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

2013-12-26袁正民

学理论·中 2013年11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作风

袁正民

摘 要:作风是党的生命,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当前,干部作风存在严重的“四风”问题,令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四风”不仅违背党的性质与宗旨,而且成为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不根治“四风”,我们就难以凝聚人心和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联系群众是作风建设的核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根除“四风”之害、不断强化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作风;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75-02

作风是党的生命,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人民认识评判一个政党,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其作风。好作风带来信任和支持,坏作风引发质疑和不满。这种民心向背,是决定政权安危乃至国家兴衰的重要力量。以习近平为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上任伊始,就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眼下一场剑指作风积弊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决心。

一、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历来都非常重视作风建设。可以说,党的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也是一部深入持久的作风建设史。在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都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生命线,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相继开展了延安整风、“三反”、“三讲”、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延安整风,培育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三反”,对党执政之后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开始出现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倾向起到了教育和整肃作用。这对筑牢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刚刚诞生的新政权可以说意义非凡。“三讲”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后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政治信仰动摇、宗旨意识淡化、纪律观念松弛、不求上进、思想庸俗、追求低级趣味的生活等不良倾向而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端正了党风、纯洁了党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是针对一些地方和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群众生活和社会建设,从而引发众多社会问题和群众不满而开展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纠正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只求发展、不讲科学的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才使得我们党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改进,从而保持了党的肌体的健康,并使党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得到增强。

二、当前干部作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干部作风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扫除。因为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不根治“四风”,我们就难以凝聚人心和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那么,“四风”在当前主要有哪些表现和危害呢?

1.形式主义及其危害。当前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有:知行不一、言行相悖,文山会海、照本宣科,哗众取宠、不求实效,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只说空话,不干实事;有些党员干部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结果会议越开越滥,文件越发越多。表面上看着很忙活,实际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有些领导考虑问题、安排工作不顾客观条件,不管群众需要,不讲实际效果,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要么总是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么总干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还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玩数字游戏。有的甚至欺上瞒下,糊弄上级,欺骗群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形式主义图虚名,招实祸,劳民伤财,误国误民。它不仅影响政令畅通,导致决策失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必须予以清除。

2.官僚主义及其危害。当前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整天浮在上面,耀武扬威、发号施令,很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即使下去,也是前呼后拥、警车开道,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他们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被群众戏称为“三拍”干部;他们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不愿深入困难和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有的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横眉竖目,甚至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有的雷人雷语、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横行霸道,老子天下第一。

官僚主义的最大危害就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任凭官僚主义盛行,就会丢掉我们的最大优势,动摇我们的执政根基。

3.享乐主义及其危害。当前享乐主义的主要表现为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灯红酒绿。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满足于现有的一切,陶醉于暂时取得的成绩,“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

享乐主义是一种强力腐蚀剂,它不仅会消磨人的斗志、泯灭人的良知,而且还会败坏社会风气。一个人一旦染上享乐主义的恶习,就会意志消沉、醉生梦死,甚至腐败堕落、祸国殃民。

4.奢靡之风及其危害。奢靡之风在当前的主要表现有: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有的修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甚至占地几百亩、耗资几个亿、人均办公面积一二百平方米;有的热衷于造节办节,节庆泛滥成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举办桃花节的城市就达50余个,举办螃蟹节的城市也达10余个。很多地方一年四季都在“过节”。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劳民伤财;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住大别墅,开豪华车,穿戴讲名牌,吃喝讲高档;有的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在高级运动场所流连忘返、在名山秀水间朝歌夜弦、在异国风情中醉生梦死,有的甚至到境外赌博场所挥金如土。

奢靡之风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会腐蚀人们的灵魂,污染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信,危害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对奢靡之风千万不可小而视之,任其蔓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三、作风建设的核心在于密切联系群众

党与群众的关系之所以是作风建设的核心,首先,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一性质与宗旨必然要求党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党的各项工作包括作风建设都要考虑是否对人民群众有利,要求全党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否则就背离了党的性质与宗旨。其次,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我们的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的党就有生机、有活力,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不仅革命和建设事业不能成功,而且党本身也将无法生存。第三,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贯穿党的优良作风的主线。在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当中,我们党形成了许多优良作风,但是这些优良作风的每一个方面都直接关系着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就是要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脱离了人民群众,也就脱离了实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要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谦虚谨慎,就要老老实实地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学生;我们讲艰苦奋斗,就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就必须尊重群众意志、集中群众智慧等。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把党的各项作风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第四,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衡量我们党的作风状况的重要标准。无产阶级政党的党风状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尺度去评判、去检验,但最直接、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呢?从目前情况来讲,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认识问题。当前之所以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严重的“四风”问题,根源就在于这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对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认识不足。因此,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基础理论教育,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和引导。第一,要向广大党员干部讲清群众路线的由来和发展,让他们充分认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要向广大党员干部讲清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卓越贡献,让他们充分认识群众的伟大。只有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和人民群众的伟大,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密切联系群众、主动热情地服务人民群众。

2.管理问题。就目前来讲,必须强化三个管理:一是强化自我管理。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自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主动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先进典型、对照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认真查找自己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足。二是强化组织管理。一方面要把那些作风优秀、群众叫好的干部选上来、用起来。以此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对那些群众反映强烈、作风问题突出的干部,一定要严加惩治。只有这样,对其他党员干部才能起到警醒和教育作用。三是强化社会监管。要注意发挥媒体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让我们的媒体敢于及时曝光那些作风不正、不实、不好的行为和问题,让我们的人民群众在和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斗争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的党员干部才不敢懈怠、不敢造次。

3.机制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健全制度是保障。我们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与要求,认真探索并建立健全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机制,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目前需要建立健全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机制应当包括干部下访制度、群众上访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党员干部定期联系群众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开门决策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们只有切实有效地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彻底根除“四风”之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巩固,我们党的事业才能万古长青。

参考文献:

[1]“四风”问题干部教育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2013.

[2]刘玉瑛.与领导干部谈作风[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3]洪向华.群众工作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作风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时事绘
国有企业作风建设方法路径研究
分析飞行教学中的作风建设及其安全意识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
作风建设贵在“抓到位”
作风建设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