个实验,让学生看到白色的现象从热瓶底向上升至冷瓶底,直至充满整个热瓶和冷瓶的实验现象,感到很惊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及时地提出问题——这一现象说明热空气和冷空气有什么特点?这样就找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有了可能。有利于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及时反馈,内化动机
课堂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使师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得失,
及时调整教与学的方法策略,互为补充,教学相长,共同提高。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机智地关注教学生
成,适时地进行反馈评价,智慧地调控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在原
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同时强有力地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了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向认知内驱力的转变。
3.合理设置探究目标、适时励志,深化探究、保持动机
探究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围绕探究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只有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才能真正体验教学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是深化探究,维持学习动机的
保障。
让学生思考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后,再让学生尝试解释生活中的制冷空调、取暖器原理。是学生从“知道特点”到“运用原理”,是思维的不断提高及深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点拨、引导和帮助,不时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处,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有效强化。
“热空气与冷空气”教学中运用的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是学习动机理论的实践。希望得到各位科学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自己在小学科学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磊.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赵立影.基于动机理论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4.
[4]MargaretE.Gr.学习与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新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